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61 個閱讀者
 
<< 上頁  1   2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ash821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老周的書在中止犯方面其實我也覺得講的很完善
如果是因為外界所導致對心理的強制性因素
有強制就是障礙,沒有強制,而選擇基於自己善心出現而不遂(先不說準中止)
我國中止犯立法目的也是由德國傳入的『黃金橋理論』
基於善心做為判斷之標準,並且以外界是否對心理有強制性為分別
供參考→最高法院73.5.13刑議(順道問一下,要查刑議怎查= =?,全國法規找不到 QQ)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10-03-16 03:31 |
冰咖啡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8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會議次別】最高法院73年度第5次刑事庭會議決定(一)【會議日期】民國73年05月15日
【相關法條】中華民國刑法第26、27條(58.12.26)中華民國刑法第25條(95.05.17)
【決議】殺害(或傷害)特定人之殺人(或傷害)罪行,已著手於殺人(或傷害)行為之實行,於未達可生結果之程度時,因發見對象之人有所錯誤而停止者,其停止之行為,經驗上乃可預期之結果,為通常之現象,就主觀之行為人立場論,仍屬意外之障礙,非中止未遂。
【編註】本則決議於民國95年8月22日經最高法院95年度第16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法律已修正,本則決定改列於刑法第二十五條。
【參考法條】中華民國刑法第25條(95.05.17)中華民國刑法第26、27條(58.12.26)
【資料來源】最高法院民刑事庭會議決議暨全文彙編(90年9月版)下冊第1142頁
 最高法院民刑事庭會議決議暨全文彙編(92年9月版)下冊第1174頁


在人生的開端與結束,我們全然依賴他人的照顧,
為何在人生的中途我們卻疏忽了對他人的關懷--達賴喇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3-16 07:37 |

<< 上頁  1   2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17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