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04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pchome1948 手机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头衔:种路人   种路人  
分类版主
级别: 分类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工商服务
推文 x184 鲜花 x11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股票][台湾] 我在股市圆梦的四种力量<一> 陈进郎
陈进郎<一>

532期大赢家陈进郎 我在股市圆梦的四种力量(一)

我在股市圆梦的四种力量 文 陈进郎

日本人关注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在各个领域,剑除了代表武器,更常象征资讯和知识的力量,宝石象征资金的力量,镜子则是自知和省思的力量。我还关注第四种力量:火焰。在股市,我用火焰代表不断的练习。

大文豪雨果曾用火焰来形容阅读的好处,我把他的名言中的「阅读好书」修改成「不断的练习」,于是变成「各种愚蠢之事,在每天不断练习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烧烤,逐渐熔化。」

投资之始 一、知识(剑)和省思(镜子)的力量:

民国七十六年九月,我的母亲禁不起周遭朋友陆续在股市赚钱的诱惑,终于下定决心在九十元价位买了五张东元电机。

说也奇怪,原本遍地黄金的股市,在她进场后,竟成了吃人的市场。当时我正在当兵,月薪只有七千多元,而这五张东元电机每天跌价的损失,有时竟然超过一万元,不只母亲难以承受,连我每天醒来,都希望这只是一场梦。

没想到这个错误的开端竟造成了我人生的急转弯。为了报一箭之仇,我开始涉猎报纸证券版和一些速成的股市赚钱秘岌,从此沈迷于想要破解股价涨跌的秘密。

民国七十七年报禁解除,我无意中发现了新上市的《财讯快报》,其内容中竟然有我最想知道的经纪商进出表,我的军旅生涯从此鲜活了起来。

白天,我忙着带兵操练,晚上,我投入另一种型态的操练。每天晚上我满怀期待地搭乘客运车前往市区买来《财讯快报》,透过经纪商进出表研判主力的动态。作完沙盘演练,我几乎每晚打电话回家,请家人在隔天开盘前帮我挂进股票。当时只觉得好玩,压根没想到这样的训练,替我日后的专业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国七十八年初,我赶流行的加入股友社,体验了散户蚂蚁搬象的力量,后来也曾追随主力内围人士进出股票,结果都是先甘后苦。直到民国七十九年台股崩盘后,我才进一步了解到自己所学的不足,于是参加了技术分析研习课程以后。我从这些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有些后来经证实是不对的,有的从未派上用场,但在那个言必称主力、以炒股为尊的年代,这些课程就像个领航者,引导我结合基本分析,走到正确的方向,避开股海中的暗礁。

我也广泛阅读投资相关书籍,以股市大师为借镜。我更以股市的镜子为师,从股票的报价中得到启示。我觉得股市就像职业运动,数据就是一切。因此,做不好时,怪东怪西没有意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

我们要先顺从市场,才能贴近市场,贴近市场后,市场自然而然会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修正。

我不但从失败中学习,也从成功中学习,即使是赚钱的操作,我想看看能不能做得更好,在此同时,我的操作模式也日益成形。

成功伴随挫败 二、宝石(资金)的力量:

一滴水如何能不干涸?宗教家的答案是「让这滴水流入大海」,当它回归到一个大的整体时,将会永远存在。依此类推,「如何让一块钱不消失」的答案就是让这块钱回归到金融体系,例如:把钱存到银行或买保险。但我认为这些方法保守有余却开创不足。

一接触股市,我就找到我的答案了。没错,就是把钱投入股市。我不会满足于五的年利率,我要让我的钱更有爆发力。我当然知道高报酬意味着高风险,但我认为年轻就是跌跌撞撞的本钱。

原则上,当整体获利骤升时,我随之增加持股比重,反之则减量经营。当我赚钱时,我也思考过该不该把赚来的钱抽出一部份,我觉得这视每个人的个性、自信心和操作额度而不同。当手气好,市场气氛佳,一而再的得逞,让原本赌性坚强的我信心倍增。

我不但让本金和获利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我得寸进尺地利用融资扩大操作规模。即使年度酬率已达三、四成,我不会为了保持战果而放慢脚步。

这样地勇往直前,让我用标会所得的十五万元,在野战部队的一年半期间,用遥控的方式,迅速赚了二百万元。我想退伍后天天可以看盘,岂不是如鱼得水,于是才刚退伍,就订了一间总价一千万的预售屋,我要股市替我买单。

没多久,台股自一二六八二点下跌,我在股市节节败退,而房价的下跌又补了我一刀。我面临是否要放弃这间预售屋的抉择。

当时我已缴了七十万元的头期款,如果违约,只能拿回所缴款项的一成,这对刚出社会的我,是笔钜额的亏损。几经挣扎,我还是痛下决心选择违约。

几年后,我上技术分析课程时,碰到一位众所公认的好老师。他不讳言自己在股市没有赚到钱,他消遣自己:「房贷的压力让我输不起,我永远在等更低的股价。当指标发出买进讯号,进场的念头一浮现 ,我的心跳加速、血压升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以言讥人,取祸之大端;
以量容人,集福之要术;
以势折人,招怨之未远;
以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7-03-08 13:47 |
pchome1948 手机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头衔:种路人   种路人  
分类版主
级别: 分类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工商服务
推文 x184 鲜花 x11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陈进郎<二>

532期大赢家陈进郎 我在股市圆梦的四种力量(二)

股市致胜第二课

技术分析 撑起我的一片天

当我走进这间办公室,就把世界留在外面,我只专心研究图形。这个房间不论是在大风雪或是六月里月色皎洁的夜晚都一样。在这里,看见太阳出来就说『买进』,看见下雨就说『卖出』。

股市投机的成败关键系于能否正确判读市场,亦即在关键时刻判读出市场资讯蕴含的机会,并适时的回应。市场资讯可分为基本面消息、市场动态和技术指标讯号。

有的投机客是洞烛机先的预言家,能够从蛛丝马迹中准确预测政经情势、社会动向和产业趋势,并从容布局牟取暴利。

次一等的投机客是思考型的实践家,他们善于从每天如潮水般的消息中,抽丝剥茧的区隔出流言斐语或是有用的讯息,推断该消息对股价是利多出尽或具剩余价值,从中获取价差。

我自忖资质、人脉不足,很难跻身预言家之林,于是致力提升自己对市场消息的穿透力,却常感到真相在第一时间被蒙蔽,事情的样貌也被扭曲,幸好我还有拿手的技术分析,才可以在充满情绪的市场里,透视昨天和今天股价变动的含意,推敲相对应的市场心理,按图索骥的提升自己对价格波动的预测能力。

一开始,技术分析就像我的听诊器,研判后市时,常有很多模糊地带,经由不断的尝试错误,技术分析已升级成为我诊断行情的电脑断层,对股市的图像更能兼顾每个层面、也更加精确具体。

一些陈义过高、反市场心理的老生常谈,例如「利空云集下股价不跌时是最佳买点」、「景气循环股应卖在低本益比」等笼统性说法,在不带感情的技术分析支援下,我才得以找到相对应的买卖点,才敢有恃无恐而且方向正确的反市场进出。

我不再轻易相信市场权威名师,不再盲目的「拿香跟着拜」,我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明牌。

除了股票该作短或作长的问题外,我还常被间到「行情怎么看?买什么股票?什么价位可以买(卖)?」「指数会跌到几点?股票被套牢怎么办?」「媒体看好的个股开出高盘,能不能追进?」这些问题都是一言难尽,也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技术分析,可以找到系统化的合理解答。

求人不如求己,投资人要发挥技术分析的威力就是要相信技术分析、学习并活用技术分析并遵守技术讯号操作。

技术分析是替市场提供了幻想 只问对或错

技术分析根檀于空中楼阁理论,经济学家凯因斯曾说,「预测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很难,预测群众心理可能比较容易。」

他在1936年清晰的阐释空中楼阁理论,他认为「投资人不该把精力浪费在估算股票的真实价值,而该用于分析投资大众未来的动向,以及在乐观时期,他们会如何把希望建筑为空中楼阁。」

技术分析派的经典名着,由Robert D. Edwards和John Magee合着的《股价趋势技术分析》,定义「技术分析」「是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图形的格式,来纪录某支股票或大盘指数的实际交易历史,然后根据图形的历史纪录,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这是1948年出版的书,今天的技术分析,除了图形外,也衍生出了更多有用的指标。

技术分析的基本假设在于市场是一个敏感的机制,所有基本面和市场面的讯息、不管是媒体上已经公开的事实,或是未公开的发展中事件、以及投资心理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买卖双方的实力等所有相关因素,都加权结合为单一的数据,那就是成交价。

技术分析派认为他们所关注的成交价,已经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报表、景气和人气,既涵盖了基本分析的资讯,也多了基本分析所忽视的非理性因素和筹码面因素。

技术分析不强求是什么原因造成股价的波动,而要借助历史总是重演,由辨识目前走势的形态,来推断未来股价「将如何」。

第一个问号:过去历史是不是今日种种?

针对技术分析的第一个质疑:「短期的股价变动无法预测。我们不能由过去的股价走势来预测未来的股价。」但是大投机家杰西.李佛摩就一再利用华尔街的几次价格突破而大捞一笔,他醒悟到「股市了无新鲜事……,价格变动不过是一再重覆。」

《股价趋势技术分析》一书中也提到「股市中意外情况发生的机率,实在不如初学者想像那么高……,我们可以轻松提出十倍数量的例子,藉以说明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仍然重复发生于最近几年。」

而就我的观察,市场在有些时候走势型态的确具清楚的结构性,包括双重底、头肩底、几乎平行的趋势通道等;在关键时刻,某些技术指标也的确深具实用性。尤其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市场主力消声匿迹后,线型上的人为操纵痕迹明显减少,技术指标和线型更具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二个问号:长期投资是不是赢家?

针对技术分析的第二个质疑:「经电脑测试25年来的资料显示,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分析方法,胜过买进并持有的策略。」这个质疑本身包含了三个盲点,首先,没有人可以测试过「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

其次,不论电脑测试时用的是固定的单一指标或多个指标,每个买卖点都仅以一个指标来作进出的依据。但事实上,技术指标集体运作的效果最好。电脑无法像人脑般,在不同的走势型态下,将每个指标视情况给予不同的解读,而加权结合成为最后的进出指令。

最后,这25年的比较期间,可能是在长期的大多头市场,如果你因此心动而采取买进并持有的策略,但接踵而至的是长期的空头市场,那么你的损失,照理说也会大于依照技术分析操作。

我在民国78年6月退伍时,报导上处处可见国泰人寿长期持有的惊人报酬率,当时每股价格1700元,股本为28亿,我如果因而东施效颦的买进并持有,至民国93年6月底还在套牢。

正如Michael Steinhardt所言,「在1950和1960年代,长期投资人是英雄;今天,聪明的人是英雄。」令技术分析初学者感到气馁的莫过于美国基金评鉴公司Morning Star的结果论,「在《富比士》400大美国富人中可分成三类:创业家、长期持有的投资人和继承祖产的人。买低卖高或技术派投资人很少名列其中,每日进出市场的人根本挤不进名单内。」.但我觉得投资人进入股市,为的只是圆一个财务独立的梦想,而不会幻想成为世界首富。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巴菲特,却有成千上万靠技术分析圆梦的投机客。

尤其是近年来上市公司蔚为风潮的员工分红配股,乃至于员工参与现金增资、特定人询价圈购、以及不当的发行可转债和优先股等,都在在稀释了原始投资人占该公司股权的比例,凭添长期投资的风险。

第三个问号:多人用的讯号是不是一定灵?

针对技术分析的第三个质疑:「某项技术分析方法果真管用,投资人一窝蜂的仿效,就会让它失灵。」的确,技术分析之所以准确,是因为有部分人相信,部分人怀疑,某项讯号如果广被采用,就不再有效了,因为每个人都想制得机先。

所幸市场上迷糊的人不少,就算全部的人都变得精明也不足为虑,因为如前面所述,技术指标要集体运作,在有些情况,某个指标的重要性会超过其他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视情况而改变。

某项广为人知的技术讯号出现卖点,却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技术讯号背道而驰,唯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一窥全貌的客观研判。而且就我的经验,技术讯号会有自我调整的机能。

在某段时间,某项技术指标特别灵验,等到投资人竞相采用后,它就慢慢的失灵。过一段时间,大家不再过度重视它,它又恢复往日风采。但整体而言,经过充分测试的指标,还是保有一定的信赖度。

虽然技术分析的微妙只能意会,很难言传或教条化,任何决策也要考量许多因素来综合评估,我还是尝试以简化的例子来阐释上述的说法。

众所周知,走势图上头部或底部所形成的压力或支撑,非常的明确实用。在历经漫长的多头走势后,投资人对手上持股跌破短期底部支撑,起初不以为意,但若破底后该股票跌幅扩大,他就曾警觉地出脱手上其他刚跌破短期底部的个股。

如果线型结构趋向空头,这时,破底停损会成为市场共识,下一个线型底部支撑可能也是不堪一击。

如果股价终于探底完成而反弹,当反弹结束拉回后,有的人因为害怕股价再次跌回前波底部时,卖压强大而来不及卖,甚至股价跳空,无量下跌,所以他们不会等股价跌破反弹前的底部支撑再减码,而以短期底部连接前一波低点,所形成的修正上升趋势线,做为是否脱手的依据。

如果股价跌破这条修正后的上升趋势线,但未跌破近期底部,而形成N形底,有的人会以连接N形底两个低点的趋势线跌破时减码。

假设股价再次向下探底后反弹,当反弹结束后,上一回的历史可能再度重演,持股者可能又会杀红了眼,但如果再次破底后,下档紧临强力支撑(例如年线),股价随之反弹,那么杀低的投资人,下次碰到股价破底时,可能就会三思而后行。

第四个问号:倒底甚么是做股票?

针对技术分析的第四个质疑,也是我个人长年以来的疑惑,就是:「技术分析派不靠市场消息,也可以做股票。」民国八十年初敞公司新任总经理一走马上任就对我们约法三章,尤其严格禁止在公司内传递任何市场消息,以免市场消息干扰了他的技术讯号。

对我这种靠市场消息才能做股票的人,这真是一大酷刑。多年后,我拜读《漫步华尔街》,提到《股市走势技术分折》作者约翰.麦吉(John Magee)的工作室,连窗户都用木板钉上,以防外界干扰,我不禁会心一笑。Magee说过,「当我走进这间办公室,就把世界留在外面,我只专心研究图形。这个房间不论是在大风雪或是六月里月色咬洁的夜晚都一样。在这里,我不会对客户不尽职,看见太阳出来就说『买进』,看见下雨就说『卖出』。」

技术分析派认为,市场面和基本面已公布的资讯和潜藏的内线消息,都已反应在股价上,因此,有些纯粹技术分析派的专家甚至连报纸都不看。但事实上,某些资讯是突发的,不可能事先反应在股价上,我们也不能对这些资讯不闻不问。

例如,在2005年2月的某天收盘后,我看到太设的走势亮丽,本想等下一个交易日加码买进,岂知随即传来太设跳票的新闻。万一我不明究里,在开盘前挂进太设,岂不是自投罗网?

即使是Magee,也在书中提到,他不建议投资人完全漠视市场消息而操,「但如果这位技术分析家其有足够的经验,即使他不知道某支股票的名称,只需要有涵盖期间够长的股价走势图,就足以获利。」经过多次消息面误导技术面的切身之痛后,我终于厘清多年来的疑惑,原来纯粹技术分析派未必全盘否定市场资讯的价值。他们可能认为,突发的重大事件并不多见,内线消息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使没有内线消息,他们也可以自线型或指标中,感应出利多或利空正在酝酿。

我应是个基本技术分析派

市场消息对他们而言是弊多于利,既然不可能视若无睹而不被干扰,干脆谢绝消息眼不见为净。但对我而言,基本面资讯是我买卖股票的重要诱因,我只能尽量坚持以技术分析作最后决策的依据,我算是个基本技术分析派。

绝大多数的投资人和分析师都是基本分析派。技术分析派所关心的股价,乃是市场对股票所认定的价值,而基本分析则关心股票的真正价值。

基本分析专家查阅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未来每股盈余和股利,再参酌利率水准等来认定股票的合理价值,当合理价值和实际价格严重背离时,他们便大张旗鼓。

此外,基本分析最大的盲点就是忽视了投资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基本分析判定股票合理价值所用的本益比,随着市场的情绪起伏而修正,再加上融资效应,因此,令基本分析者难以置信的超买或超卖,总是不断的上演。

一般投资人所谓的基本分析更是等同于追逐明牌或内线消息。就我当年旭丽差点惨遭灭顶的例子,印证了杰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书上所言,「你产业内围的朋友可以通知你买进,却无法偕同你卖出。他要真的这么做,就是背叛他的合伙人。」

因此,即使你是极少数具内线消息的幸运儿,你也必须学习技术分析,来判断市场气氛会将股价推向何处,才能善用你的优势。而对一般市场资讯不对称的投资人,也唯有以技术分析扳回颓势,才能受到股市公平的对待,不致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学习并活用技术分析

Magee认为技术分析「显然不是精准的科学,因为任何的法则都有例外。它需要根据许多因子进行评估与判断,而这些因子往往互相冲突。」

但Magee并不像科斯托兰尼把股票投机视为艺术,因为艺术难免让人联想到天才横溢,Magee认为「图形分析仅需要技巧,而任何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取得必要的技巧」,他并认为能够洞烛机先的判读图形潜在发展,不是一种罕见的能力,也不是一种「顿悟」,而是经过深入的研究与长期的经验培养,所逐步累积的直觉。

他认为实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应具备:一、相对单纯,大体上很容易由直觉的角度解释,二、它们遵守最根本的原理,三、它们代表自然的现象与力量,不会让我们期待过多,四、它们相辅相成。

短、中线技术指标各有所用

我烙遵Magee以简驭繁的精神,使用过的技术线型或指标不过就是K线、型态、趋势线、移动平均线、短天期RSI、9KD、MACD、乖离率、融资融券余额和成交量。

除了末二项,其余都是价格的型态或指标。其中某些项目在某些时候具有一致性,例如,主要上升趋势线常和季线亦步亦趋;有些项目也需要相辅相成,例如型态的完成要借助趋势线、颈线和成交量,每个项目的实用性视当时形态而有所不同,例如,箱型整理时,很难以移动平均线作进出依据,日KD相对灵验,但最明确的买卖点是股价突破或跌破乡情头部或底部时;此外,关键价位的功能也经常互换,原来的线型支撑,一旦有效跌破,反而成为后市的压力。

我采用的技术讯号,大多很容易解释它的意涵。以60日均线代表的季线而言,它的数值代表着这60个交易日来的平均买进成本。它上升或下降的角度和趋势,代表着最近一个交易日和60个交易日前追价意愿的相对强弱和趋势。当股价自高档下跌至季线,也就是这60天买进的平均成本,大多数持股者开始有面临亏损的迫切压力。

一旦跌破季线支撑,常见追杀卖压,也预告中线空头的来临。如果股价持续探底,等季线走平反转,宣告中线空头确立。

我也曾涉猎艾略特波浪理论,总觉得该理论有太多主观的假设和一些后见之明,实在难以派上用场。后来,我再没有持续寻求更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因为我原来的方法,在反覆的实战测试后,已慢慢的奏效。

心法:选用技术讯号就像交朋友,在精不在多

我体认到,选用技术讯号就像交朋友,在精不在多,重点是你必须随时对它们保持关注,才不会渐行渐远。而且技术线型和指标要集体运作,运用的指标太多,除了不容易一一掌握外,你很难确认相互之间的讯号,因而产生莫衷一是的研判。

我是个短中线操作的投机客,因此用季线作为判定多空的主要依据之一。平时看线形图时,我同时看日线和周线,也偶而看看月线。

周线或月线使我了解大致的趋势和轮廓,让我建立一种宏观视野,而日线图则帮助我细部分解。日线图上的短天期RSI、9日KD等相当敏感,虽然在短线操作颇具实用性,但在波段行情,容易因为震荡而太早出脱持股,在跌势市场,也常因抢反弹而被套牢,因此同时看日线和周线图,可以兼顾操作的灵活性和波段的趋势。

心法:我已懂得忍一时,躬逢其盛

学习了技术分析,让我从抢进杀出的短线帽客,慢慢懂得慎选买卖时机,也体会了李佛摩所说,「买卖股票要能赚到钱,必须打从一开始进场就获利才行。」以往,我常买得太早,只要几天不涨,我就不耐烦的杀出,现在我已懂得在何时躬逢其盛。

前日本职棒明星秋山幸二说,「每个打击者都要有自己的打击假想线。」因为如果打击者擅长打的好球都打不到,何况是不好打的球呢?虽然也会因此而错过一些边边角角的好球,但只要咬住设定的好球再出棒,却有极高的安打率和长打率。

同样地,我们应等待拿手的技术讯号即将出现或已出现买卖点时进出,才有较高的胜算,这样虽然不会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却也不会买在最高点,卖在最低点;虽不能每一击都中的,但判断正确时却可以攫取较多的利润,用以弥补判断错误时的损失。

心法:亏损也是经验上的获利

我经由参加研习课程而认识一些基本的线形和指标,但教会我技术分析的是股市。我把课堂上学来的方法套用在过去的走势图上,测试它们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慢慢找到实用的技术讯号,我归纳比较这些讯号的关连性和适用时机,并统合各讯号来作模拟交易,然后在市场上小试身手。我发现从纸上谈兵到实现获利竟是遥不可及,每当我遭受打击,我总会想起李佛摩的交易

方法也才不过是六成的准确率,而科斯托兰尼也说,「每次交易上的亏损,同时也是经验上的获利。」

经过市场一年多的洗礼,我的交易方法终于稳定地发挥战力,但即使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技术指标,仍然会让我蒙受重大失利,我会告诉自己「技术分析长期让我获利,偶尔的马前失蹄是非战之罪,我犯了错的作法是当时情况下唯一的明智之举。」但如果我背叛了技术分析而惨遭市场修理,我会因此懊恼不已。

球员在球场上,如果一意孤行,不遵照教练的战术打球,即使歪打正着建了功,还是会受教练责难,因为即兴式的机遇战,理论上成功率远不如系统战。

同样地,如果投资人不能坚守以技术讯号为依据的单一交易系统,随着消息面或自己的感觉起舞,违背技术讯号操作,即使赚了钱,但赚钱的来源是随机的庞杂讯息,很难如法炮制,这不是有效学习。

这种不扎实的胜利,如果只是比赛几回合,可能胜负各见,但如果战线拉长,注定要一败涂地。

技术讯号出现买卖点后,干扰进出的因素包括心理面、市场面、基本面和技术面等四大类。

领悟:会赔钱的人想法都一样,还会自己安慰自己

第一,干扰进出的心理面因素:像是股票出现卖点时,心存侥幸地认为「这次将不一样」;或安慰自己「卖压虽然沈重,但低档也有接手。」

股票卖得掉当然就有人买,后市端看买卖双方的实力和意愿。先不论筹码的归宿,当股价弱势跌破关键点,多头已落居下风。其它心理面因素,例如:对股票有感情、成本观念的作祟、证交税和手续费的考量、对失之交臂的价位耿耿于怀而执着不卖、以及一厢情愿地以为股价跌幅已深,逆境很快就会过去,想等股价涨回某个价位再卖;或是没有下决策的胆识,想等他人来强化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决策背书、或是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的事件,来解释技术讯号的买卖点,但等找到他人背书或好理由时,已错失先机了。

第二,干扰进出的市场面因素:我们常因法人进出、MSCI正要调整台股权重、他人的看法等和技术讯号相互矛盾,因而举棋不定。股市开始大跌时,大家喜欢看乐观的报导,媒体应运成了投资人疗伤止痛的心灵导师。

这时报导上会说,「基本面无虞,大家不必自己吓自己。」但这时可能有重大利空正在酝酿;也有的报导以偏盖全地选择某项偏多的指标,来麻醉投资人。这种近乎宗教式的集体催眠,往往等你清醒后,跌势已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市场上并没有太多能人异土,今天的股市救世主,明天也可能错得离谱。在恐惧迅速蔓延、投资人相互践踏的空头市场,与其冀望某人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毋宁相信自己长年秣马厉兵的技术分析。

第三,干扰进出的基本面因素:诸如股票出现卖点时,你心想等到下午的法说会出现利多再卖也不迟,如果利多正如预期,你还可能因公司高层为股价叫屈而迟疑不卖,甚至报载竞争对手收购该公司股票,而加深了你持股的决心。

这时你可能会合理化自己不卖股票的原因,比如说「该股票本益比不到十倍,不值得为有限的下跌伤神,股价终究会涨回来」;或是「我又不缺钱,我买的是股息殖利率远大于银行定存的绩优股。」但众所皆知的低本益比、高殖利率已是「既成事实」,对产业前景的预期,以及市场心理转折后盲目地追涨或杀跌,都会造成本益比的修正。

第四,干扰进出的技术面因素:不卖股票的原因,往往是过度相信下档支撑。根据经验法则,股市翻空时,股价一再测试支撑,则该支撑跌破的机率很高,跌破该支撑后,一般人又心存侥幸地寄望于另一个支撑。例如较敏感的技术讯号出现卖点时,你自我壮胆「没有跌破季线,多头走势不变」,等季线有效跌破后,你又安抚自己「年线目前还往上走,长多趋势依旧」。

事实上,中线多空反转与否,季线是重要的分水岭,尤其当大盘弱势跌破季线,而且季线正要走平下弯,盘势更是岌岌可危。

除非指数已濒临长天期的均线,否则期间愈长的长天期均线,愈不能反映近期趋势的变动。如果你不幸一路套牢,等到大盘跌破年线,且年线开始反转而下,你才依教科书上的理论,判读这是长空确立,忍痛杀出持股,不但为时已晚,你还可能为随后的跌深反弹而捶胸顿足。

因此,当股市疑似翻空,股价跌到支撑或关键点时,我们应先行稳健地酌量减码,等支撑确定跌破后再进一步减码,因为一旦跌破支撑,我们常因卖压涌现而错失先机。

领悟:往往在冷不防时,叫你吐回去

我历经民国九十三年三二0后的操作,再次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完全守纪律的遵照技术讯号操作。选后的跌深反弹,我为自己整体获利领先大盘创新高而沾沾自喜,但市场正要给我好好地再上一课。

那时,我手上的DRAM和面板股,股价频创新高,当它们涨势犹豫,或出现疑似危险讯号时,我开始酌量减码。我在茂德相对高档的24元附近出脱了三分之一持股,随即从报上得知力晶公司在该价位买进茂德股票,我的卖出动作因而暂缓。

稍后力晶和友达董事长相继公开看好自家产业景气,并为股价叫屈,也延缓了我在高档减码力晶和面板股的速度。

此外,我一直帖记着配息3元的中钢,即使它的股价从反弹后高点跌到33元时,技术讯号出现了卖点,我也只减码了三成。

至于选后重挫的通航概念股,由于反弹不如预期,我也无视技术讯号,一张也卖不下手。直到大盘跌破60日线的6645点,我才亡羊补牢地将总持股降至五成以下,保住了年初以来的部分战果,也为日后反弹保留了实力。

我有一位朋友,平常不太留意股市,只有听到所谓的明牌时才进场,他认为股市致富端看人际关系和运气,「千线万线不如一条内线;景气人气不如一次好手气」,在道听涂说间游走了近十年,财富像浮云般聚了又散。

前年他看了杰西.李佛摩的《股票作手操盘术》后,领悟到:「股市致胜的关键不是镜花水月般的消息,而是扎实的交易能力。」他因而潜心学习技术分析,决定以股市投机为事业。


以言讥人,取祸之大端;
以量容人,集福之要术;
以势折人,招怨之未远;
以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7-03-08 13:48 |
pchome1948 手机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头衔:种路人   种路人  
分类版主
级别: 分类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工商服务
推文 x184 鲜花 x11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陈进郎<三>

532期大赢家陈进郎 我在股市圆梦的四种力量(三)

按「图」索骥,黑夜以后是白昼

民国九十三年五二0大跌前,他惯用的技术指标出现卖点,果断的在6800点上下全数出清持股。指数大跌后,他难掩兴奋地来电告诉我,「我竟然独立研判而抓对了市场!」他接着说:「当我的技术指标出现卖出讯号,我一度举棋不定,但想起《股票作手操盘术》一书中提到『当危险讯号向我们招手时,如同一列特快车朝我们冲过来,我不与之争辩,先跳开再说,等列车过去后,我还可以选择要不要走回铁轨上。』所以,我孤注一掷地卖光股票。」

他接着余悸犹存地说:「不过我很担心,眼前的获利纯属侥幸,好运就将用完?」我安慰他:「如果你能测试出适合自己的系统性方法,进而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目前的成功只是开始,你将达到远超过你所能梦想的成就。」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我还是没能找到一套稳操胜券的方法,但我对股市却更加着迷,因为它充满着超乎想像的无限可能。

我不喜欢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中打转,我向往布袋戏台词中「机里藏机、变外生变」的新奇世界,股市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惊奇,股价走势图的曲曲折折,也反映真实人生里的「人情反覆、世路崎岖」。

对于不寻常的走势,我用技术分析控管风险,以免被可怕的跌势所吞噬;对于有迹可循的走势,我用技术分析鉴往知来,让自己随着股市的巨大能量一起成长。

我的视野愈来愈辽阔、眼光愈来愈精准、反应愈来愈灵敏,我深深体会到「正气歌」里揭橥的「典型在风昔」、「古道照颜色」,正是技术分析用以掌握胜算的微言大义。

在股市的洪流中,我以技术分析作为救生艇,在风险中激发出生命力,因缘际会地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有别于陶渊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理想国,我的桃花源是你、我都可以按「图」索骥到达的,这个「图」字指的就是技术分析的股价走势图。

最常听到的股票问题不外乎:「行情怎么看?买什么股票?什么价位可以买(卖)?」「指数会跌到几点?股票被套牢怎么办?」「媒体看好的个股开出高盘,能不能追进?」,陈进郎说,求人不如求己。

历史总是重演,由辨识目前走势的形态 ,来推断未来股价「将如何」。

基本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瑕疵:

一、资讯和分析可能不正确

二、股价的合理价值很难认定

三、合理价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事实上随时随地都存在。

股市致胜第三课

先开枪,后瞄准

即使错过了底(头)部区,在底部和头部之间,不乏可观又容易操作的差价空间。

当我对行情不是很有把握,我以分批进出的方式,先求主动参与,再伺机积极扩大进出规模。

经过十九年的历练,我更深信投资人可以秉持「先开枪后瞄准」的思维而成功。这是二种「先进场,然后边做边学」的积极主动精神,包括以下二个层次。

多揣摩空气里隐含的味道

第一,只要对股市有热情,先开一个头枪:十九年前我当兵时,误打误撞地接触了股市,觉得做股票既好玩又能以小搏大,在对股市所知有限的情况下,我买了生平第一张股票,从此潜心研究股票。

我想,如果当初我没有一鼓作气,而想等到有钱有闲或有十足把握再进场,可能再回首已百年身。

第二,从频频开枪中学习瞄准:刚进入股市,我以短线进出为主,在波段行情中常有「该赚而未赚」的懊恼,但每当我改采长期投资的方式,接下来的行情总是大跌。

一再地进退失据让我体会到,在瞬息万变的股市,与其拘泥于短线进出或长线操作,不如根据市场情势随机应变,该出手时就出手。

但我们怎么知道何时该出手呢?我认为我们刚开始可以藉由频繁的进出来学习瞄准,经由不断衡量自己进出时点偏离正确买卖点的误差,慢慢揣摩出正确进出的时机。

放胆后「手感」决胜负

不论从事那个行业,最常阻碍我们放手一搏的原因就是因为害怕失败。我觉得光是「艺高」未必就能「胆大」,如果再加上「熟练」,更能壮胆。

就像中国篮球明星姚明以选秀状元之姿进入NBA后,刚开始表现时好时坏,有人建议他学「一代中锋」贾霸的天勾,有人建议他学欧拉朱万的拉杆跳投……但他的教练范.甘迪独排众议,他说:「姚明的技术没问题,他欠缺了一种在关键时刻跳出来主宰比赛的担当和气势。」

由于自信心不够,加上中国人特有的「成功不必在我」的气度,让姚明在关键时刻竟显得畏首畏尾。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后,姚明在关键时刻,态度从以前的被动回应转为主动的出击。

他从每一次当仁不让的出手中,找到投篮的稳定性和信心,成了名符其实的「移动长城」。从姚明的成长对照我个人在股市的发展,都说明了与其不做不错或太过拘谨,不如主动出击,从实战中找出自己的节奏和对抗压力的方法。

身在其中而不是隔空观战

我们行事之所以退缩迟疑,常常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或把输赢看得太重,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可以朝以下五个方向努力。

一、抱持激励的态度,而不是失败的态度:外汇市场的佼佼者比尔.李普修兹当年被调到所罗门公司新成立的外汇部门时,连什么叫做德国马克都不知道,整个外汇部门也没有什么人真的很懂外汇。

李普修兹在《新金融怪杰》一书中忆起,「外汇部门的成立,是几个高阶主管聊天时的构想,并不是有人事先写好书面营业计画,然后按计画执行,也没有从外面找有经验的人来主持……被委以重任的主管,他的想法更妙,就是找了几个人凑在一起,想想看外汇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让他们试着去操作,看看能不能赚得到钱。」

相较于所罗门人的积极进取,有的人遇到新的挑战时常妄自菲薄或过度谦虚地推拖。比如说,要不要踏入股市呢?有人会说「我是个扫把星,一进场股价铁定反转」,或「真有那么好赚,怎么会轮得到我」。

就像黑格尔所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做辩解。」

关于金钱游戏,最难的是踏出第一步。一旦进了场,分出了胜负,赢家更愿意冒险,输家则渴望翻本,不管输赢,都将激励我们继续走下去。

亚里斯多德说:「有些事情,做了才能学。」我认为做股票正属于此类,光看别人表演或光是纸上作业,哪知道个中滋味,还好,做股票的门槛低,只要投入少许资金就可以进场,而且不必熟悉太多法规,手续简单,连股票都不必经手,也不怕买到假货,此外,股市变现性高而且很快就知道输赢,即使赔钱了,就当做是向先进缴学费,随时有翻身的机会。

二、试试看,而不是「再看看」:棒球赛中,我们最不愿意看到我方的球员站在打击区,为了等一个更好打的球,动也不动地站着被三振。

做股票时,随然我们看对了行情,但是不是也为了等一个更好的买(卖)点,眼睁睁看着股价涨上去(跌下来)?

等过了几个秋 转身不复见

当行情在打底时,我们等待利空消息的厘清;当行情由空翻多时,我们想等补量再进场;当量价齐扬时,我们想等股价拉回起涨区再买。

当行情翻多,我们不去找买进的原因,却专找不买的原因,就在犹豫之间,所有飙涨的、震荡趋坚的、补涨的股票,通通和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等市场气氛好的时候大举进场,这时行情却已经有相当涨幅。

当行情愈来愈好,我们对手上持股的目标价也随着愈喊愈高;当空头确立时,我们想等到股价弹回高档再卖。

当行情翻空,我们不去找抛空的原因,却专找不卖的原因。我们不论是期待最好的结局或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结果都是什么股票也没卖。

对于犹豫不决的人,就像科斯托兰尼所说的,「行情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决定不是太早就是太晚。」没有人抓得到最低(高)价,因此,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买也错,卖也错,但不买不卖更是错。

因为即使错过了底(头)部区,在底部和头部之间,不乏可观又容易操作的差价空间。

经常持有「下一个买(卖)点会更好」的心态的人,美其名是在追求完美,其实他们的潜意识中害怕犯错,所以只想做稳赚不赔的买卖,因此对交易变得挑剔。

但是,会把事情拖一天,就会拖二天,这不仅错失先机,一旦消极惯了,形同自废武功,不但会腐蚀我们的判断力,还让我们充满无用感。

所以,正如杜鲁门(Harry Truman)说:「不完全的行动胜过完全不行动!」

当我对行情并不是很有把握,我以分批进出的方式,先求主动参与,再伺机积极扩大进出规模。

三、判定,而不是摇摆不定: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害怕失败或为了怕麻烦,我们常存有「一动不如一静」、「不要做说不定比较好」的心态。

在股市中,由于交易成本、对股票的依恋感以及股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这种安于现状的心态更为严重。

研究指出,当我们挣扎于是否把持有的某支股票更换成新标的,如果我们采取行动,在考虑交易成本后,新持股的表现逊于旧持股,那么这种「作为后悔」所带来的痛苦,比不采取行动,而新目标的表现优于旧持股要强烈得多。

「作为后悔」之所以比「不作为后悔」更强烈,乃是因为我们对原先的股票许下了赢钱的承诺,也对它产生依恋感。持股越久、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越多,我们越可能选择「不要换说不定比较好」。

此外,投资人对「股市充满不确定性」这句话的误解,也助长了这种「说不定」的侥幸心理。股市中当然没有绝对肯定的事,但我们总可以采取一个胜算相对较高的方案。因此,除非评估的结果是「不做」比「做」好,否则我们就要采取行动。

不怕输才能赢

四、抱持机会成本观念,而不是成本观念:我们同样会因为错过最佳时机而买下不了手或卖不下手,但为什么说「卖股票比买股票更难」呢?由于对持股的依恋感,我们原本就倾向于「不卖股票比卖股票好」,如果股票是赔钱的,因为无法坦然面对亏损实现的痛苦,我们更是卖不下手。

根据心理学家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赔钱的痛苦远大于赚钱的满足,比重大约是二.五比一。除了亏损一实现立即带来痛苦,我们更害怕万一认赔后股价上涨,造成二度伤害。因此,当情势对我们极其不利时,我们常让情绪凌驾判断,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不卖就不赔」,或虚张声势地说「等跌下去再加码摊平」,就像赌徒赔钱时,坚持留在场内,幻想着马上会拿到会足以翻本的好牌,以致越赔越多。

由于不认输而引发的反应模式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加码摊平」。因为,刚开始赔钱时,我们常急着摊平,这时思考事情的层面变得很狭隘,以致于经常加码太早而接到手软;等股市大跌到快见底时,我们反而「哀莫大于心死」而不闻不问了。事实上,「加码摊平」的操作模式只适合于资金雄厚的定时定额基金或意在并购他人公司的财团。

就算股市已经见底,在机会成本的考量下,我们也该选择最有上涨潜力的个股;因此,除非我们套牢的股票,仍具优势,否则我们换股操作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因循地就套牢的股票加码摊平呢?

我有个朋友,他在民国七十九年台股崩盘时,眼看大势已去却狠不下心认赔杀出持股,只好委托别人代为出脱而逃过一劫。这么做虽然可行,但总是要依赖别人,而且不能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

我们可以从球场上得到启示。美国职棒历年最佳打击率不过三成七,换句话说,失败的打击才是常态,不怕被三振的打者才能挥出全垒打。同样地,在捉摸不定的股市,成功跟失败总是如影随形,因此不怕输的人才能赢,但光是不怕输还不够,我们还要停损认输。

此外,高手过招,比的不一定是赢的次数,更重要的是赢的品质,所以棒球世界中除了用打击率,还用打点,尤其是胜利打点,来衡量球员对球队的贡献。

在股市,百年经典人物伯纳德.巴鲁克说过,「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也会成为富翁」,他的意思是赚钱时要赚得多,赔钱时要赔得少。

既然「卖股票」比「买股票」棘手,为了掌握「赢的品质」,我从「买股票」下手。当股市尚未翻空,我用机会成本观念取代成本观念,在汰弱换强的原则下,只要能找到更会涨的标的,由于资金有限或为了控制持股比率,我手上赔钱的或牛皮的别脚货就必须剔除,即使是赚钱的股票也不怕卖得太早。

当行情刚开始翻空,我常浑然不知,这时如果藉由换股而能换到相对强势股,还可以争取到多一点的逃命时间;即使行情明显偏空,我也可以藉由比较个股的优劣来多空兼做,以降低净多头部位,但这时执行停损、尽速翻多为空才是最上策。

五、操练,而不是光说不练:要克服前面提到的失败主义、追求完美、摇摆不定和成本观念等心理陷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练习。

我觉得投资人最大的迷思就是听了某某投资大师的传奇事绩,也不考量自身实际状况,就跟着采用「买进并持有」的策略;也有人根据某些研究举证的「投资人持股周转率愈高,报酬率愈低」,而鄙视短线操作。

过去:看到黑影就开枪

这个举证可能没错,却是倒果为因。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经过频繁交易的基础训练,才懂得慎选出手时机,报酬率也才因而提升。对我而言,短线进出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看多了输赢,让我对胜负习以为常。

后来我才发现,我以前持股的「有赚就卖」,美其名是「见好就收」,其实是害怕行情反转;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发现这种心态竟跟有人持股经常不动如山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因为害怕做错。

如果把交易比拟为扣扳机,别人是不敢扣扳机,而我常因市场的风吹草动做出回应,就像看到黑影就乱开枪。

但同样是因为无知而害怕,我觉得乱扣扳机又比不敢拉扳机更胜一筹,因为不敢拉板机就不会深刻地感受到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谋求改进;但如果能从「乱扭扳机」当中点燃想要命中靶心的欲望,就可以步上「虽不中亦不远」的阶段,进而提升至「边开枪,边瞄准」境界。

现在:先开枪后瞄准

我从短线进出中缩短了学习时间,多头时,虽然同样是短线进出,但我已从原来的「先卖后买」,开始懂得「先买后卖」。

多头时,我原本常因浅尝即止而卖掉股票后,眼看行情见回不回,只好找寻下一个标的;后来,我先买进更为看好的股票,因为资金有限,不得不把手上的持股割爱。

此外,多头时,每天的行情常开平走高,这种先买后卖的方式还让我多赚了差价。

每个行业的成功之道都在于「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除非盲目地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我们怎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因此,除非做的事会动摇根本,否则「做了,就是对的」,一个匆促的行动胜过没有行动,一个不好的结果胜过没有结果。

我们要从积极开枪、身经百战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藉由不断地练习,对市场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当机会来临,就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的最佳状况。

进了场,分出了胜负,赢家更愿意冒险,输家则渴望翻本,不管输赢,都将激励我们继续走下去。


以言讥人,取祸之大端;
以量容人,集福之要术;
以势折人,招怨之未远;
以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7-03-08 13:4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29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