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6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東 歐][轉貼] 巴塞隆納---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2005/12/10 經濟日報】
    【文/王慧馨】



一.巴塞隆納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什麼是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城市?有不少人的答案會是巴塞隆納。依山傍水、浪漫又悠閒的巴塞隆納,以它古老又現代的獨特風貌,深深擄獲不少遊客的心。

冬日是歐洲旅遊的淡季,但也是悠然漫步西班牙街頭的最好時節。即使是11月,巴塞隆納仍以燦爛的陽光、10幾度的宜人氣候,對旅人張開熱情的雙臂。

伊比利耀眼明珠

具有2,000年歷史的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及藝術之城。1862年安徒生造訪巴塞隆納時,便曾稱之為「西班牙的巴黎」。地處南歐、緊臨地中海的巴城,由於孕育出畢卡索、米羅、高第等知名藝術家,因而成為伊比利半島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經過近18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從台灣經巴黎,抵達巴塞隆納。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高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卻是一座座保留哥德式風格的古老建築,不時地與新興的賣場和大樓交錯呼應。西班牙的街道和人一樣,處處散發隨和及容易親近的氣息。

如果第一次造訪西班牙,不妨先走一趟西班牙村,位在奧運會場附近的西班牙村,簡直就是西班牙的縮影,不但可輕易看遍省內各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像是代表安達魯西亞、加泰隆尼亞各地的建築複製品。

西班牙村是因應1929年在巴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而興建的,雖不是古建築物,但也有80年的歷史。如今,村內的商店販賣各式西班牙風味的手工藝術品,就像是藝術村。巴塞隆納老城區中蜿蜒的古老巷弄,在這都能親身體驗。



二.西班牙村 邂逅在地美食

我則在此展開與西班牙美食的第一場邂逅。番茄及大蒜是西班牙人用餐不可少的良伴,侍者在餐前先送上大盤的烤麵包,但可別急著吃,道地的吃法是將番茄切開、大蒜切片,一一塗抹在烤過的麵包表面,直到麵包沾滿茄汁跟蒜泥,搭配土產的橄欖油、醋,才準備大快朵頤。這種吃法,一路陪著我們在西班牙的每一餐,可說餐餐都從這開始。

主菜則是搭配黑棗、杏乾的加泰隆尼亞雞,又甜又香的滋味令人忘不了。

西班牙人的生活步調悠閒,用餐時間也跟我們不同,通常午餐是下午2時開始,從前菜到甜點一道道慢慢地吃,一頓飯也得吃上一、兩個小時;晚餐則從8時開始,因此太早走進餐廳,會發現店內一個客人也沒有。


三.夜生活 全歐洲最迷人

什麼是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城市?有不少人的答案會是巴塞隆納。依山傍水、浪漫又悠閒的巴塞隆納,以它古老又現代的獨特風貌,深深擄獲不少遊客的心。

冬日是歐洲旅遊的淡季,但也是悠然漫步西班牙街頭的最好時節。即使是11月,巴塞隆納仍以燦爛的陽光、10幾度的宜人氣候,對旅人張開熱情的雙臂。

伊比利耀眼明珠

具有2,000年歷史的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及藝術之城。1862年安徒生造訪巴塞隆納時,便曾稱之為「西班牙的巴黎」。地處南歐、緊臨地中海的巴城,由於孕育出畢卡索、米羅、高第等知名藝術家,因而成為伊比利半島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經過近18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從台灣經巴黎,抵達巴塞隆納。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高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卻是一座座保留哥德式風格的古老建築,不時地與新興的賣場和大樓交錯呼應。西班牙的街道和人一樣,處處散發隨和及容易親近的氣息。

如果第一次造訪西班牙,不妨先走一趟西班牙村,位在奧運會場附近的西班牙村,簡直就是西班牙的縮影,不但可輕易看遍省內各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像是代表安達魯西亞、加泰隆尼亞各地的建築複製品。

西班牙村是因應1929年在巴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而興建的,雖不是古建築物,但也有80年的歷史。如今,村內的商店販賣各式西班牙風味的手工藝術品,就像是藝術村。巴塞隆納老城區中蜿蜒的古老巷弄,在這都能親身體驗。

邂逅西班牙美食

我則在此展開與西班牙美食的第一場邂逅。番茄及大蒜是西班牙人用餐不可少的良伴,侍者在餐前先送上大盤的烤麵包,但可別急著吃,道地的吃法是將番茄切開、大蒜切片,一一塗抹在烤過的麵包表面,直到麵包沾滿茄汁跟蒜泥,搭配土產的橄欖油、醋,才準備大快朵頤。這種吃法,一路陪著我們在西班牙的每一餐,可說餐餐都從這開始。

主菜則是搭配黑棗、杏乾的加泰隆尼亞雞,又甜又香的滋味令人忘不了。

西班牙人的生活步調悠閒,用餐時間也跟我們不同,通常午餐是下午2時開始,從前菜到甜點一道道慢慢地吃,一頓飯也得吃上一、兩個小時;晚餐則從8時開始,因此太早走進餐廳,會發現店內一個客人也沒有。

超迷人的夜生活

巴塞隆納也有全歐洲最迷人的夜生活,據在當地生活的地陪說,巴城的夜生活過了午夜才開始,不到半夜兩點,舞廳、俱樂部裡不會擠滿人潮,狂歡作樂往往要到清晨才會結束。有趣的是,警察收工也收得晚,深夜裡還有警察在開罰單。

遇上贏得足球賽這種大事,球迷們更會徹夜慶祝,常常耽誤了隔天正常的作息,但隨性、慵懶正是西班牙人的特色。

熱愛足球運動的西班牙人,在巴塞隆納不僅有全歐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足球場,三層樓高、可容納10萬個觀眾,也有專屬的足球學校,培育中小學生從小練習踢足球,足球真可說是西班牙的全民運動了。

另外,歐洲人特別注重生活品質,如果遇上星期天,城裡除了餐廳外,所有的店都不開門,因此周末最好不要安排採買行程,否則可能會大失所望。

1992年奧運在巴塞隆納舉辦,如今除了仍然看得見蒙吉利山區的聖火塔,當時供運動員住宿的奧運村也已搖身一變成為旅館及辦公大樓,45層的高度更是全城中數一數二的高樓。

此外,為了舉辦海上運動項目所修建的奧運港,則是一道人工海灣,至今仍常見桅杆林立、一艘艘白色的遊艇排滿海灣。沿岸有不少海鮮餐廳,其中絕不能錯過的,就是著名的西班牙海鮮飯。

走在巴塞隆納的街頭,不時會發現牆上塗鴉寫著「加泰隆尼亞,國家?」的字眼,位在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是一個自治區,實行加泰蘭語及西班牙文兩種官方語言,巴塞隆納則是該區的首府。由於生活水準較富裕,西班牙國會日前才通過給予加泰隆尼亞區更多自治權,當地有不少人甚至會自稱為加泰隆尼亞人,而非西班牙人。

巴塞隆納是個處處充滿驚奇的城市,有充沛的藝術、人文資源,值得讓人一再回味。


四.高第建築 巴城的靈魂

來到巴塞隆納,會發現整個城市隨處可見高第的影子,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奎爾公園、米拉之家,是高第設計的;歷經百年仍未竣工的地標聖家堂,更是高第的未完成的遺世之作;熱情奔放的巴特約之家,還是出自高第的手筆。

高第造就了今日的巴塞隆納,如果沒有他,巴賽隆納不但少了數以百萬計的觀光客,肯定也會失色不少。

高第(Antoni Gaudi)是現代主義建築師,一生與巴塞隆納緊緊相連。作品靈感主要來自大自然的他,年輕時就展露才華,並受到奎爾公爵賞識,受雇設計佔地15公頃的奎爾公園。

今天已成為公共公園的奎爾公園,有仿造大海波浪的迴廊、細高的螺旋形塔樓及十字架,以回收玻璃、陶瓷做成的彩色馬賽克裝飾更是隨處可見。

高第認為,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家,自然中沒有直線,因此彎曲的波浪型設計便成了高第作品的共同特色,包括米拉之家、巴特約之家,整棟房子裡都找不到一條直線、也看不見直角;除此之外,動物、人體、骨骼等意象,都曾出現在高第的作品裡。

色彩繽紛、深具律動感的高第作品,今日被奉為大師的傑作,當時卻因過於前衛,讓一般人感到震驚。

像是如童話般的奎爾公園,原本要給15戶有錢人居住,但因為高第的設計風格令他們卻步,甚至將高第視為瘋子,把居住在內當成奇恥大辱。諷刺的是,近百年後,公園卻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至於高第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則非聖家堂(Sagrada Familia )莫屬。這個他投注超過40年心血的作品,也是生平最後一個作品,從1883年開始動工,至今仍未完成。

高聳的尖塔、壯觀的設計,不但在城內各處都能看見,牆上巨細靡遺的裝飾、雕塑,更忍不住讓人對這位一代大師肅然起敬。

沿著教堂的周圍走一圈,就能清楚的看見聖經上的故事,從耶穌誕生開始到耶穌受難、最後的晚餐,參觀者只要看著牆面,就能輕易的看圖說話。

與一般教堂不同的是,聖家堂處處可見高第取材自然的用心,像是象徵善果的水果,代表聽道群眾的樹上小鳥等等。人物的表情、圖案,都成了高第設計時的重點。

聖家堂內可容納1,200人的唱詩班,還有兒童唱詩班數十人的空間,儘管目前包括中央塔樓都仍在施工,但完工後肯定是巴塞隆納最大的教堂,也是全歐洲最大的教堂之一。

聖家堂80%的建築費用來自參觀遊客的門票,20%來自各界捐獻,但依目前的進度來看,是否能在2030年完工,誰也不能保證。


五.佛朗明哥舞 不可錯過

到西班牙,如果沒有看過佛朗明哥舞,大概很難領略西班牙文化裡,隨性、熱情的那一面。

當音樂響起、燈光轉暗,舞者專注地踏起鏗鏘有力的舞步,隨著歌者悲切高亢的曲調,那一刻,任誰都能跨過語言的藩籬,與台上的表演融為一體。

去過許多國家,看過不少表演,卻沒有一種能像佛朗明哥舞一樣,帶給觀眾身心靈的巨大衝擊。據說佛朗明哥舞最早是由吉普賽人帶入西班牙南部。有趣的是,僅由簡單地樂器伴奏,像是魯特琴、吉他、響板等,伴隨著歌者的拍手、踱步及歌聲,就能與舞者即興搭配演出,帶給觀眾莫大的感官歡愉。

所有的佛朗明哥舞都在類似的場地上演,洞穴般、小劇場的設計,讓歌者不必透過麥克風,嗓音仍能清朗,舞者的腳步聲也能像在耳邊一樣清晰。懷著既期待又興奮的心情,我緊張地準備迎接生命中第一場佛朗明哥。

所有人都就座後,燈光全暗,首先登場的是兩個吉他手,背後站著四位歌者及伴奏的人。典型西班牙男子的相貌,及肩略帶捲曲的髮型,清一色的黑衣裝扮,彷彿預告故事情節的悲傷。突然,其中一位男子開始引吭高歌,內容是什麼並不清楚,但從他面容糾結的神情、悲傷的聲韻或可窺知一二。

隨後,在伴奏者拍手襯著吉他單音的節奏中,第一位舞者登場了,她一定是故事的女主角,漂亮地如雕塑般的容貌,神情肅穆,雙手高舉的擺出了開舞的姿勢,然後,隨著節奏越來越快,她翩然起舞。

佛朗明哥舞是一種即興演出,舞者及歌者邊表演時也會邊交換意見,溝通要演出的節目,也因而讓觀眾感受到現場互動的樂趣。

演出時,歌者會專注的看著舞者的腳步、神情,隨時調整拍手或歌唱的速度,舞者也會隨之加快或放慢步伐。因為場地如洞穴般的空間,觀眾或感覺與他們的距離好近,歌舞都近在眼前。

看佛朗明哥舞舞者的演出,是一種極大的享受,由於舞蹈的一舉一動都充滿力量,可以清楚看見舞者手臂、身體的肌肉線條,節奏快時,激動的舞步讓他們的表情跟著扭曲,也讓觀眾忍不住隨之拍手,跟著全心投入。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2-10 14: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98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