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2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laudia5234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 资讯安全:一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资讯安全:一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数联资安技术处张富吉处长
 
  在网路相当普及的现代,许多原本要亲自到场办理的事项,都可以透过网路在弹指之间解决。网路不仅让我们克服空间的限制,同时也让我们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无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现在特定场所,就可以轻松完成。以最近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报税为例,纳税人若亲自到税捐机关缴交报税资料,不单要排队,也必须在税捐机关的服务时间前往;但是透过网路报税就不同了,无论大太阳还是雷阵雨都可以不受影响,轻松在家中利用电脑简单的完成,而且无论白天晚上皆可,即使是最后一天晚上十一点都还是可以利用网路报税,相较之下,最后一天税捐机关服务时间只到晚上七点。这也难怪网路报税开办以来,到目前为止透过网路报税的民众比例已经高达六成以上。
 
  透过网路进行虽然便利许多,但要辨认身分真实与否,就比一般临柜办理难上许多,所以许多网路用户都成为歹徒觊觎取财的目标。随着网路银行之开通,歹徒也把犯案方式转移到网路银行的转帐功能上。虽然网路银行对于非约定帐户仍有单日最高转帐金额的限制,但是歹徒可以透过病毒的散播入侵到个人电脑,再以侧录键盘和网路的方式,取得民众的网路银行帐号与密码,从而进行多次小额的非约定帐户转帐,导致许多受害民众存款遭盗领而受损失。追根究底就在于民众对于个人电脑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够,因此我们必须想个办法,而且是不经过电脑的方式,达到足以辨识民众身分的目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透过电脑就可以通知到个人呢?将资料载明在纸本信件上,寄达民众的通讯地址,是个好方法,但要花上的时间是以天计,时效性太差。另一个方法则是透过行动电话简讯,将资料传递给民众当初临柜登记的电话号码,这正是目前许多网路银行所采行的方法。登入网路银行后,要将小额款项转帐给非约定帐户时,银行会立刻透过简讯方式将一组号码发出,民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分钟而已) ,将这组号码输入刚才转帐的电脑画面内,整个转帐才算完成。若未在规定时间内输入这组号码,款项就不会转出。只要登记的电话号码是本人,这个方法就能有效的防止歹徒任意转帐,即使歹徒取得民众的网路银行帐号和密码,仍然无法完成整个转帐程序。
 
  以简讯作为网路以外的第二个通知管道,是许多网路行为的验证方式,包括网路银行、线上游戏与许多财务货物交易,都仰赖这个方式避免遭歹徒诈骗。简讯之所以受到信赖,在于只要电信公司与行动电话两者未遭骇客入侵,整个简讯传递过程便堪称安全。不过,让我们再仔细想想,真的安全吗?我们现在手上拿的智慧型手机,真的安全吗?
 
  iPhone、Android 等等的智慧型手机,其实就是一台小型的电脑,虽然和我们一般熟知的PC 笔电不同,但仍然是一台功能完整的电脑,运算能力比起1980 年代刚问世的PC 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PC 笔电都会中毒,当然iPhone、Android 之类的智慧型手机,也会成为骇客入侵的目标,想想看,取得民众的网路银行帐户和密码之后,只要再把病毒植入民众手机监视所有简讯,就可以完成整个转帐过程,这当然是以驱动歹徒犯案的动机。
 
  目前已发现SilentBanker 与Gozi 两个病毒,能够感染智慧型手机,当病毒成功感染电脑取得网路银行的帐号后,会假冒银行发出电子邮件给受害者,以保障网路银行交易安全的名义,要求受害者输入手机号码、厂牌与型号。接着歹徒就会发送一则简讯,要求受害者用手机下载凭证或软体,才能完成整个保障交易安全的程序。殊不知受害者下载的,正是针对其手机厂牌型号设计的病毒,从此歹徒便可取得受害者手机收到的所有简讯了。
 
  多年前推出轰动一时的「侏儸纪公园」电影中,有一句名言:「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这句话印证在本文介绍的案例再恰当不过。当银行采用简讯这种非网路的方式辨认民众身分后,曾短暂阻断了歹徒敛财的管道。但是歹徒必定也会找出一条新的道路,而设计病毒感染行动电话转发所有简讯,就是他们的出路。在与骇客的这场战争当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双方轮流互占上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这场永不止息的无声战争的最佳注解。
 
最后更新日期:2012/06/19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 Posted:2012-06-20 11:1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3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