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14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梦幻生死─

图 1.



─梦幻生死─
宗镜录云:「一切诸法,随缘幻生,体用俱无,隐现互起,或多中现一,一中现多。
若不知起尽之根由,则任运但随境转,或随好境而忻集,或随恶缘而怖生。
若能明了一切凡圣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即,众怖潜消。」是故,
死之事何怖之有?今既知死事, 一切如梦如幻。
生时奉行圣教,自净心意,正是生死自在坦坦大丈夫也。 

译白者序 圆烈阿阇黎耶(智扬居士) 

本书中文名为「中有闻教得度密法」﹙中有又名中阴﹚,有人称它是「生死经」。由于本书把人类生死的过程,描述的十分精详,古代在西藏的喇嘛们,都是以口授背诵的方式传下来,并无文字的记载,到了近几百年才写成经文,再由藏文译成英文,辗转地由英文翻译成中文,今日我们能看到多种着作以白话文来叙述这本密法,可说是大家的好因缘。
 
此法名为「闻教得度」,凡人纵有造作五无间罪业,耳闻此法,亦必得度,故应向群众、戚友、父母、妻子,广为念诵讲解。起码对于闻法之人,即或未解,而能在中有之际,能记忆起。中有的记忆力,强于生前九至十六倍,是故应向世人广为宣说。病榻之旁,亦能诵读。亡灵之前,尤宜念诵。务使广传世间,咸蒙圣泽。

西藏密宗另外有一本密法叫「明行道六成就法」,其中六种成就法门:一、灵热成就。二、幻观成就。三、梦观成就。四、净光成就。五、中阴成就。六、转识成就。其中也有中阴成就之法,与本书性质一样,却是专供给修密的人去学的。

本书是笔者在一九七六年翻成白话文后,改称《梦幻生死》,一直由圆觉宗同门师兄朱上师慧华金刚阿阇黎耶主持的「金刚乘赠经会」排版印行出版的,并曾由「大乘精舍印经会」印赠二版,二十四年来经十多次的翻印,当时知名度并不输于近年索甲仁波切新写的《西藏生死书》中译本。而笔者所成立的「正见学会」也已有十余年历史,印行赠送佛书二十一种,却从未印行本书,现经同修建议,何不重新以电脑打字由本会自行出版,于是交由同修 翁 居士重新打字,才能再以新面目印行赠送。

笔者曾于一九八三年在高雄市某寺的佛教文物流通处发现,由北市内湖某密宗道场翻印本书第一版出售,当时售价八十元,因系有同门之谊,并未计较。本书今新版发行,仍一本初衷免费赠送,希我同修有意翻印时,请先知会本会后,也能不收分文,广为推广,以利益众生。

希腊圣哲柏拉图﹙Plato﹚他承认:「除了可知觉的、物质的世界以外,还有各种不同层次和次之的实体存在……,我们必须参照这些『较高』层次的实体,才可了解物质世界……。」,在他的几篇对话录—费多篇和格齐亚斯篇中,都曾提到灵魂及死后的事。依据柏拉图的说法,灵魂乃是由一个更高和更神圣的存在领域进入物质躯体的。「出生」才是沈睡和遗忘,因为灵魂被投生到肉体时,系从一个具有更大知觉的状态中,被投到一个比较不具意识的状态中,同时也遗忘了它在「超然于躯体之外」的状况时所知晓的真理。

柏拉图评论说,人死亡时自肉体脱离的灵魂,比人活着时更能明晰地推理和思维,并可更迅速地看透事物的真正本质。并且人死后,立刻就必须面临一次「审判」,在这次审判中,某位「神灵」将会把人在生前的所作所为全部呈现在他眼前,迫使灵魂面对这些作为。在「共和国」一书第五章中可找到更惊人的描述。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人所忌讳谈及的事,却又是人人所必须走向的一个「地方」。有的人说死亡是如同睡觉一样,有人说死亡是什么也没有了的,是吗?

曾经有死亡经验的人说,死亡那片刻好像在穿越过一个漫长黑暗的隧道、洞窟、井、深水槽、四周密闭的围墙、烟囱、下水沟、山谷、真空、虚空。然后发现「自己」站在自己的身体外面,像一个梦观者;有禅定出神的人,也有类似的经验。可是在这异样片刻中,有一股希望「复活」的强烈渴念,情绪是感到「无比的搔扰」。

有些被急救后「复活」的人说,他感到比平时更平和、舒畅、宁静、愉快。但也有人听到铃声、澎澎作响声、的答声、吼声、爆炸声、海啸、狂风,甚至于是一种音乐,或是一种有韵律的崩崩声,这都是人体要离开肉体时,感觉到的脉动、呼吸、分泌液的声音,是有节奏地,或是失调地「内在」所发出的声音。

有位少女说:「我还有一个形体,我能自由伸展肢体,……。」在一个「精神体」的状况中,思想很清晰,远比生时更迅捷、正确,她面对的光明体很慈蔼,但不用声音谈话,而是以光体的思想交流。所以,有很多人把这光体与他们所受的宗教教育、宗教背景、道德信仰的某位主宰,联想在一起。因为有许多宗教徒,都曾听闻有关光明、光体的事迹。复活过的人,对宗教更热忱,对人世拥有很大的贡献欲望。

佛教把心识分得很细,表明人有八识,犹如电脑的能力,可以记忆、输出,有人在死亡的紧要关头,见到已死的亲朋好友,或往事一一涌现。其实,这些「影片」早就在生前作了精详地「录影」。

二十多年前,市面上有一本书,由穆地 博士写的,描述人死亡复活的经过,和本书的记载有十分之八类同。但这些人都是由头顶脱离肉体,依「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的出灵鉴定法,他们都能复活,是与生前行善、「纯想」有关。所以他们面见「光之本体」时,「本体并没有表示愤怒或生气,而是表示谅解,或幽默的接受,好像亡者已经从错误中学到了教训。」

「人死后的第一个状况,与他生前的状况相似,因为他的外观并未改变……」、「精灵使用一种『世界语』相互交谈,每个人死后自然地会使用这种世界语……,是直接流入人类的思想中……。」穆地 博士在那本书上,曾经这样地记载,佛也是如此地救度世人的。

由于时间观念的『错乱』,感觉到自己的被切离身体,有拒绝返回文明,或离开孤离的情境,和觉得自己与宇宙『合为一体』……」这和本书所描述的一样。

死亡确实是一个谜,至少我们不是「复活」过来的人,但我们确认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程,我们依本书的忠告,在活着时奉行诸善,临终时又很自在,面对死亡没有恐惧……。这人生不就很潇洒吗?对吧!亲爱的朋友!

般若金钥节录

我们知道原始佛教与中国儒家原是主张无神论的,惜人有私我,虽僭称天子,亦自知难免一死,佛法传译来中土,却让古来帝王从追求长生不死,转为「轮回Samsara、灵魂不灭」的思考,而因此释怀。早期中国佛教更是依据灵魂论来解释往生,与佛陀坚决反对有我执的灵魂论,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原始佛学指十二因缘中的「识」是报应的主体,「行缘识」是由业生识,「识缘名色」表示由识而五蕴结合成为生命体。可惜早期借用「神」字以表达「识」,尤其在中国运用起来,将它们与「魂」、「灵」、「精神」都混同不分了,而造成天大的误会。

既然「识」是报应的主体,而非有个「人我」受报。与净土宗初祖慧远同时期的鸠摩罗什﹙Kumarajiwa﹚的弟子道生便发展了「佛无净土说」,而僧肇亦有此说。两大师均于注《维摩诘经》中提到这思想。

《圆觉经》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您我都有不灭的「不幻」者,是「非幻」之幻,无性无生,不须灭也。也就是告诉我们,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明珠,怎可能在自己之外的地方找到?

智通比丘悟得:「(三身元我体)三身原来是在自体内,(四智本心明)四智本于自心明,(身智融无碍)三身四智融合而无碍,(应物任随形)应物随缘任意而现形。」

《达摩血脉论》说:「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诸佛心,即是你本心。」,离心无有佛,离佛无有心。古大德对心性的教导常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不知是碍于教规,或故意不说,或根本未能肯定、承担,信众也只好盲目祈求,明知它在自身内,却跟在所谓的「大师」屁股后面团团转,或四处觅求。

禅宗古德婆罗提尊者曾说:「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听),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捏,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寒山子诗曰:「可贵天然物,独一无伴侣,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

就是说在操控这个自己肉身的「能」力,暂以「能﹙Energy﹚」来描述它,鱼、蛇、狗、猫、牛、羊、鸡、鸭等也都具有如此能力,此永生本体﹙The EternalIdentity﹚具有心记忆体运作的「能」,依其频率强弱不同,特别是临终时情绪的激荡,便影响形成投注不同的六道途径,其各自相聚变化多端,非造物主之能操控。

用电脑硬碟比喻人的头脑,生命能量在脱离身体时,就是将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资讯COPY复录入生命能量的磁片中。好比漫长的电脑绘图,最终COPY出来的是重要的完成图,琐细的不会SAVE在磁片中。所以摧眠投胎报告中的资料,并不是钜细糜遗地记有前世的一切生活细节,但大部分都是被虐、被杀、受苦等等的深刻记忆。

有一说是我人临命终时,佛性「能」收摄成一微尘般磁片般,约有毛发尖之百、千分之一细微(此记忆能量,得以上天入地。父母未生我之前,此微尘受业力感召,方能进驻直径仅有百分之一公分如针尖大小之受精卵。而精子只有卵子之五百分之一大小。),能从左右两大脑间梵穴穿透而出,其距离相较,仿如隧道,便有光明、雷鸣等觉受。出体后,与大光明相对,此大光明即一神教所谓之上帝,佛教徒则视为佛。屡见于欧美之催眠投胎报告诸类书中所描述。

西藏密宗红教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在《弥陀大法开示录》提到:如度将死之人,则在其头顶上梵穴用手或用药﹙辣椒膏、万金油等等﹚磨擦之,使其痛痒,将其「心」引注于顶上,再代为观想,引导顺利往生。这是引导人之能量源集中由头顶梵穴出来,以达「顶圣」的结果,至于有无宗教信仰,依《濒死体验》该书所记载,出体后感受比太阳更强的光,就是无量光或其他宗教的上帝,这是很特殊的指导。

藏密学者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提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用不同的名词来表示证悟的境界,基督徒和犹太教徒所称的「神─上帝」;印度教徒称为「我」、「湿婆」、「婆罗门」、「毗湿奴」;苏菲教徒称为「隐藏的性质─神隐藏在祂的创造中」,都属开悟的根本心性,也就是佛教徒所称的「佛性」(但此说不宜,恐证悟不同故。)。

虽然密宗﹙Guhyayana﹚根本十四堕戒律之一,就告诫我们:「不可轻视自、他宗派。」认为他宗派皆菩萨说,因菩萨为教化众生,示现于他教说法,故各教哲理相接近处极多。直观的自我是人类内在的本体─梵,即宇宙的究竟实体和内在的要素,以此认同「梵我合一」为印度古代(佛教)哲学理论的最高成就之一。

巴利文《中部经》第六十八描述鬘童子曾对佛陀不热衷形而上的辩论,甚表不满。争论的要点是世界是否永恒?灵魂是否同一物?圣人死后是否继续存在?或不存在亦非不存在?鬘童子威胁佛陀,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他就要放弃宗教训练,而回复俗人的平凡生活。佛陀抗议,说他们未曾协议,以解说上述诸问题为收他做弟子的条件。然后,佛陀说出他采这种态度的理由:鬘童子!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因为,鬘童子!这是无益的,和觉悟的原则无关,也不能令人厌离、无欲、止息,而得到寂静、神通、无上慧,以及涅槃,因此我没有必要解答这些问题。

最精彩的所谓《十四问难(无记)》是: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结果佛不说任何无记,因为「无实故不答」,即使说了世人也无从验证,便保持沉默。

佛陀的沉默亦即佛陀拒绝回答《十四无记》,既不肯定也没作否定,亦即不直接回答宇宙的第一因﹙First Cause﹚,是因为会落于鸡生蛋、蛋生鸡孰先的缠辩,或追问又是谁生了上帝,是没完没了无谓的哲学辩论,是形而上的戏论毫无益处,而且浪费时间,于是佛陀拒绝介入任何有关永生、不朽或对上帝的争论。世间哲学家都是在争辩如「零」与「一」的问题,辩不完的,不如研究《心经》证悟比较直接稳当。

而且未证悟者根本就无法了解,这和急病将死的人不相信医生,却一直在追问药如何制造之本末倒置相同。耆那教圣典就说:「如果天神创造了世界,那么在创世之前他所居何处?……不用任何原材料,天神又如何凭空创世?……如果天神尽善尽美、包罗万象,那么他为何又起了创世之念?……。」与佛陀同时期的耆那大雄也是如此的教导,可见印度文化也有不相信有造物主的。

如同电力传输到家庭中,成为电灯、电视机、音响、微波炉、电脑等等,启动的「能」同自发电厂,因为需求功能作不同显现而已。现今世上之众生肤色、体形、面像均不相同,是业力所感召、基因复印而非只是遗传生成,但都有感知的「能力」,因此抛弃外相,即能呈现出本心,原来众生平等平等。

尤其许多顶尖的科学家了解了宇宙的奥密,发现宇宙的浩瀚无边,智慧不下于菩萨,虽然他们没有经过宗教的仪式,但觉悟的表现就等同是「佛」了。因为,不管是三皈依或四皈依,最重要的是能皈依「自性」,否则仍然是「外道」的行径。

大圆满密续《创物之王者续》中说:「是『心』造成了轮回﹙Reincarnation﹚与涅槃两者,是故我们应了悟此创造万物之王。」我们以为我们是在幻化轮回中轮转的,事实上只是心在那儿轮转。从我们的「心」生起一切,就有了轮回或涅槃、凡夫或圣者,故要「于心无境,于境无心。」、「于事无心,于心无事。」。所以「觉悟」只是在净化状态下的我们自心而已,只不过是返染还净、离妄归真,汇归清净法界性海而已。

《华严经The flower gallant sutra》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又云:「世界法如是,种种见不同,而实无有生,亦复无坏灭,一一心念中,出生无量刹,以佛神力故,悉见净无垢。」在我们自身的能量,以及周遭的能量之间,彼此有一种相互依存性的存在。

相信所有的空间都被一种灵气﹙psychic ether﹚渗透着,天体会在其中引起「节气」潮汐,中国农人遵行节气耕作的证明,万物靠这种影响保持成长与衰亡。更可知宇宙能量可进入我人整个身体之中,我人身体的能量也流向宇宙能量之中。历代身为地球上物质世界的人类,偶而接触到宇宙无限时空一点点的奥密,累积成为智慧经验,就是各教传下来的法。

我们看宗教圣者的画像、图像都有背光,头光是以头部中心显圆光圈──脑智荣光的显现,以胸中檀中穴为中心显身背光,静坐有方的修行人,均可感知身体热气的扩大。只要是健康人都可放出光子体身光,而且心识纯正、素食者光色更亮丽,利用科技功能照像就可显现,但不必用来炫耀。特别是心态调和时,我们的身后就会放出紫金色的后光。

《达摩血脉论》中提到:「初发心人神识总是不定,若梦中频见异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从外来。梦中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太阳),即表示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说;或静园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静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应自知。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息业养神,随分过日。……」、「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诸佛心,即是你本心。」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舍利弗说:「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十地经》说:「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钵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

人是爱欲的动物,血液呈红色,密教阿弥陀佛现红色拟人化的身像以对应,于母明光示现时,并不是图像而是红光,由下表对照更可详知密教「用」法:
色蕴—(蓝光)空大—源质—转成正知智—大日如来所化。(惨淡白光—天道)

受蕴—(黄光)地大—人体—转成平等性智—宝生如来所化。(暗蓝黄光—人道)

想蕴—(红光)火大—爱欲—转成妙观察智—无量光如来所化。(暗红色光—饿鬼道)

行蕴—(绿光)风大—气息—转成成所作智—不空如来所化。(暗绿瞋光—阿修罗道)

识蕴—(白光)水大—血液—转成大圆镜智—不动如来所化。(暗淡灰光—地狱) 

可知五方佛是依照人脑脑干(反射动作、控制睡眠),左(分析)右(整合)大脑(逻辑思考、图像映记)、小脑(潜意识、第六感)来仿设成五方。大日如来是用脑干明点激光「拟佛化」的表征以对应,其他四方,则由左右大、小脑各托以一佛来显化,是密宗「寓灵」、「寓佛」的特色。

中阴忿怒、喜乐本尊原来是自身心脑的变化,中阴救度密法述说的吮血五十八「忿怒尊」,是由我人「脑部」所化幻像;四十二「喜乐尊」,由「心脏部」所化幻像。人类是由海洋往陆地演化,在临终记忆体倒带时,在无始虚伪的人兽演化过程中,所演出的情节有多种鸟兽的形态,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恐惧的记忆反射,也就是初期中阴身(意生身)所称见的诸多幻化的空行母众﹙Dakinis﹚,以及民族生存过程中的梦魇。

A.D.1996年法国生物学家杰科布就发表了生物的多样性,是拼凑参差不齐的现成基因而成的「修补」﹙Tinkering﹚概念。

《西藏度亡法》强调各人就是「子明光」,临终时会感知「母明光」的显现,那时不必畏惧强亮,面对迎向而投入,身光将在霓光轮中交融而流入(当然以在世时的修为相契,才能自然汇融)。而自己在世时,有极痛﹑惊吓﹑喷嚏﹑禅定﹑生产痛﹑性高潮﹑临终、识神出体等状况,会自见子明光不可忘记(是生命磁能对脑部刺激所造成的反应)。有很多人亲见子明光,试着从厚重的色卡中,找不出更明亮的色。

十多年前有某一未熟悉密法的显教比丘慧×法师,反而大量(在录音带上)宣说柔和的光才是母明光,临终后见到刺眼的光不可接近,这是错误的个人想法。其实临终后已不运用肉眼,何来刺不刺眼之分别?显密两教指导融入佛性海的教授方式,就是要我们放下,无世俗的执着才能融入。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拉夫﹙Christopher B. Ruff﹚博士等人发现,现代人体格比古代人小了十分之一以上,但六十万年前古代人的脑容量,只有现代人的三分之一。为了应付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人以外的动物出生后,脑壳很快硬化,以便站立逃命。而现代人脑可成长为出生时的三倍,以增长(容纳)智慧。尤其现代人的大脑知识储存量,宛如一部超大的生物电脑﹙the human bio-computer﹚,容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五十倍。以该图书馆存书一千万册计,则人脑可存知识量约五亿册书,并且以平均寿命来说,记忆能力可保存七十年以上。

 脑部的功能和人的潜能,是物理学、生命学和医学尚未完全开发的区域,每夜熟眠(睡)后,白天由五官所感知记存的讯号,重组分别归档,是由二百三十亿脑细胞在执行着。人生在世所记存的最终资讯,将是引导我人死后上、下的指标,智慧能量的流入、充满才能享受宁静,因此精神能量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中阴救度密法》告知中阴身因为没有了肉体束缚,其记忆力、感知力扩大为生前的十六倍,密宗修行人也可在转投他道前觉悟。因此,活着时多读有用的知识、多思维,对中阴成就很有助益。密教的起源有吠陀说、土着说、道教说、混合说、大乘说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由于藏密一些双身佛父佛母的交抱像──有中国太极阴阳思想的含意,表示相对与绝对、显现与空性、方便与智慧间永不改变的合一性。唐代,道教已在东印度的迦摩缕波(今阿萨姆西部高哈蒂)一带流行,有关道教阴阳思想,是否此时期影响了印度密宗,尚待考证。

实际上,藏密中阴救度的教导,将投生时的淫欲诱惑,提升以神圣佛父佛母视之,更是可转化中阴投胎的执着,却不见容于显教信徒,曾有显密 双修之 居士,删改藏密之《中阴救度密法》,只提到临终时,母明光显现之对应,以及如何杜绝六道轮回,很完整的临终关怀指引,颇受显教法师称许及宏扬。

有「出神」经验的人发现,精神能量有一条「发光的线」从灵体后脑与脊椎交接处,连接着肉体的额头(外灵附体也是从此玉枕穴进入的)。死亡时,这条线断了,灵能回不到肉体去,人体就死去了,四大物质元素失去凝聚力,只好分崩离析、腐败而返归大地。

台湾民间对丧事的铺张,大多是办给活人看的,很多是想显示个人的人脉关系,却造成后代举债过日,也要争取面子的恶习。都是不了解人类往生的真正意义,我们要明白透过直系血亲频率相同,容易感应的原理,亲人给亡者的祝祷效果,一定胜过修持尚不完美的那些仪式人员。

笔者认为西藏之〈中阴救度法〉的确应该重视,对整套过程要全部了解比较好。但是否应与〈梵我合一论〉做一区别,是很重要的。儒家虽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既知死,即知生。」不是很好吗?儒家为何主张要守孝三年?常因丧礼习俗的误导,以为无谓的哭号,才能显示尽了孝道,其实这很不利于亡者,也造成后裔身心过份激荡,要守孝历三年之久才能回复。

一种极大能量的精神光体,具有自由意志来推动而产生宇宙的。宇宙是经由有「意识」诞生的,宇宙的意识让物质世界显现出来,每一个人都曾参与过这次宇宙创生的壮举。居于本太阳系中唯一有肉体动物的星球,地球上的人类自古都在描述心物的关系,密宗为了以「心物合一」的原理,权说、借用让信徒开悟证道,也以大日如来为十方佛的中心地位,更费尽心机造作了众多仪轨﹙Buddhist rites﹚,融合了理性与感性的两个极端,循循善诱确可了解。

如密宗红教《大圆满灌顶及修持法要》提到法界中本具六光,是胜义智慧之气脉感应:(大圆满是关于人类状态本质的教法,所谈的也是与光相关的指示。)

1.肉团心光(本觉智慧隐藏处) 2.白柔脉光(通过之路)

3.远通水光(门)         4.界清净光(境)

5.明点空光(本觉智体)     6.本觉智光(自性光明) 

《华严经》中提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是点明动物、植物、矿物同样具备有原子、核子、质子等的能力,将来都能汇融滴入而没有分别。宗教得情操及寄望,都是想消灭生、老、病、死四苦,几乎已没有人记得生苦了,或许当时梵文的意思只是教我们如何来「对待﹙to treat﹚」,解除老、病、死三苦而已,而不必妄想用「消灭﹙destroy﹚」的企图来增加困惑。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象是存在的,讲法的人硬说它是虚幻不存在的,莫非就是陷入空谈,若改说它们是恒动、无常而不能永恒存在的,一切都是我人心识经肉眼才能辨识出来,不要执着现况,要追究我人心识的内在,或许就容易让我们体会出来。

其实「人生」这一切,都是「神──生命波能」在操控肉体。神藉着这具「生化机体人」的活动,来感受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但不要让生命波能感染太多的「思想杂质」就是修行最大的目的。虽然佛经形容:「再生」如同将燃尽的蜡烛再点燃新蜡烛般。但并不是说「人死如灯灭」,而是说生命的光、热传递到新的生命,旧躯壳坏掉可以抛弃了,不该再执着了。

可是缺乏「无我观」的任何宗教,都说可以救度「肉体形我」,根本就是妄语。信徒若想以「肉体形我」的感知、我执来超脱、得度,那不是佛所说的法。因果报应的存在是由众生的心识所生,并不需要承认有人我的存在。

虽然后期开展的净土信仰有满足不死的愿望,以此加强了「灵魂不灭」的学说。如果,净土宗信徒把灵魂视为和道或法身一样,非物质而且自存的,则常识以为的「灵魂」不可能死时即毁而永存,才能建立往生的立足点。但法身﹙Dharmakayah﹚与灵魂不是完全一样,灵魂具备坚强的我执,以「我要往生」的错误认知,结果导致后来之迷乱、误解、误注。净土宗信徒坚持死后几天灵魂与肉体的挣扎,无法认同遗体器官捐赠的意愿,也是一个特色。

曾向生来就盲,从未见过佛像,但亦信仰净土宗的人,问说可曾有阿弥陀佛的觉受,他说:「似脑中有一团光(智)而已。」若今净土宗﹙Pure-land school﹚人只念佛号而非念修佛之无量光,但求一心不乱,等同万缘放下,将来临命终时,要懂得使非肉身外型之「能量」如何归入法界常寂光(净土)方是。

而依古大师指示:来接引的佛具不定相,皆凭信徒感知,但应同时具无见顶光、须弥白毫眉间光、胸万卍字﹙Swastika﹚旋光。此指示亦提到是光的觉受,故非世间(尤其中国创立的净土宗),诸大师所推崇之各种艺师画作的画像、塑像而已。

我人今世受报的只是肉体的感受,重要的是要建立「内心净土」、「即此身心,名为净土。」。净土是佛教的理想境,而失望悲观于现世的人,都希愿往生。但释尊的净土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有云:「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身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佛陀今世曾接受因果报应,曾受谤、食马麦等苦相,知必有石块击伤脚拇指,亦应知有吃栴檀树菇得血痢等十难之报,皆坦然承受,即知佛陀重视内心证悟的重要。

我们应知「一切唯心所造(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应以「自心本净」体认「唯心净土」的思想。诸佛菩萨皆是阿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是真理、法身、慧命的化身,修行者要有超越时空的认知。

如《维摩经Vimalakirti sutra》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另就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着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是身心净化的实现。印顺法师批评:「成佛不必西天;弥勒净土犹胜阿弥陀净土;人生的佛教高于人死的宗教。」

净土宗大德雪公. 李炳南 居士说:「你一起念头,当前的念头,就是你的心。你念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你念阿弥陀佛是化身佛,是谁化的,是你心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你心理化的。自性修,就是正行。」密宗「直生净土大法」也是如此起修,可知净土是自心所化的,临命终时,要观想坐起身的梵穴上,有无量的光明在等待我们,应该将「佛性能」冲出梵穴,与之融合。否则,能量乱闯就应了「顶圣,眼升天,人心,饿鬼腹,地狱脚板出,畜生膝盖离。」的验证。

净土宗虽以提倡念佛的实践为主,通过修《般舟三昧》更要以大乘般若学非有非无、万法皆空的观念来体认,而了悟念与所念、见与所见皆是幻化,才能证得佛智、觉悟成佛。故佛于《般舟三昧》行品说偈语:「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

生前修习〈中有教法〉,是极重要的事,愿大众信奉,人手一册,随时诵记,次次诵念三遍,习以为常。诵念时,务求明晰,纵使生前遭遇群仇,身濒危急,对于教法大意,更不应忘失。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3-04-06 20:36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4-05 21: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18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