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0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fei777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公共政策]98高考申论的解答?
98高3这题:
民主国家的公共议程设定权分散于各类政策利害关系人、团体或组织,试以「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签订与否为题,举例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17 23:35 |
NIMBY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议程设定者是指:行政菁英,政治菁英,利益团体,专家菁英,公众,媒体?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18 06:57 |
afei777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对啊!应该就是这样!其实我也不敢确定,但这个方向应该没错!

其实,无论是议程设定者或是利害关系人,指得都是与ECFA有关的人,所以也不能说公职王的题答完全不对。

议程设定者算是主动接近权力者,而利害关系人的用语属于比较被动,标签使用不同,改考卷的人感觉自然不同,给分自然会有差别!

我本来还想,题目开始就用”民主国家”,应该是指多元主义国家,课本上有关议程设定部份,多元主义国家是采用外在催生模式,就想用"问题催生者"来答,
可是这样的答法好像也不对,因为外在催生模式是用在议程尚未进入制度议程状态,才会讨论议题催生,所以应该不是。

还是得先定义ECFA这个公共问题处在政策过程的哪个位置才能确定该由哪些角色参加。

已列入制度议程的ECFA,应该是讨论"签订与否"的政策决策阶段,所以,能参与决策阶段的政治参与者,应该是能接近权力核心的菁英份子或意见领袖者居多,所以,用政策利害关系人的答案是否合宜

,到这里应该就蛮清楚了!

总之,参与这项议程设定者至少包括决策者、政党、利益团体,可能还有少部份的重要专家学者吧,如同NIMBY所言,政治菁英、利益团体、专家,至于大众传播媒体,就ECFA这个议题而言,我比较偏好

把它定位在提供政策论坛的角色,因为题目都已经要说是谈ECFA了,所以,媒体应该也算是"被"设定议题了。

至于参与者的主张、表现的方式及目的为何,那就自己发挥吧!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献花 x2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19 00:01 |
NIMBY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让我想到"政策网络"Rhodes不是把政策网络分成五种,
分别是:政策社群,专家网络,府际网络,制造者网络,议题网络,
由上到下的整合程度由高度整合趋向流动性,
如果以ECFA来看,请问您会把它归列为哪一种政策网络?教科书里
好像都会刻意的将其区分的很明显,但是,有些议题似乎很明显的属于某依种
网络,但ECFA感觉好像不只一种网络,不知道能不能将其混合使用?!
ex:政府在会议中与对岸谈-->政策社群
  专家们提出见解-->专家网络
  ?--->府际网络
  列入早收清单和未列入早收清单?-->制造者网络
  场外的游行示威份子?-->议题网络

以上是临时想到的问题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献花 x1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19 07:23 |
afei777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我比较不会想把政策网路理论用在ECFA这个议题上耶,就像你所分析的,一个议题可分成那么多种网络族群,似乎会变得很复杂。
而且,政策网络的参与者好像已经算是获得一定权力的多元参与者,所以大家才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源,互补相依,以完成彼此共同认定的政策共识。
就这个题目而言,好像除了总统和行政院高层外,似乎没有其他参与者可以取得权力或具有相关资源,各个参与者(除了部份利益团体外)似乎也未建立起一定的互依网络关系。

但是照你这样一分析,反倒觉得这个考题出的不太漂亮了!
应该像陈真老师用的利害关系人的概念去解,比较恰当!(那我的分数为什么还是那么低)
而且最好是用多元利害关系人来论述,比较符合如今在ECFA议题上,各方论述看法不一的现况,各方的利害关系人都有各自的政治意图和目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样解起题目来,比较符合决策过

程理论所描述的现象,而且用诠释理论或批判理论来解析,更贴近现实面。

否则如果在ECFA议题上,还要另外设定议题,恐怕会牵连太远,最后不就模糊了议题焦点?

虽然出题者用意再凸显现今政治人物欲利用ECFA议题,表达自己特有的诠释方法,达成各自的政治目的,但是用”议题设定权”这个名词,似乎偏了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19 22:27 |
NIMBY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我非阅卷老师,但有段话您可以看看,是丘昌泰老师说的:
"很多同学每次考完试后,总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一定能拿高分,结果却是不及
格。原因是甚么呢?因为他没有把「个案」与个案所欲分析的「概念」相互
结合在一起,而将个案与概念彼此分割出来,好像是两个实体一样,毫无关
系。比如说,老师要你做馒头,你去超市买了面粉与其他材料,也准备好了
干净的水,但是就这样放在厨房,完事了。其他的事情都是考官自己的事,
请考官自己去将馒头与水融合起来揉成面团,然后再去蒸,最后才有热腾腾
的馒头可吃。" 出自: http://enews.open2u.com.tw...k_up/5088/(392)125-127.pdf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20 10:37 |
NIMBY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因为ECFA很夯啊...连最近一次的研究所考题好像有出现,而且Rhodes的政策网络
最后一项:议题网络,套用在ECFA似乎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不仅是在野党那来攻击
执政党的最佳工具,且讨论的网络也不是未形成,至少可见于在野党的网站,执政党的智库网站...等


献花 x0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20 10:41 |
afei777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其实这篇文章我很早就看过了,后来还买了他新版的公策,每一章后面都有他自认为用理论套上实务的解说文章,虽有几篇套用得不错,但也不是每篇都写得很合宜,有看过的人应该都明白。
他的书,说实话,尤其是翻译的部份,看了都让人雾煞煞。亏他还常引用哈伯马斯的理想言谈情境,要人家想办法用易于理解的话语来沟通,但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却又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那么好懂,这些讨论区也不必开了!

大家都希望在写公共政策时,能运用法科的写作方式,把理论涵摄到现实面,问题是,公策的理论本身就没办法像法学那般严谨,理论一套上去,就感觉漏洞百出。

就拿98退3的题目来说,"何谓政策评估?评估标准有那些?试就「消费券」发放政策说明之。"
大家都知道要用Dunn和Poister的政策评估六标准来套,但每个人评估出来的结论 就是天差地远,有人采用量化角度去评估,自然骂得一塌糊涂;有人用质化角度评估,马屁就拍得震天价响,难不成公策也要用甲说、乙说、丙说来分析吗?
说到底,政策评估和绩效管理都一样,都有泛政治化的先天缺陷,难有一致的标准。

算了,不能再批了,还是用功找相关政策案例,到考场时才有例子可引用。


献花 x1 回到顶端 [7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21 22:08 |
afei777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其实用不用政策网络概念,见仁见智,政治学的理论原本适用性就比较广,但相对而言,就没办法像法学理论般严谨。
重点在于,
所采用的理论,好不好用?
和其他理论比较而言,是否较恰当,区别实益何在?
为何会采用这个理论而不采用其他理论?

政策网络是个很广泛的政治概念,几乎在所有的政治过程中都可适用,问题也在于太过广泛,使得他的边界无法明确界定,和利益团体相比,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

但是在学术界乐于追求新名词的情况下,这个理论的考试出现率就很高了!
所以,对政策网络理论,还是多熟悉点,对考试比较有帮助。

只是,这五个政策网络的定义,我到现在也搞不太清楚!
NIMBY不如开个新话题为大家谈谈吧!运用一下批判理论的原理,或许可以找出较白话、较接近真实、较易懂的定义。


献花 x1 回到顶端 [8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22 07: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53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