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15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应无所住而生心与恒顺众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无住于六尘境界。
六尘只是一个例子,其实七情、六尘、五欲通通包括在内。
中国人讲七情五欲,印度佛法讲六尘,
其实七情五欲就包括在六尘内。
换言之,即是不受任何情境的影响,心不执着在那儿。
你从前面这样看下来,就会很清楚它的意思。
这部分在《华严经》里面称为「恒顺众生」,
而不称「应无所住而生心」,但其实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海云法师:

「无住生心」是空宗典型的语言模式,
「恒顺众生」则属典型的性宗之语言模式。
空宗主破,性宗主立;「无住生心」是破,
「恒顺众生」即恒顺众缘合和而生其心,是从立的这一面来讲。

真正的大修行人,是在念头一生之际,「啪」就捕捉住了,
根本不让它存在,在产生之前就拿掉了。
所以说「看话头」、「参念佛是谁」,就是要捕捉住念佛之前,
指挥念佛的那个念头。
父母未生之前的那个「本来面目」。
由此来看,孔老夫子是非常有修行的,
你回去找《论语》来看,试着在「子曰」前面画一个圆圈。

我记得有一年考状元,题目是:「孔子未说之前」,
没有参禅的人都不会写。孔子还没说之前是一个圆圈,
一般人不会去念那个圆圈,
只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然后就开始了。子曰之前呢?没有人知道。
那个就是「参话头」、「看话头」啊!

这个「生心」,也就是指生、住、异、灭的「生」,
你必须能够掌握得住。「住色生心」,
就是将心念依着在「六尘境界」上,那是凡夫啊!
所以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心,不应住色生心」,
清净不被六尘所染,一尘不染,这才叫作「应如是生清净心」。
这部分各位要慢慢地去体会,我虽然没逐字逐句地解释,
但那个理论及内容背景,你应该要非常清楚。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无住于六尘境界。
六尘只是一个例子,其实七情、六尘、五欲通通包括在内。
中国人讲七情五欲,印度佛法讲六尘,
其实七情五欲就包括在六尘内。
换言之,即是不受任何情境的影响,心不执着在那儿。
你从前面这样看下来,就会很清楚它的意思。
这部分在《华严经》里面称为「恒顺众生」,
而不称「应无所住而生心」,但其实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无住生心」是空宗典型的语言模式,
「恒顺众生」则属典型的性宗之语言模式。
空宗主破,性宗主立;「无住生心」是破,
「恒顺众生」即恒顺众缘合和而生其心,是从立的这一面来讲。

「恒顺众生」即恒顺众缘和合,它也是不执着,
不过「恒顺众生」是从正面、从立来讲。
这一个缘合了,就从这个缘跳到那个缘;那个缘成了,
又跳过去了,恒顺众缘和合而生其心。
不执着,就会顺下去了,也因为讲顺,所以缘很多,
他就一直顺过去,像流水一样,
不管撞过来、撞过去,他都顺着趋势走,故曰「恒顺众生」。

空宗的语言便非如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不执着而生其心,也像水一样,跟着走,无所住。
同样的东西,只是讲法不同,
佛法所用的语言模式虽然不同,但所指则一。
但我们懵懂不知,以为它们不同,实则完全一样!
要从这地方去看啊,它这个是破,叫你不要执着;
那个是立,叫你顺着缘一直过去,也是不要执着在那里。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5-02 20:2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32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