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50 個閱讀者
中央氣象局》 旅遊氣象 | 一周預報 | 風景點即時影像
04:00 ~ 4:30 資料庫備份中,需等較久的時間,請耐心等候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n6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4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花東] 花蓮林田山 漾日式風情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幾乎四處可及都是古老的寺院,以及百年以上的日本老宅邸。台灣要有如同京都一般的景觀,這個要求可能太不切實際,不過在花蓮縣的林田山,卻保留著一甲子前遺留下來的日式小村落。雖然無法與華麗古典的歷史古都相比,但卻是在台灣東部相當難得一見的懷舊小村。

位於花蓮縣鳳林鄉,中央山脈下的林田山社區,是個典型的古早小村落。由日治時期便因為伐木而成立,當時就地取材,以珍貴的檜木興建大量的伐木工人宿舍、商店、電影院等,因為伐木事業的沒落而僥倖的將這些建築保存下來。雖然經過火災無情的摧殘,林田山社區內至今依然有著大批的檜木造日式老房舍,加上近幾年來總體營造的改善,是台灣少數最具有日本風味的村落之一。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大量的開採台灣資源,其中最珍貴也被開採較多的,便是台灣山區內的原生檜木。台灣中部阿里山,與東北部的太平山,以及花蓮的林田山,都是當時開採量相當大的林場。當時這些林場因為聚集眾多的工人與管理人員,隨之而來也因林業開採成為繁榮的村落市集。
位於花蓮的林田山,便是從日治時期因為開採檜木而形成的,雖然當時規模不比阿里山或者太平山來得大,但是最珍貴的便是保存了當時完整的伐木村落面貌。

摩里沙卡小九份
在日治時期,林田山被稱為「森板」,日文發音為「摩里沙卡」,也因此今日林田山又有著摩里沙卡的別稱。全盛時期據說有近上千的人口居住於此,當時的繁華不難想像。也因為如此,林田山的盛況可以與北台灣的九份相比,又有著小九份的暱稱。
走進僻靜的林田山內,映入眼簾的除了整片翠綠的樹林之外,便是一幢幢坐落林間的日本老房子。

無情大火吞噬社區
社區內從大型獨棟的林場官員宿舍,到小店舖、電影院、以及工人居住的連棟宿舍,一幢幢都完整地保留下來。即使有些已經因為年久失修而顯得破敗,整個村落內的格局依然完整,也讓人可以跨過幾十年時光的隔閡,一窺過去伐木村落的盛況。
雖然自日治時期留下的完整村莊被保存下來,不過在2001年7月時,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將林田山康樂新村內的30多幢檜木房舍吞噬。珍貴的檜木木材被燒毀就足以讓人惋惜,更可惜的是,整個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社區以及老房子的樣式都付之一炬。走到原本康樂新村的舊址時,大火燃燒之後只剩下一塊塊空蕩又焦黑的地基。
雖然曾經被祝融吞噬了不少的房舍,現在的林田山依然有著可觀的日式老建築,在經過整修之後更是有著濃厚的和風。其中最經典的便是位於林田山廣場後方的場長宿舍,這裡原本是林場場長的官舍,不但格局較一般的房舍為大,而且門前還有座小巧的水池與參天大樹。冬季時候飄來陣陣的雨霧,整個氣氛相當的幽靜,會讓人有置身日本的錯覺。
場長宿舍旁,平緩的山坡上是另一幢大型的建築物,這也是由老房舍改建的林田山社區咖啡館。黑瓦配上木牆,加上門前幾株盛開的梅花,雖然室外的幾張桌椅帶有些許的商業氣息,但整體的感覺還是相當懷舊。

中山堂建築無樑柱
由一旁的小徑往上走,迎面而來便是這座大型中山堂。最早是作為林田山內的電影院所,同時也是居民集會的主要場所。幾乎有著一個籃球場大小的室內空間,完全看不到一根支撐的樑柱,這在當時是做工相當繁複的建築形式。如今中山堂內還陳列著老式的電影放映機,一排排的長條板凳與木椅靜靜地在中央等待,好像前一分鐘電影才剛剛散場,下一場的觀眾正準備入場一般。
穿梭在林田山的建築當中,或許因為整個社區保留得相當完整,也或許因為我對日本房子的情有獨鍾,在這裡感覺時光好像倒退了幾十年。林田山的真正魅力,不在於某幢建築物,也不在於檜木有多珍貴,應該是整體散發出的氣氛,讓你可以真正體會一甲子前的山城氣氛,也讓時光在這裡延緩了流動的速度。

歷史風情另一章
林業展示館 記錄過往
林田山過去也是台灣東部的伐木重鎮,自日治時代開採,在「林田山文化園區」內處處都可見伐木留下的痕跡。最有系統收集展示的,便是林田山入口處旁的「展示館」。磨石子與木材建造的建築,外觀有著時下流行的簡約風格。館內陳列過去留下的生活用品、古早柑仔店、居家用品,以至於老式的伐木器材。
展示館一旁看似不起眼的水泥平房中,還停放著一輛舊時的火車車頭。有些生鏽的外觀,加上車體還有著鑄造的日文字體,以及車廂內的木頭地板,少說也有幾十年歷史。走到中山堂下方的鐵軌上,靜靜地陳列在鐵軌旁的是老舊的集材器,還有一個有桌子大小的齒輪,想必也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器具之一。

特色下午茶
檜木房舍變身咖啡館
位於林田山中山堂下方的「林田山咖啡館」,由原本的老檜木房舍改建而來,雖然內裝相當的新穎,不過依然有著不少日式房舍的簡約風格。昏黃的燈光、以原木裝潢帶出的溫暖感,加上角落的古早家具,咖啡館內、外都相當具有特色。來上一杯簡單的「美式咖啡」(80元),溫熱的口感滑順入喉,相當值得一試。

特色伴手
古早食玩 懷舊古意
位於「林田山文化園區」內,這家廣場邊的小雜貨店早在日治時期便已開店,至今已經有超過一甲子的歷史。店內看似有些凌亂,不過仔細找找,還可發現不少懷舊的小東西。古早的食玩組合,包括了零食同時附帶簡單的玩具,1組售價120元起,最適合當地懷舊的風情。

旅遊資訊
◎開車:可由台9線,由花蓮往台東方向,經過鳳林鎮萬里溪橋之後,右轉入台16線至終點即是林田山社區。
◎搭車:可搭乘火車至花蓮下車,台北、台中、高雄每日有多班列車可抵達花蓮。火車班次、時間與票價,請參考台鐵網站,網址:train.twtraffic.com.tw/TaiTrain/time.html
◎相關資訊:
★林田山雜貨店,電話:(03)875-1200,地址: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139號,營業時間:每日09:00~17:00,無公休,不可刷卡。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電話:(03)875-2378,地址: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99巷46號,營業時間:平日10:00~17:00、假日09:00~18:00,周二公休,不可刷卡。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電話:(03)832-5141轉育樂科,地址: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園區並無管制進出,但展示館與中山堂開放時間為每日09:00~12:00、13:00~16:00。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6-02-26 20:21 |
houng1973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剛好與大大之前推薦【林美石磐步道 忘情山水遊】同樣都在東部
剛好形成一條旅遊的好路線 實在太好了
來個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的時間應是足夠了吧
謝謝分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2-26 23: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903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