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7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joh01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品] 跨在新與舊的門檻
跨在新與舊的門檻時,一點算點算,總要人不知如何是好。不是不
好,也談不上壞,只是未完的太多,要開始的更多。

先別提工作,就說說享受吧,這一年享受了太多到處買書買雜誌的過
癮,一擲千金好有快感。多少個通宵達旦的台北敦南誠品,買買買。
許多台灣尋不著的大陸詩冊,託友於上海季風、思考樂書店,買買
買。無數無眠的夜,心靈探索一趟博客來網路書店,買買買。加上許
多愛書文友的好心惠賜,經年累月下來,書況已然可觀。

勢力範圍,從書本該有的家──原來即不甚大的書櫃,延展至床頭
櫃、工作桌、化妝檯,一路至客廳沙發、茶几……,漸漸連我賴以為
眠的床,不知何時起也開始出現了它的影兒(可見與書共眠法,並不
會使人更添智慧)。媽媽見事態將不可收,厲言疾聲在先:若嚴重超
過警戒區域,定毫不客氣的,將書亦擱上我們頗有藝術味兒的餐桌
──墊熱湯也!

唔,好吧,在空間不變的前提下:屋子裡的東西愈少,可活動的地盤
即愈大──這是我小小理論,雖不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般完A但
小市民來應用,倒也可以誇口顛撲不破。當下決心在這新舊門檻上來
上年終大掃除。不,該換一個更進步的詞,是大掃瞄吧。

先初略檢視一番,再次明白眼花撩亂是何意義,各式出版種類之多,
封面裝璜之奪目,內容選題之精彩,大眾小眾,無一倖免。我的清書
活動,一開始即遇上了大問題。是啊,是該先訂出一套清書標準。

以創作的「文學價值」決定什麼該保存什麼該清出嗎?不,這些年看
下來的雜書,存在各式刊物:詩歌、哲學、劇本、繪本、影評樂評、
這一年工作上的資料書乃至八卦雜誌……,已不盡是純文學領域。那
麼,以「藝術價值」為準則嗎?

嗯,這方法似是不錯,我們先聽聽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怎麼說。在《什
麼是藝術?》一書中,他判斷的標準是:「道德與宗教」。他說,藝
術的價值不在於它的表達方式與它所表達的事物,而在於它所描述的
情感的性質。若它描述的是簡單、明瞭、良善的情感,它就是好的;
倘若它挑起粗俗的、狂躁的、混亂的情感,它就是壞的。於是,托爾
斯泰把鄉下農婦們在歡迎他女兒婚後回鄉時的吟唱,與同一晚由著名
音樂家在室內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兩相比較,結果他更喜歡前者。
因著農婦們的歌聲可以確定為良善的情感,而貝多芬奏鳴曲卻沒有表
達任何確定的感情。

於是,藝術的目的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在為了改善我們的情
感,使我們道德上更斟完善,在宗教上更甚虔誠。嗯,看出來了
嗎?我們的林佳龍局長怕也是以此標準拿捏『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
分級辦法』?可這觀點,是不是也否定了藝術的娛樂及消遣功能?
倘若金庸或世界名著已然列為限制級,那麼藝術的審美情操還有沒
有存在的餘地?

我始終相信人在道德與宗教外,應該還有屬於個人的心靈狀態與情感
品質。說得清楚些,道德常是就社會教化而說的,必須在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上加以印證。因而,一個人獨處時,道德要求該成為抽象的形
式,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實踐。人生總有獨處的片刻,不是嗎?而關乎
宗教,關懷亡後靈魂的救贖,當然極為要緊,可為死後生命即定要犧
牲現世「無害的快樂」嗎?

我只是想使你明白,藝術確實該擁有其獨立空間,該受到肯定。

德國哲學家卡西勒不也提出,藝術不僅自有價值,且是完成「全人教
育」所不可或缺的一環。他指出:藝術是「創造性的表現」,它的創
造性於其中含有「目的」,因而使我們不必經歷實質的情感震撼,卻
可以感受相應的內在運動,由此為人生開啟一嶄新的層面。『它為人
生提供的深度,是我們僅憑對日常事物的領悟所無法企及的。藝術並
非對自然和生命的純粹重述;它是一種形式轉換和實習轉換活動。
……在藝術領域中,我們所有的日常情感、情緒、激情都發生了根本
的變化。被動性變為互動性,純醉接受性變為自主性。』

好,這麼長長的一遍理下來,我心已亮亮然清楚清書的標準於哪,亦
下了一小結論:藝術是通往自由之道,是人類心智解放的過程。問題
在於:卡西勒所肯定的藝術作用,若未經適當的教育,是否能夠發揮
出來呢?就憑我們新聞局尊重的「具有公信力的分級自律組織」評出
來的強制分級標準嗎?

跨在新與舊的門檻之際,我非但想知道該如何整理這小斗室的書,也
想知道,我們還有沒有為批判而批判,為搞笑而搞笑的純粹創作自
由?我們還有沒有無為而為的閱讀娛樂自由?我真的,很想知道。忍
不住的心裡又愛又氣………

--------------------------------------青萍-----------------------------------------------------------

一波,又一波
北風,挽著金鱗的手,起舞
在池央戲水,蕩起池面陣陣漣漪

連著青梗的芙蓉
在蔭下,享受著午後自然的律動,輕擺

青萍,成千上百
攜著行囊,似是流著吉普賽血液
伴著流水,出走天涯

大多時間,將願景託給潺潺流水,遊戲人間
卻有時簇擁凝聚,像是取暖或躲避狂風般
有著溫馨的一面,在強風中彼此依偎
過境後,繼續漂移的旅程,各走他方

當強風暴雨再度來襲之際
望著空蕩蕩的手心,彼此卻才驚覺!

原來當初
我們卻都忘了互道珍重、忘了勾手約定會期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4-12-28 13:4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7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