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18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机壳&电源] 标榜大瓦数之平价静音PSU-SEED 80+ Series ATX 1000W实测
记得许多年以前的电脑产品市场,好像与目前的市场状况相差甚多
光是一个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的产品,以往可以选择的品牌几乎屈指可数。
近几年来这个产品市场却有着很大的改变,变成可以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
很多品牌的Power Supply,不管是原本的代工厂或是新兴的品牌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
如今实际走一趟商场,不难发现Power Supply几乎是最多品牌可以选择的PC产品。

当然在Power Supply产品中,有好口碑的老品牌或是让较大的代工厂制造挂自有品牌的产品。
在价格上依然是属于偏高的状况,时常会让消费者购买前会因为价格而考虑再三
对于后起的新兴Power Supply品牌来说,虽然市场价格会比较低一点
但往往因为消费者对新品牌的认知不深或怕用料不够好,选购前还是会有些却步。

此回入手的是SEED种子电源的Power Supply产品
印象中个人在这两三年都有在卖场或是网路上看到此品牌的产品讯息
不过对于某些消费者族群来说,可能觉得SEED这个品牌比较陌生
个人对于SEED初步的印象是以较大瓦数、较平价的价位来切入市场。

首先看到产品的外包装,风格应该是走简约设计
SEED设计的图案与排版,整体搭配感都还算不错


打开后内容物
Power Supply本体除了一般塑胶袋包覆外,还有一层写着SEED的不织布包装。


内附的简易说明书、模组化线材收纳包、束线带、螺丝、电源线材等等


模组化接头种类
3 X PCI-E 6PIN
3 X PCI-E 6+2PIN
6 X SATA
6 X 4 PIN
2 X Floppy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本体


外壳使用防静电电镀烤漆,质感不错、色泽也较为特殊


散热风扇采用双滚珠设计的高尔夫球状风扇
尺寸为13.5cm,属于静音等级版本


PSU后方,Active PFC设计搭配蜂巢式散热孔
白色贴纸有标明允许的电压范围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产品规格
型号为HP-1000-G14C,+12V有四路,最高有20+20+30+30A,最高可达900W


模组化线材接孔,有明确的规格贴纸,让使用者更清楚如何安装与其功用


本体延伸出的接头
1 X ATX 24 PIN
2 X ATX 4 PIN
1 X ATX 8 PIN


虽然重量不是Power Supply的主要重点,但小弟最近买了电子秤,就顺便来秤看看啰


GOLBA FAN
型号RL4Z B1352512HHG
DC12V 0.45A


内部构造一览
铝挤F型多凹槽式散热片, 外观感觉很像之前小弟使用过的CWT代工的散热片用料




标榜使用日系电容,增加产品的耐用度







测试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
MB: GIGABYTE P55A-UD6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G4GX3M2A2000C8
VGA: GIGABYTE GTX260 OC SLI
HD: CORSAIR CMFSSD-128GBG2D RAID0
POWER: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
Cooler: Tuniq Tower 120 Extreme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OS系统设定值
CPU 200 X 20 => 4000Mhz
DARM DDR3 2000 CL8 8-8-24 1T


OCCT V3.1.0
POWER SUPPLY模式,Shader Complexity 8


以上为此次测试的规格平台,为了显示测试过程中耗电状况
这个部份个人采用Power Angle测量为数据参考

进入OS系统桌面下 - 238~240W


执行OCCT中Power Supply测试项目
i7-870 OC 4GHz,四核实体加四核HT模拟满载加上GTX260 SLI 2WAY与一款GTX260物理加速 - 676~710W。


Power Angle测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只是能测出大约耗电量值,而非十分精准的数据
测试中虽然无法使用3WAY SLI达到最高的3D效能,使系统全速满载测试
只能以耗电量700W左右的系统来测试这款1000W的产品,窥探其电压波动的状况。


OCCT测试结果
CPU温度变化


系统温度变化


CPU电压变化
待机时约1.36V,全速运作时几乎都停在1.41V
CPU电压跳动范围部份与主机板的电压特性关系较大


3.3V
最高时3.34V,测试中大多在3.3~3.39V跳动,电压跳动范围在2.65%左右


5V
大约落在5.09~5.14V,电压跳动范围在0.97%左右


12V
大约落在12.42~12.54V,电压落差在0.97%左右


SEED 1000W在5V、12V的电压跳动落差约只有1%以下,这两个电压数据的表现十分不错
3.3V在OCCT运作25分钟后开始波动变大,大约落差在2.65%,是测试中波动比较大的项目
在规格上,这样的表现落差在可容许的5%电压内,另外这个测出来的3.3V电压值也不代表实际电压值


最后是使用比较精准的电表测量
待机时
5V测出来为5.19~5.20V,比起主机板测出来的5.13V还要高一些


OCCT全速运作时
电压范围5.20V,电压数据在全速时几乎与待机差不多


待机时
12V测出来为12.28~12.29V,比起主机板测出来的12.54V还要低一些


OCCT全速运作时
电压范围12.24~12.25V,电压在全速时降到比待机时低0.04V


使用电表来测量电压,在全速的测试中看到5V只有波动0.01V,在12V则是0.04V
SEED 1000W这两个电压值的表现都比使用OCCT搭配MB测量出来的结果还要好
5V电压在待机与全速下波动相当地小,这方面算是表现最好的项目


SEED 80+ Series ATX 1000W使用心得总结
优点
1.SEED产品价位在目前市场与其他品牌相比便宜一两阶
2.内外包装简约设计,产品内部配置佳,整体外观漂亮
3.通过80Plus高效率节能铜牌认证,另外具备Active PFC规格
4.标榜使用全日系电容,支援3 WAY SLI/CF供电
5.负载测试过程中PSU本体温度不算高,13.5cm的高尔夫球风扇也相当地静音


缺点
1.保固若可以延长到五年会更佳
2.固定模组线材的铁丝,黑色塑胶外膜容易剥落
3.全速时3.3V的波动有点偏高



效能比 ★★★★★★★★☆☆
用料比 ★★★★★★★☆☆☆
规格比 ★★★★★★★★☆☆
外观比 ★★★★★★★★☆☆
性价比 ★★★★★★★★☆☆

SEED原厂标示的保固为新品享有180天换新、三年免费免等待换修
对于售后服务方面较为用心,消费者对于产品有问题送修也比较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如果SEED保固能提升到五年应该会更吸引消费者购买意愿。

外部用料上强调使用100%日系电容与13.5cm的静音高尔夫球风扇都相当不错
80 Plus铜牌认证、Active PFC、1000W的产品只要台币6000元左右,走的是平价路线
外壳电镀发丝质感与简约外包装,SEED在外观方面,也让人对此品牌印象深刻。

比较起市场上其他Power Supply产品,SEED 1000W等同于其他老牌750W的价位。
平价应该是SEED目前最大的优势,不过因为是近几年才出现在市场的新品牌
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前,难免对于此品牌的印象或是信心度还是不太足够
如果未来SEED能以加长保固、强调用料与优质的售后服务,搭配上平实的价格
应该会是消费者要选择有高C/P的Power Supply品牌之一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固网 | Posted:2010-03-07 11:0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12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