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91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hnnydee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硬碟] [XF]会招战利品分享二,WD Elements 1TB外接硬碟测试





上次买颗250G的Seagate外接硬碟盒,在拷贝完一堆影片回家灌在自己装给老爸的孝亲机时,老爸便问了,他说他也想要一个外接硬碟,但是容量要大一点的,因为老爸想拿满满的影片去做”公关”。何谓公关呢?就是在一堆亲友面前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战利品,提高亲友间贡献度,因为现在液晶电视便宜到不行,很多亲友家里几乎都有这种可支援HDMI的电视,不过要不就是没有配HTPC或者是HD硬碟播放器,要嘛就是接原来的第四台或者DVB-T看娘家,看在我们这些下载高手的眼里,直可谓暴「殄」天物呐。所以老爸也很聪明,请亲友来家里毒害观赏高清影片先,再说明只要装了这台HTPC在配上我这些影片,才算是买这个液晶电视的终极意义。也因此老爸顺便帮我标了好几台工程先,不过前提就是,先买个活动的大容量硬碟来当作片源吧。


反正去亲友家打屁哈拉兼装机拷贝,不同于一般外修服务,因此是不是有最快的eSATA介面也就不是考虑的重点了,趁这次会招的便宜时段,相中了这台看起来粗勇又耐操的WD Elements 1TB外接硬碟,这个时间点买我觉得也差不多了,才3K而已,也是只有单纯拷贝跟储存功能就好,二话不说卡就刷啰。



其实本来有点想买1.5TB的,不过…为时已晚啰,会招结束了,这个1TB应该够撑一下。



阴森购物的主持人最常拿来炫耀的就是这个了,装这么多东西,重量还不变耶!



这个产地在哪呢?就是之前政府暴动让小弟朋友差点回不来的泰国啦。



开盒后,首先看到的是三个万用变压器头(其中一颗已经装在变压器上,须自行拆下才能对应台湾的110V)。



本体是经过瘦身设计的外观,改变以往对于3.5吋外接硬碟盒庞大体积的观感,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对于散热多少有些帮助。



在接头部分采用的是USB-A规格,以及变压器的头。



LOGO并不是很明显,一整个低调。



在本体的前后两端各有一个橡胶套,保护比较脆弱的前后盖部分。



是的,这是款可以轻松拆卸更换里面硬碟的设计,首先看到前盖也有散热孔。



侧边可以看到类似卡榫的设计,只需要压下就可以打开了。



打开就可以看到他的外壳与硬碟满服贴的,外壳与硬碟本体没有甚么很多的空间,因此它的导热也直接靠铝合金外壳。



既然拆了,顺便看下它的SATA转接板。



这颗是initio出品的IC,编号1608L,常见于很多外接盒上,是颗效能还不错的控制器。



内中的硬碟配的是WD10EACS,这在WD产品线中是省电版的硬碟产品,因此它是可变频的转速,配备16MB大小的缓冲记忆体,其实放在外接盒内的话,就算是效能版的硬碟塞进去也还是受限制于USB的传输速度,不过我们等等就把他们分开测试,说实话,这颗省电硬碟并不慢呐。



这颗名为元素的外接硬碟,重量约1KG,新款的省电1TB硬碟工作温度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加上铝合金外壳的散热,这是我看到很大的进步点。


预设值测试



这边的预设值就是我甚么都没动,安装上去测试的结果。首先是确认硬碟容量,实际上会有931GB可用,不过….怎么会是FAT32咧?猜想是WD为了能够去适应更多不同平台的关系,才选择了保守的FAT32格式。



以Crystal info来check它的相关资讯,温度方面比起以前最早测试过的1TB裸碟还要低很多。



果然读写的速度都相当有水准,而且从64KB的档案大小后,就是RW极限的状态。



CrystalMark的测试也颇具水准,在4K部分也比S牌的1TB要强一些。



以FASTCOPY来测试80GB的档案搬移能力,平均写入也有27MB/s左右。



删除硬碟分割区后,以HDTACH测读写,得到R:34MB/s,W:26MB/s。



HDTUNE的搜寻时间不错,有14.3MB/s。



写入的水准也都有。


NTFS格式测试



其实NTFS格式的效能与FAT32差异不大,但是对于拷贝影片来说,单档案大于4GB就是FAT32的罩门了,因此小弟未来是以NTFS格式为主要使用的标准。



读写平均差异在1MB左右,其实这样的表现在USB 2.0来说已经够了。



FASTCOPY移动同样的目录来看,NTFS格式会稍微比FAT32快一点。


SATAII测试



可拆卸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更换里面硬碟的内容,而这颗裸碟的效能相信大家也相当想知道,这是ICH10R下的SATAII测试。读写都有9XMB的水准,这省电硬碟的效能很棒呀,以前的WD1TB的写入跟搜寻时间都很差,不过因为挂了个省电,大家也就不过分苛求了,但这次看来,这颗省电的发一下功,效能挂帅的系列可也不能小觑它哦。



4K的部分这就是硬碟普遍的水准。



在删除硬碟分割区之后,以原生硬碟格式接受测试,读写就只有75/51,但我肯定你一定是在分割区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啊,所以这边的测试是提供您参考的。



接上SATAII后,内外圈的读取速度差异就是验证的重点,以这颗内圈还有40MB左右的读速,以及缩短到13.9ms的搜寻速度,这颗硬碟果然不差。



写入也ok,以往测试裸碟只要内外圈的差异不大的硬碟,跑起程式来都不会有甚么顿感之类的。


测后感


买东西,其实是买的确实所需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以这颗1TB外接硬碟来说,虽只具备USB2.0,以速度上与eSATA介面比较会差颇多,不过具备那种介面的外接硬碟盒价位都不便宜,而且满多主机板,甚至是合板的部分,因为成本考量所以也不会有eSATA介面让你用,最后还是靠USB解决,这是小弟外修的经验,这时候,就算USB慢,但只要能读能写,就变成是好产品了,在这边提供给想要入手这颗外接硬碟或者是正在观望的朋友们一个参考啰。

最后归结整理一下它的优缺点如下:

Good:
#1,工作温度低
#2,价位不高
#3,内附硬碟实力不弱,也可拆出当桌机硬碟用

Worse:
#1只有USB2.0稍嫌不足
#2缺乏直立架可利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28 23:2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59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