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8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33706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鲜花 x1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美 加][转贴] 辛辛那提、哥伦布 矗立当代风景
自由电子报--94/11/23
文/张基义

介于大西洋岸及美国中西部之间的俄亥俄州,以伊利湖(Lake Erie)优美的湖景闻名,也有繁华如州治哥伦布市(Columbus),与西南方的第三大城辛辛那提(Cincinnati),充满艺术、音乐、舞蹈、博物馆、剧院、公园及迷人建筑的城市风情。

美国解构建筑思想家彼得.艾森曼与「前卫建筑天后」英籍建筑师萨哈.哈迪,便在这两座城市分别留下脍炙人口的文化建筑,其所展现的创意和理念,也为美国中部矗立起新的风景。

解构建筑思想家 彼得.艾森曼

解构建筑思想家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1932年生于纽约,先后获得康乃尔大学建筑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哈佛、剑桥、普林斯顿、耶鲁等大学,主编轰动一时的《建筑评论》杂志(Oppositions),连续10年主持当代建筑论坛系列(ANY)。

艾森曼先于学院获得前卫思想的崇高领导地位后,才开始将其解构理论实践于真实的设计案中。1980年,年近50才开业,他的作品以批判性的实践,创造出新建筑的时代精神,从早期的小住宅,中期的美术馆与设计学院,晚期的纪念广场,每一个设计过程都宛如复杂而精确的数理运算。将哲学、语言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专业理论,转化为抽象的几何运算,藉此产生多重意义的空间场域。在近代的建筑史上,建筑师透过实质的设计,去验证一种跨领域的文化诠释现象,艾森曼要算第一人。

身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之一,艾森曼坚持的思想辩证方式对当代建筑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于2004年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之终身成就奖。其代表作品有俄亥俄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市展览会场、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画(DAAP)学院、柏林犹太屠杀纪念广场。西方建筑在面临新世纪数位时代的挑战时,建筑师法兰克.盖瑞(Frank O. Gehry)利用电脑辅助制造的技术,挑战建筑更复杂的造型与构造;库哈斯(Rem Koolhaas)则利用广泛的议题研究,挑战传统建筑复和机能的极限;艾森曼则坚持建筑学形式语言的多重意义,三人各具擅长。

高速公路与旧街立面的转化 哥伦布市展览会场

1993年落成的哥伦布市展览会场(Columbus Convention Center),位于市区高速公路引道旁,原有的周遭环境为两层楼连栋式的砖造仓库建筑。彼得.艾森曼对这个展览会场的设计概念,是转化高速公路引道,交叠成为连续的巨大量体。建筑立面直接镜射复制对街两层楼连栋式砖造仓库的外框线,企图建立巨大的展览会场与对街原有建筑在都市空间上的对话。

展览会场内部,有歪斜的柱列、错叠碎化的墙面与天花板,色彩缤纷。建筑师不再凭藉个人的美学经验做设计,而是利用电脑辅助纪录空间构成的步骤,自动演化出交叠几何的新空间秩序。

单纯的建筑构造语汇 伦布市科学馆

1999年落成的哥伦布市科学馆(COSI),位于城市西侧的工业整备区,是日本知名建筑师矶崎新重要的海外作品。矶崎新在建筑语汇上采取极为简单的策略:以18米高弧面高耸巨大的预铸混凝土外墙,一字排开,配置成一道长达300米的长墙,圆筒状的入口则嵌于中心。在入口大厅的部分,则利用挑高的空间,设置了高空钢索自行车,形成与参观者互动的最佳视觉焦点。

跨越时空的地景建筑 俄亥俄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

俄亥俄州立大学位于哥伦布(Columbus),1989年由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设计完成了视觉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它代表了九○年代建筑思潮,从强调历史文化与地域特性的后现代主义,演化至抽象思考与跨领域铨释建筑的解构主义。

视觉艺术中心建筑配置,由校园轴线与社区轴线交叠12度,编织出碎化的量体与延续性的地景。1958年,原有传统砖造的八角塔与拱门局部被复制,与现代的玻璃帷幕共构,形成跨越时空的地景建筑。展览厅设置于地下室,循着参观的动线前进,让人有如走入场域与时空的回溯历程。

透明与流动的都市地毯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被《纽约时报》誉为「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美国建筑」的辛辛那提市当代艺术中心,2003年5月31日终于揭幕。

坐落于辛辛那提市中心精华区,造价约台币11亿元。

1998年完成国际竞图后,在2001年破土动工,是素有「前卫建筑天后」之称的伊拉克裔英籍建筑师萨哈.哈迪(Zaha Hadid)在美洲新大陆的处女作。

萨哈.哈迪对于当代艺术的动态能量有极深刻的体会,因此将展示空间交错配置,让它漂浮于城市与建筑之间。创造出尺度奇妙的三度空间地毯效果(Urban Carpet);藉由面的转折与连续,打破街道外立面与建筑内墙面截然对立的内外关系。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呈现了当代建筑的透明与流动特性,更为前卫艺术提供了一座风格独特的展示场所,也彰显了拥有64年历史的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不断创新提供新视野的优良传统。楼高6层、7,800坪的建筑面积中,提供了1,500坪的展示空间、儿童教育与艺术家互动空间(UnMuseum)、150席的演艺厅、书局、咖啡厅,与办公室。以混凝土、钢与玻璃构筑的长条状空间交错叠砌,形塑出数个大小各异、漂浮于大厅之上、流动状、宛如立体七巧拼板的展示空间,其间有缓坡串连。从大厅进入,利用缓坡游移于层次丰富的内部空间,建筑提供的不只是固定的使用机能,更进一步提供了穿越内部而来的空间感动。

展示内容扬弃道统的典藏与永久展示的作法,提供各类尺度与媒材的特展空间,中心主任认为辛辛那提市当代艺术中心对当代艺术最佳的回应,是其空间与展示内容的「不可预期性」(Unpredictability)。开馆时邀请了包括Vanessa Beecroft, Janet Cardiff 及 Yinka Shonibare等39位全球知名的顶级艺术家,在这座前卫流动的建筑空间内展示装置、录像、摄影、音乐、现场作秀艺术,并赞助了67位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同时也展出了建筑师萨哈.哈迪以空间经验为主题的建筑特展「Spatial Experiment」。

内构性建筑的空间幻境 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1996年完成的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画(DAAP)学院,是彼得.艾森曼对内构性(Interiority)空间概念重要的实践。这项设计的挑战,在于如何将三千多坪的新空间植入约略相等的既存空间,还必须兼顾图书馆、展示空间、工作室、教室、办公室等复杂的空间机能。

艾森曼藉由弧形等高线、锯齿状的既有建筑之间几何关系,加以复制、错移、重叠,创造出融于地景与既有建筑的新空间。这种由内构性自动生成的空间,建筑与景观、室内与户外、新与旧、主与客的二元对立关系,完全被颠覆了,造成多层次虚实不分的空间幻境。

相关资讯

◆ 俄亥俄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网址:http://www.wexarts.org/

◆ 哥伦布市展览会场(Columbus Convention Center)

网址:http://www.columbusconventions.com/

◆ 哥伦布市科学馆(Center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COSI)

网址:http://www.cosi.org/index.asp

◆ 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画(DAAP)学院(The College of Design, Architecture, Art and Plann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网址:http://www.daap.uc.edu/

◆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Rosenth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s)

网址:http://www.contemporaryartscenter.org/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5-11-23 06: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46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