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3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y23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佛说弥勒下生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过去诸佛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无数劫。皆悉观察亦复如是。国王大臣人民姓字则能分别。如今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佛告阿难。汝还就坐听我所说。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还就坐。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翅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尔时城中有龙王名曰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清和。是时翅头城中有罗刹鬼名曰叶华。所行顺法不违正教。每向人民寝寐之后。除去秽恶诸不净者。常以香汁而洒其地极为香净。阿难当知。尔时阎浮地。东西南北千万由旬。诸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减一万。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落相近。鸡鸣相接。是时弊华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于地。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瞋恚愚痴不大慇懃。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优单越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向。无若干之差别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便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是时人民手执此宝自相谓言。昔者之人由此宝故更相伤害。系闭在狱受无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无人守护。尔时法王出现。名曰蠰佉。正法治化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之宝。是谓七宝。镇此阎浮地内。不以刀杖自然靡伏。如今阿难四珍之藏。干陀越国。伊罗钵宝藏。多诸珍琦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梯罗国。绸罗大藏。亦多珍宝。第三须赖吒大国。有大宝藏亦多珍宝。第四波罗奈蠰佉。有大宝藏。多诸珍宝不可称计。此四大藏自然应现。诸守藏人各来白王。唯愿大王以此宝藏之物惠施贫穷。尔时蠰佉大王。得此宝已亦复不省录之。意无财宝之想。时阎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着之。如今优单越人自然树上生衣。而无有异。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王女中最极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莲华香。身作栴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嫡。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于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返震动。地神各各相告曰。今时弥勒已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已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天。艳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声闻展转至梵天。弥勒已成佛道。尔时魔王名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名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时魔王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弥勒圣尊与诸天人。渐渐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已发心欢喜。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与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天子。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大将魔王告彼界人民之类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弥勒今日已度彼岸。亦当度汝等使至彼岸。尔时翅头城中有长者名曰善财。闻魔王教令。又闻佛音响。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弥勒渐与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心开意解。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与诸人民广分别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是时善财与八万四千人等。即前白佛。求索出家善修梵行。尽成阿罗汉道。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人得阿罗汉。是时蠰佉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欲得闻法。时弥勒佛与王说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尔时大王复于异时立太子为王。赐剃头师珍宝。复以杂宝与诸梵志。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尽成道果得阿罗汉。是时修梵摩大长者。闻弥勒已成佛道。将八万四千梵志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得阿罗汉。唯修梵摩一人。断三结使必尽苦际。是时佛母梵摩越。复将八万四千婇女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尔时诸女人尽得阿罗汉。唯有梵摩越一人。断三结使成须陀洹。尔时诸刹利妇闻弥勒如来出现世间成等正觉。数千万众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各各生心求作沙门出家学道。或有越次取证。或有不取证者。尔时阿难。其不越次取证者。尽是奉法之人。患厌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尔时弥勒当说三乘之教如我今日。弟子之中大迦叶者行十二头陀。过去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当佐弥勒劝化人民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毗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绕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是时弥勒。申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见是事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或复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训之所致也。亦由四事因缘惠施仁爱利人等利。尔时阿难。弥勒如来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是时迦叶身体奄然星散。是时弥勒复取种种华香供养迦叶。所以然者。诸佛世尊有敬心于正法故。弥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成无上正真之道。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之所致也。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尔时比丘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尔时弥勒与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惟无常之想。乐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膀胀之想。食不消想。脓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与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若此众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时修于梵行。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修于善本。来至此间。或于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来至此者。或于释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归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起神寺庙。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补治故寺。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受八关斋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香华供养。来至此者。或复于彼闻法悲泣堕泪。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专意听受法。来至我所。或复尽形寿善修梵行。来至我所。或复有书写读诵。来至我所。或复承事供养。来至我所者。是时弥勒便说此偈

 增益戒闻德  禅及思惟业
 善修于梵行  而来至我所
 劝施发欢心  修行心原本
 意无若干想  皆来至我所
 或发平等心  承事于诸佛
 饭饴于圣众  皆来至我所
 或诵戒契经  善习与人说
 炽然于法本  今来至我所
 释种善能化  供养诸舍利
 承事法供养  今来至我所
 若有书写经  班宣于素上
 其有供养经  皆来至我所
 缯彩及诸物  供养于神寺
 自称南无佛  皆来至我所
 供养于现在  诸佛过去者
 禅定正平等  亦无有增减
 是故于佛法  承事于圣众
 专心事三宝  必至无为处

阿难当知。弥勒如来在彼众中当说此偈。尔时彼众中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垓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弥勒如来千岁之中。众僧无有瑕秽。尔时恒以一偈以为禁戒

 口意不行恶  身亦无所犯
 当除此三行  速脱生死关

过千岁后当有犯戒之人遂复立戒。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法当在八万四千岁。所以然者。尔时众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见弥勒佛及三会声闻众及翅头城。及见蠰佉王并四大藏珍宝者。欲食自然粳米者。并着自然衣裳。身坏命终生天上者。彼善男子善女人。当勤加精进无生懈怠。亦当供养承事诸法师。名花捣香种种供养。无令有失。如是阿难。当作是学。尔时阿难及诸大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弥勒下生经

(按开元录有译无本。中有法护译弥勒成佛经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者。乍观此经。即彼失本而还得之。其实非也。何则罗什译弥勒成佛经目下注云。与下生经异本与法护译弥勒成佛经同本。两译一阙则彼失本经。非此下生经六译三失之一者明矣。又按孤山智圆重校金刚般若后序云。古德分经皆用纸数者。一纸有二十五行一行十七字。今捡失本弥勒经目下注云。一十七纸则计有七千二百二十二字。此经只有三千一百七十六字。则尚未其半。岂是彼经欤。则丹藏无此经为得然此经文颇似汉晋经注又有汉云之言。还恐此是三失本中第一本录。云今附西晋者耳。宋藏还得而编入之为得之矣。而二录并无下生经是法护译者。今云法护译者何耶。伏俟贤哲)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2-03 06: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183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