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86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04:00 ~ 4:30 資料庫備份中,需等較久的時間,請耐心等候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四道四加行
王亭之:

照寧瑪派的說法 (換成現代語言來說),學佛其實就是一場艱苦的心理改造過程,心理未經改造的,即是凡夫。正在進行心理改造的人,即是菩薩。心理改造完滿,那便是佛。

菩薩的範圍很廣。發心修習大乘佛法,而且為此皈依、持戒、發菩提心,那就叫做「初發心菩薩」。接著,要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在此三道上的行人,名曰「地前菩薩」──「地」即是等級,地前菩薩便是尚未夠資格上等級的行人。

到了「修道」的地位,便是地上菩薩了。分為十級,即名為「十地」。因此在修道上的菩薩,由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總共有十個等級的分別。到了成佛,則稱為「無學道」。因此數起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一共稱為「五道」。那就是學佛的五個層次。前四者,則總稱為「菩薩道」。

甯瑪派的教授,便是依著「菩薩道」的次第來修。稱為外加行、內加行、密加行,密密加行。四加行配合四道。──稱為「加行」,是將一切修習視為成佛的加行,也即是成佛的預備修習。

是不是發白日夢?

怎樣學密乘的法?其實即是修止觀。
甚麼叫做止觀?止,即是將心力全部集中於一境界。無論是想像出來的境界,抑或是現實生活的境界,都可以。不過對初學者而言,當然是「清淨境」比較容易。如果打麻雀,十三張起伏變化雖然亦是一境,但由於牽涉入貪、瞋、癡種種不凈的念頭,所以就不宜一邊打麻雀一邊修習。除非你是大菩薩。

觀,即是與心力集中的同時﹝必須是同時﹞,觀察心力所注的境界變化。並由此種種變化,去體驗「空性」的境界。密乘的一切修習,無不如此。例如修法時叫你想像出一尊觀音,全力集中去想,那就是「止」了。想像觀音的光明,跟整個法界光明融和無間,那就是初步的「觀」。學人便是在這如真如幻的境界中修習。或者有人會問,想像出來的東西有甚麼用?那豈不是等於發白日夢。

這個問題,也是王亭之初學密宗時的疑問。
那是六四年左右,屈映光上師在臺灣桃園大溪傳「大威德金剛前行」﹝《怖畏金剛起分》﹞,王亭之於受法後不久,便向上師提出這個問題,那時,旁邊的李逸塵師姐立刻便罵王亭之矣。──實在也該罵。
 
由想像得自在

憑空想像出來的東西,其實亦有大用。這跟白日夢完全不同。例如釋迦在《觀無量壽佛經》,教人修十六種觀想﹝想像著十六種境界﹞,那便是修凈土的法門了。如果沒有用,釋迦牟尼絕對不會鄭重其事地教人。我們可以試一試釋迦教授的「日輪觀」。就這麼盤著腿坐下來,然後想像面前是一片虛空,虛空中有一輪落日。──虛空、落日,便是「止」的境界了,也即是想像出來的境界。但這卻不同發白日夢,發白日夢是胡思亂想,每一個念頭不是貪,便是瞋或癡,而觀日輪的人卻心無雜念,就是這樣用心來看著一輪落日。落日光明,遍虛空際亦皆光明,自然而然我們就會覺得霞光滿天。坐著坐著,就會有忘我的感覺,十分舒服。這「忘我」的感覺十分重要,因為你已經對「自我」這觀念,開始學會了怎樣放棄。人本來很難放棄「自我」,無時無刻不以「自我」為中心,去計較一切事情的利害得失,一旦能夠體驗到「忘我」的境界,只覺得內外一片光華,那種舒服,便有如穿著一雙「頂趾鞋」的人,霎時光赤了腳。你看,光憑想像,我們便已經自在。
 
以XO為例

「想像」,包括「聯想」在內。五代時有一句名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為甚麼對綠草這般鍾情,無論處處都加以憐惜呢?那是因為「綠羅裙」的緣故。自己的心上人當日穿上如草色般的羅裙,跟自己訂情,所以見到草色便聯想到了羅裙,這即是聯想的作用。我們其實時時都在聯想。打開報紙的「馬經版」,我們就聯想到中三重彩,甚至聯想到遊埠。這時,我們便同時聯想到旅行社的電視廣告了。所以,廣告其實便是靠人的聯想力而生存。如果人都不聯想,亦不想像﹝例如想像駕駛著一輛豪華汽車的風光﹞,廣告根本白費。因此一個好的廣告,實在是靠激發起人的美好想像。

最典型的古老廣告是「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令人想像出熱鬧的宴會場面,有熱鬧的宴會,當然是好事。這個廣告弄到香港人凡宴會必飲白蘭地,還要加冰加汽水來飲,看到法國的酒商搖頭歎息,等如王亭之見到人在上湯中兌一匙羹的醋。這時,法國酒商是一邊歡喜一邊心痛,他們對熱鬧場面飲XO的想像與聯想,便跟他們憑廣告來聯想的心情,完全不同。你還說想像不管用?
 
依靠幻象來修習

如果缺乏想像,可以說,我們一定生活得毫無情趣,有如槁木死灰。所以人人都生活在一個想像的世界。當嬰孩呱呱墮地,母親便已計畫替孩子報名,入名幼稚園,為甚麼?因為這樣才可以入名校,由小學而中學,再考上大學。做母親的人,當計畫替孩子報名的一刻,便已經想像孩子他日大學畢業,出來做官拿鐵飯碗的風光。

所以一切計畫都其實是靠一個幻象來支持。學佛也是這樣,不給你一個「大慈大悲,有求必應」的幻象,你便不肯做好事,然後去拜觀音菩薩。不給你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幻象,你就不肯「南嘸阿彌陀佛」。是故學佛無非只是利用想像來改造自已的心理。平常人終日想像著一切貪瞋癡俱全的形象,愈想便心理愈不平衡,由是生種種苦。學佛,便是用清凈的想像,來代替受貪瞋癡污染的想像。因此,教你想像日落時的日輪,令你聯想到西方,再告訴你西方便有一個清凈的極樂世界,以及如何能往生到這世界。你照著這樣想像,污染的心識便不起了,因此心理便漸漸平衡。因此你也可以試試,想像一朵白蓮,自己就坐在白蓮花中央,和風吹拂,四周光明,這樣想時,世間便是功德海。

「密法」修習不同巫術

密乘修法,叫你想像本尊﹝例如金剛薩埵﹞,想像本尊的壇城﹝本尊所住的剎土﹞,那就是叫你運用自己的想像,改變人和地的現實──這叫做「觀想情器世間」。「觀想」即是想像。「情世間」,即是有情聚集的世界。凡有生命有感情的生物,統統稱之為「有情」。「器世間」,即是一如有情各別所處的生活環境。例如人類的器世間便是地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情世間有許多恩怨情仇,我們於器世間有許多喧囂惡濁。因此,便用想像來生起一個清凈光明的情器世間,用來代替現實。這時候,本尊及其眷屬﹝本尊剎土中的一切生物﹞,便是清凈的情世間。本尊所住的宮殿樓臺,城廓莊嚴,便是清凈的器世間。你在這樣的情器世間中靜坐、修法,便可以改變你的心理。

當心理改造到某一程度時,智慧光明會自然生起,改造到徹底圓滿,那便稱之為「覺者」,亦即是佛。必須這樣去學密乘,然後才能稱之為正道。若抱著企求本尊加持,企求咒力神通的心情來學,那就跟學巫術無異。因為這樣做時,對心識便只有污染,絲毫未給以改造。亦必須這樣修,才是學密。
 
岡波巴學法

學習密法,非努力修持不可。所謂修持,包括讀經和修法。然而許多人但慕密乘之名,經固不讀,法亦未必修。那麼就請看看密勒日巴的故事。密勒日巴的法嗣是岡波巴,他是一個喇嘛,同時他是一個醫生。岡波巴學習密法已經許多年,有一次他在修定,突然在定中見到一個全身碧綠的人,在他臉上吐痰。岡波巴立即出定,四圍打探綠色修行人的消息。他終於打聽到,有一個名叫密勒日巴的人,因為在岩洞內閉關,缺乏食物,只好吃草,幾年下來便吃到身體發綠。岡波巴於是立即出發,四圍去找這瑜珈士。後來他終於見到密勒日巴了。密勒日巴拿出一個天靈蓋骨出來,在裏面斟滿酒,叫岡波巴喝。岡波巴抗議:我是守戒的出家人,怎能喝酒呢?密勒日巴便對他說:密乘最高的戒的是服從上師。岡波巴聽說,便立刻接過天靈蓋骨,咕嘟嘟便把酒喝光。密勒日巴非常高興,他知道,岡波巴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他的「心子」。於是開始了教授。經過好多年的閉關,岡波巴終於修行成就,密勒日巴也准許他離開,于臨別時,岡波巴請求密勒日巴給他「最後的法教」。你猜,密勒日巴教給他甚麼呢?

最後教法最殊勝

密勒日巴聽見岡波巴的要求,搖搖說:「已經沒有甚麼可以教了。」岡波巴於是向上師辭行,密勒日巴則陪他走一程路。當師徒兩人行到一小溪邊時,岡波巴請老師留步,自己則涉溪而行。行到一半,忽然聽見密勒日巴大叫一聲。岡波巴停一停步,想回過頭去看上師,卻忽然想到,這也算是上師對自己的試驗,便頭也不回,繼續上路。這時,又聽見密勒日巴在叫喊道──「我有一個極殊勝的秘密教法,他太殊勝了,你想不想學?」岡波巴這時忍不住停步回過頭來。卻只見密勒日巴突然轉身,彎下腰,把身上的長衣撩起,露出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長久坐在石頭上打坐造成的傷疤。密勒日巴叫道:「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教法。」說罷,他伸直腰,頭也不回便大步走開了。後來,岡波巴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便資質很高的人,要學好密法依然要苦修,修禪定止觀,並不是坐在舒適的坐墊上,念念咒那麼簡單。我們的資質絕對不及密勒日巴和岡波巴,可是我們卻只識讚歎密乘的殊勝,卻不肯苦修殊勝的法。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7-06 16:1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5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