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973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eojun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中医名词解释
理中   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虚寒证用温中祛寒法治疗。详见温中祛寒条。
理气   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见补气条。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详见各条。
推拿     即按摩(见《小儿推拿秘旨》)。详该条。 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他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
营卫   出《灵枢﹒营卫生会》。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营气     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温病辨证中,营分证和气分证二者合称。如营气同病。
营分证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证。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营卫不和   出《伤寒论﹒太阳病篇》。一般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 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时有自汗。 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营卫气血   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纲领。《温热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营气不从   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邪气侵袭,营气运行不畅,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便成痈肿。
营气同病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培土生金   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证候。常用参苓白术散。
阴虚     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阳虚   阳气不足或机能衰退的证候。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
虚火     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 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条。
虚邪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五邪之一。某脏因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虚劳   病名。出《金匮要略》。据《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文献分析,虚劳包括因气血、脏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传染的骨蒸、传尸。后世文献多将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详见虚损、劳瘵各条。
虚胀   病名。见《医宗必读》。脾肾阳虚者,腹部胀满,神疲纳呆,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金匮肾气丸。肝肾阴虚者,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心烦口燥,齿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虚热   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虚证的发热,必兼见其他虚性的症、脉、舌,从其他虚证中鉴别其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施治。
虚损   病名。见《肘后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辄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多见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痨。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 虫丸。阳虚多见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萎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桂附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本证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证。
虚烦   证名。 指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而见心中烦乱,精神不能任持,似胀不胀,悒悒闷闷,饮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宁的证候。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汗、吐、下后余热不清者﹔亦见于劳心思虑过度者(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指状如伤寒,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不痛,脉不紧数,独热者(见《千金要方》)。治用竹叶汤、栀子豉汤加减。
虚喘   见《医林绳墨》。指气喘由于正气虚者。多因禀赋素弱、久喘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致脏气虚衰,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而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气为快或动则气喘。根据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等。详各条。
虚风内动   由阴虚、血虚内生的风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由津液亏损,液少血枯,血不养筋,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风内窜所致﹔也有因于肾阴不足,肝肾亏损,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风上扰。临床表现为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或昏仆等。
虚火上炎   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阴火上升的证候。表现为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
虚烦不得眠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证。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证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濡软,治宜补气为主。若更见肢冷畏寒、脉沉迟者,属阳虚,治宜温补。阴虚者,常兼见舌红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余热内扰者,常兼见身热未净,口苦舌干,小便黄赤,治宜清解除烦。

清阳不升   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视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纳减便溏、舌淡嫩、苔白、脉弱或虚等。
清热解毒   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的治法。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方药,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疖肿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兰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清热解暑   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
惊风   儿科常见病证。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亦即刘完素所谓“热甚而风生”。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与痫证、痉证,亦有所不同。详见急惊风、慢惊风条。
盗汗   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此外,盗汗也有因于阴火盛者,宜正气汤(《杂病源流犀烛》:炒知母、黄柏、炙甘草)﹔有因肝热者,宜龙胆散(《杂病源流犀烛》:龙胆草、防风)。
热入心包   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主要证候有高热、神昏、谵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
热入血室   病名。出《伤寒论》。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有如下记载: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热入血分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变。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容易消耗阴血和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绛、神昏躁扰等症为特征。《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真热假寒   阳证似阴的证候。症见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下利纯水,但夹燥粪或屎气极臭者﹔脉沉,但重按弦滑有力﹔并见烦渴、咽干、口臭、舌苔白干、小便黄等。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阳盛格阴所致。
真实假虚   实邪结聚的病,反现类似虚证的假象。如热结胃肠、痰食壅滞、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因而出现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伏或迟涩等证。但细察患者,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有力,体虽瘦而神不疲,舌质红绛,或有焦黄苔。《景岳全书》:“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恶露不绝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又名恶露不止(《肘后方》)、恶露不尽(《诸病源候论》)。多因产后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余血未尽,或感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或营阴耗损,虚热内生,热拢冲任,迫血下行所致。气虚者,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宜补气摄血,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漓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用当归益母汤(当归、川芎、坤草、炮姜、元胡、红花)加减。血热者,症见量多,色红,黏臭,面色潮红,脉细数,宜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减。


破气   理气法之一。使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药用青皮、枳实等。
破血   使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达到祛瘀的目的。如大黄、桃仁、红花、水蛭、 虫等。
健脾疏肝   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证候。常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健脾药﹔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药。方用逍遥散之类。
消渴   出《素问﹒奇病论》。又名 渴、消瘅。宋、元以后,又有称三消者。 病证名。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为特点的病证。多因过食肥甘,饮食失宜,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一般以滋阴、润燥、降火为主。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详各条。 指以多饮、多尿、尿甜为特征的病证。见《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 证名。指口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流注   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由于其毒邪走窜不定,随处可生,故名。常因气血虚弱,使肢体深部发病,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有单发或多发,久而成脓,溃后脓尽可愈。由于发病原因、部位及表现的不同,又分为湿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湿流注、缩脚流注等。详各条。消之别。详各条.
流痰   病名。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当脓肿形成后可以流窜,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近代认为本病是无头疽的一种,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髋关节为多见,次为膝、踝、肩、肘、腕关节。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龟背痰、环跳流痰、鹤膝痰、穿踝痰等名称。其病因多为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或跌扑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病初局部酸胀微肿,不红、不热、不痛﹔久则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由于阴亏火旺,可有午后潮热盗汗、身困无力、少食,溃流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疮口凹陷,周围色紫,形成窦道,不易收口。初期宜补肝肾,温经化痰为主,用阳和汤之类﹔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难于收口,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荣汤﹔若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药蔹启秘》:白降丹、红升丹、熟石膏、冰片)或千金散(经验方: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飞朱砂15克, 白砒6克,赤石脂15克,炒五倍子15克, 雄黄15克,醋制蛇含石15克)粘附药线插入管内,亦可行手术治疗。
润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用贝母、栝蒌、沙参、麦冬、梨皮之类。
燥痰   痰证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用贝母栝蒌散、润肺饮(《医宗必读》:贝母、花粉、桔梗、甘草、麦冬、橘红、茯苓、知母、生地)等。如肺肾阴亏灼津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痰证条。
肺劳   虚劳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肺脏虚损所致。症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鼻不闻香臭,面肿,胸闷气短,咳嗽吐血,饮食减少,消瘦乏力,发热等。治宜益气补肺。可用补气黄耆汤(《圣济总录》:黄耆、人参、茯神、麦冬、白术、五味子、桂、熟干地黄、陈橘皮、阿胶、当归、白芍、牛膝、甘草)、益气补肺汤(《医醇KT 义》: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冬、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苡仁)等方。
  病名。又称疳证或疳疾。前人谓:“疳者干也”。是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之证。古代列为小儿四大证(痘、麻、惊、疳)之一。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为特征。《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见疳证多为脾胃虚弱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时,还包括其他疾病,如无辜疳(颈淋巴腺炎或淋巴结核)、疳痨(婴幼儿结核病),以及多种寄生虫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复。较常见的,如以五脏分类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疳痨、蛔疳等﹔以症状命名的有疳热、疳渴、疳泻、疳痢、疳肿胀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有脑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详各条。
命门     有生命的关键之意。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有二说:A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B指两肾,具体体现于两肾之间的动气(虞抟《医学正传》)。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属累、精宫。属督脉。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主治腰脊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慢性腹泻,下肢麻痹。直刺0.5?1寸。灸3-7壮或5-15分钟。 石门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该条。 两眼睛明穴部位的别称。《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10-13 22:1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52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