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67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hnnydee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周边&耗材] 功能全方位的雷射鼠,无双握感!Steelseries IKARI laser mouse





小弟真的是愈来愈爱用这家SteelSeries的产品了,自从因缘际会入手7G键盘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接受其他键盘的手感了。该公司以专业游戏周边产品设计开发为主轴,针对游戏市场有自己独到与坚持的原则,使得很多世界赛事选手均指定采用,不过难道真的只买这些产品回来只是为了游戏吗?我相信80%的人就跟小弟一样,除了打字还有工作绘图等等的机会使用这些好帮手吧。在谈到产品之前,我想就今天要介绍的IKARI雷射滑鼠,顺便来复习一下整个滑鼠的感应方式的演进过程吧。从以前的滚轮球,进步到光学,现在因为追求更高以及更稳定的定位,所以开始普及的雷射技术,而最新的则是微软上周所发表的蓝光定位,但是在没有实际产品上市以前,对于现阶段人们所熟悉的滑鼠操作方式仍然是个未知数。


感应方式大跃进


从罗技发表的第一只机械滑鼠起算,到现在2008年已经整整过去25年了,这个进步的过程不算短,如果对照CPU等等其他核心元件来说的话。因为周边产品的技术面着重比较少,一个机械滑鼠的雏形我们就足够用到现在了,有差别的只是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感以及重要的感应元件,还有应用在游戏、绘图等等专业领域的分工差异而已;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感应方式的进步吧。


[color=DeepSkyBlue]机械滑鼠



(图片来源:网路。)
从机械滑鼠的工作原理来说,它是利用一个橡胶球面滚轮,当作定位的标准,另外在X、Y轴上有两个独立的转杆传递滑鼠移动的位置,而连接这个转杆上有个感应器,把刻度转换成座标,这就是机械滑鼠的基本原理,它的成本也不高,但是滚轮的精准度不够好,也容易卡灰尘。还记得以前还要时常把那颗滚轮拆下来用牙签把里面的转杆清洁干净呢。


[color=DeepSkyBlue]光学滑鼠



(图片来源:网路。)

其实在跟机械滑鼠同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有光学感应器的滑鼠出现了,但是必须依靠专用的滑鼠板才能读取讯号,而那个滑鼠板还比滑鼠贵,因为这个因素导致当时的光学滑鼠推不起来,直到1999年的时候,有一家名为Avago的公司发表了一个叫做IntelliEye的光学引擎,由于不需要使用专用滑鼠板即可定位,使得光学滑鼠从此开始风行市场上。
而光学滑鼠的原理很类似CCD或者是COMS这类的影像感应器,它是利用红色的LED发射出红外线,然后光线打到定位点后,其内部的感光元件则读取定位点的阴影,当滑鼠移动的时候,阴影也跟着移动,并且高速读取这些阴影来达到定位的效果。这个缺点则是被LED照射的物体表面必须是平整而且不能有色偏或者色差,要不然会严重影响传送回来的资料,导致座标不正确会引起滑鼠跳格或者是抖动,而且根据光学的定位是DPI为单位,就与扫描器一般,愈精准的定位需要愈高愈精细的DPI才有可能平滑的在电脑桌面上移动,而少了滚轮也可以减少使用者手部的压力,就不会出现像以前那样还要把滑鼠腾空举起来重新滑动才能顺利的移动到整个桌面的角落。


[color=DeepSkyBlue]雷射滑鼠


当光学感应器容易有DPI不足以及挑剔滑鼠板的情形出现时,我们为了寻求更好更精准的解决方案,而把脑筋动到了雷射身上,雷射读写头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我们最常见的光碟机上面,不管是CD还是DVD,甚至是蓝光都属于雷射的范畴之内,雷射的光束比起红外线来说更为精准,而且对于反射物质并不挑剔,只要是平面就可以,有色差也非所问。而雷射滑鼠严格说起来也是光学滑鼠的一种,只是用雷射取代原本的LED光束,提高了现行滑鼠的DPI水准,甚至超越3000DPI也没有问题。


传输方式进化论


感应方式改变后,在讯号回传给电脑的方式也因为科技进步而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线控是最传统也是最稳定的一种方式,缺点是整线、理线的麻烦,后来无线电以及蓝芽科技也相继应用在滑鼠以及键盘上面,至于为何不用红外线传输?那是因为红外线必须要是点对点讯号,传送器必须要跟接收器在同一个平面上,讯号才能正确的传送出去,所以可以应用在感应介面却无法使用在传输介面就是这个道理。


[color=DeepSkyBlue]无线电传输




无线电是一种电波形式透过空气这个介质中传送的讯号,50年代的广播电台以及电视频道开始大量使用这种科技,等到相关的元件便宜且普及后,我们才应用到比较属于个人科技范围内的产品上。而无线电除了频率,发射波形以及功率以外,其实是一种非常便利的通讯协定,但是缺点是很容易受到干扰,只要会产生高周波的东西,甚至是一个强力的气流就可能把无线讯号破坏掉,造成收讯不稳或者是无法收讯,目前的无线电应用到周边最常见的是2.4Ghz的频率,但是市场上的无线键盘组常常因为采用的接收元件成本便宜,讯号不稳而使得键盘或者滑鼠常常失灵难用,而且目前最长寿的无线键盘组也只能撑过平均约1个月就要换一次电池的命运,加上无线讯号常常因为延迟传输导致定位不及,也无法获得职业游戏玩家的青睐。


[color=DeepSkyBlue]蓝芽传输



蓝芽这种新科技则是建立在无线电传输的基准之上,使用跳频技术让讯号在2.4Ghz边缘传送,由于它可以一次连结多种不同产品的宽频带,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家电上面,不过目前最大有效距离还是10公尺内,因此个人随身应用上比较多的产品例如:蓝芽耳机、蓝芽GPS、蓝芽手机以及蓝芽键盘滑鼠组等等。但是因为它的成本还属于高价位,市场真正的接受度还不算高,一组蓝芽键盘滑鼠要价也不斐,而且基于同样是无线技术,虽然比传统无线电可靠,仍然是及不上最原始的线控普及程度。


SteelSeries IKARI Laser Mouse !


回到今天的正题,SteelSeries出的产品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都走传统的传输介面,但却搭配高档的周边,原因是就是求两个字-稳定!采用Cherry黑轴的7G机械式键盘,也是走传统PS/2介面,现在介绍的滑鼠IKARI也是走传统线控,除了强调最真实反映玩家操控的技巧外,讯号不会漂移才是Steel坚持的重点。这款滑鼠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光学,另外一个就是今天的雷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它的产品特色吧。



正面盒装外观,欧洲人的设计风格都是简约主义至上,东西没有过度夸张的包装,就是很简单。



吊卡设计在欧美相当流行,他们连逛电脑卖场甚么东西能挂的都是用挂的。



盒装背面强调的是多国语言的规格以及特色说明。



SteelSeries最成功的就是抓对游戏市场的动态,旗下赞助的游戏天团除了对于强化游戏印象以外,他们这些职业选手可不是花瓶,每个人都可以是设计师,来对产品提出一些想法,而SteelSeries的工程师在把这些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换句话说,最贴近使用者的User Friendly介面一直是他们的特色。



发现产品外盒的一个小巧思了吗?



答案就是这样,你不需要瞎猜费疑,手感好不好握一定要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现在你可以像我一样凭着服贴于滑鼠曲线的泡壳体验到这只鼠是否能臣服在你的掌中。



驱动以及说明书,一如7G般的简单XD。



重点是这颗滑鼠啦,据说这个人体工学造型不知道请了多少人在长达15个月的期间内针对握感表示意见,是最符合普罗大众的口味啦。



这颗滑鼠总共有五颗按键,左侧的PAGE UP/PAGE DOWN,左右两颗键以及中央滚轮后方的DPI切换键,而这些键可以透过软体自定义快捷键达到一键操作的最大目的喔。



左下方的两颗白光LED指示灯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档位,High/Low,有点像是自排车的D档跟加力档啦。



正后方视角,它是犹如手套般的概念,穿上就定位到最舒服的手势方便你操作。



这只是右手鼠,所以针对合掌时,掌中央肌肉所摆放的位置有加宽加厚的支撑在,不论你是弓鼠还是握鼠,大小都刚刚好。



最特别的是它有一个LCD在后方,可以秀出现在的DPI设定值,设置在后方的用意是,真正的使用者一旦习惯同样的DPI值,就不容易再去动它,因此设置在上方虽然可以很直接很炫丽的了解当前DPI状态,不过那仍属于鸡肋的功能,如果你没有安装专用软体而直接使用,那么LCD会秀出Default的字样出来。



与7G还有西伯利亚耳机一样,所有接点都有镀金材质来增加讯号的清晰度,避免因为传导不良使得讯号错误甚至抖动。

同场加映雷射滑鼠好伙伴,QCK mass超厚电竞鼠垫


虽然前言有写到,雷射光束很好养,甚么材质都能反射,但是既然都已经用到雷射滑鼠了,花点小钱买张好一点的鼠垫也是对自己的手掌更好啊。



QCK mass这张鼠垫是SteelSeries的新作品,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是它厚达0.6cm的泡绵高度,我第一个想到的名词就叫做「厚切」啊。



多国语言说明。



本体是张尺寸为28.5cmX32cmX0.6cm的中型鼠垫,布面材质是特殊的橡胶制成。



简约的风格让它只有一个花俏的地方就是LOGO而已,这个厚切的设计最主要是考量使用者腕部能够更舒服更长时间的使用滑鼠,特别加厚到这个程度。



实际测量大约是0.5cm多一点,因为这把尺也不是很精准的尺,只能稍微量测一下,它的确是厚切啊。



搭配SteelSeries IKARI是刚刚好,基本上它可以对应所有种类的滑鼠。



来个大合集吧,我现在变成SS控了,因为它真的很好用。



翻过IKARI的背面来看,铁氟龙材质的鼠贴以及那个DPI秀出的LCD萤幕,太正点了。


Free Move,Free Style



在安装完驱动之后,桌面上就会出现这个程式,启动之后马上就直接进入按键定义的Function,这五个按键是可以随意更换,且独立五组巨集可以录制,不论你要录制键盘还是滑鼠的动作都可以,重点是每个录制的巨集都独立支援Delay(延迟)时间。



随便指定一组吧,录制之后可以自己决定延迟时间要多少,这个用途同时可以拿来录制应用程式的快捷键,例如:



定义BUTTOM 3 为Marco,录制L_CTRL+C的巨集,定义BUTTOM 4 为Marco,录制L_CTRL+V。这样各位就知道怎么使用它了,以后只要按BUTTOM3就是「复制」,按BUTTOM4就是「贴上」,这两个动作在Word里面堪称无双气满大绝且是最为经典最常用到的快捷键,现在只要单键按一下,就帮你放了。



由于支援延迟时间,因此可以在魔兽世界里面使用,而且一键切换视角这功能也可以被录制在滑鼠巨集内,真的很方便。



这个则是自定义DPI解析度,精度细到从1-3200都可以调整,然后提供两组可以记忆的位置,一个名为High,另外一个则是Low,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滑鼠可以读取不同的pf Profile,换句话说,它不限制你的巨集范本,你可以针对一个应用程式写出一套专用的巨集以及自定义按键,当需要使用时就读取该对应的存档,使得这支滑鼠严格来说可支援的巨集变成了无限多。



想知道高手的设定吗?SteelSeries官方网站也有提供旗下高手专长的游戏关于IKARI的设定哦。



SpawN老兄也不藏私啦,在这个CS 1.6项目内有相当多高手分享的pf设定档,你可以自己下载回来体验。
网址:http://www.steelseries.com/int/products...rofiles/?ver=0.90



这是SteelSeries特殊的Free Move功能,根据原厂的解释,一般的滑鼠都会极力追求第二条线,Straight(直线),这当然是绝对没有错的目标,因为一只滑鼠如果连直线水平移动都不行的话,那么还要滑鼠干吗?大家都拿手写板不就好了。不过单单跑直线,在绘图软体中又怎么样了呢?大家都知道修照片有时候被摄物的背景太过杂乱,很难凸显本体,那么我们不管是在哪个修图程式中都可以看到的功能,就是自定义曲线选取,把主体按照曲线边缘选择起来,但是由于物体不太可能都是直线,弯弯曲曲在所难免,这时候如果用普通滑鼠一定会觉得曲线拉得很不漂亮,Free Move可以帮助你在微小的转折处有类似手写的感觉,这在拉曲线的时候帮助颇大,例如:



Photocap这套程式除了修片以外,有些功能简直就是小一号的Photoshop,而且是免费的!这是在做去背工作,首先要先把主体圈选起来,这是把Free Move调到Straight的位置,可以看到需要转弯处顺着主体曲线的部分比较有硬拉的感觉。



这是开启Free Move后以同样的图片来进行去背圈选工作,可以发现线条很服贴主体了。



这是开启Free Move后用滑鼠在MSN上直接写字。中文字的复杂程度堪称全世界文字中的一绝,使用一般走直线的滑鼠,字看起来绝对是硬梆梆,尤其是像小弟这种连丑字都写不好的人。



接下来是把Free Mode调到Straight后再写一次的效果,从那个「嗯」之后,都是走直线写的,字体看起来更丑了,挖哩咧。不过成果大家看的到,两者之间虽然都很丑,但至少开启Free Mode的字体比较自然一些。



结论:


IKARI不愧是有用心在握感这个设计上面,不论是手掌的包覆性还是长久持鼠的疲劳感都比其他滑鼠少很多,可以更长时间的工作也没有问题,小弟我是第一次这么仔细的把玩可程式化的滑鼠,因为以往都觉得大部分都写得很鸡肋,使用上也不顺手。但是IKARI的巨集录制相当直觉化,而且加上有特殊的Free Move模式加持,不论是修照片的去背,或者是MSN手写等等的用途,都让小弟相当满意。QCK的厚切鼠垫也把滑鼠垫高到腕部以上,让手部并不会觉得疲劳。

虽然SteelSeries是游戏周边的领导品牌,不过它的专业度其实已经可以胜任一些专业人士的需求了,像小弟这次虽然只是用上修图拉曲线的功能,不过这已经相当方便,也终于敢用滑鼠写字给朋友看了,真的是值得推荐的好滑鼠。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08-09-20 23:17 |
奇拉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9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看到这种文章..都会让我手痒痒的..><

游戏设计为导向的产品..本来就是有那种价值....有机会也来入手一只"痒"看看!!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8-09-25 19:2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52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