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5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ery520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修行这条路
次第先掌握
修行第一步先掌握「道次第」。倘对次第无知,阶次不明,就好比寻路的人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没目的、没方向则行事迷糊,就像人登上一栋高楼,竟不知为何而来,也不知自己现处于第几层楼一样,如此颟顸,纵猛下了毕生功力也易滋生过患。

其实从印度传来的佛典,无论声闻与大乘,都非常重视修习次第,当然中间各有传承上的详略偏重差别,但所谓次第行、次第学、次第证是存在的。

道次第不只是纸上谈兵,它还保留在现在的南藏与藏传佛教里,许多僧众和在家行者,都依循着这次第在行持,我们汉语系佛教圈里,较欠缺这种次第学风和环境气氛,可能是好简的习性使然,不过,相信新一代汉语系佛教子弟会有觉醒和改善。

方法要清楚
掌握整体性的道次第后,接着对每一阶段当下的「方法」也要清楚,尤其是一些看似小问题,却极关键的细节问题。例如释尊说:「先得法住,后得涅槃。」我们就应思惟什么是法住智?如何能修证法住智?其方法如何?这是我们应该要清楚的。虽然经论中可得悉大概,但我们最好再依止一位(或以上)的大善知识学习实际操作,尤其深具经验的「活」老师,方法不只是理论上的学习,经验传授也是非常可贵的!

心量须宽阔
第三、心量须宽阔。既然我们选择走在「修行这条路」上,应该懂得开拓自己的胸襟与度量,以缘起观察世间,凡事立足于对方立场去设想,心胸自然豁达大度起来。我觉得,修行人在佛教的悲智双运影响下,也应该自然在他的品德操守上显露出来。

记得《大智度论》中有说:白衣多因财起诤,沙门多因见起诤。南、北、藏传佛教已成事实,各有特色地发展下去,且各有教化的领域范围,也各有固定的追随者,我们若不承认这一事实,仍似驼鸟心态不正视事实,或极「鼠肚鸡肠」的容不下异己,天天花费在衣、食、住、药上,尽在这些芝麻小事上计较你我,罔顾了人性,对佛教有什么好处呢?省些吧,把精神力气多用点在道业上、佛教上及众生上会显得更有意义。

万事勿偏执
最后,万事不要偏执,勿以「自我为中心」。偏执的人犹如一只山猪掉进陷阱里爬不出来,偏执的人容易动辄将其学问、个人偶像(精神领袖)或某一法门推向唯一化,如同陡立的峭壁难容异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偏执的人没有这种雅量与需要。也许「唯一道路」的概念可行,但须辨别:它绝对不是条「唯一的死路」。

以上,是一番肺腑真言啊...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09 16:5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18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