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80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ety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翼手龍的智慧型翅膀
文章來源: http://www.sciscape.org/news...news_id=1299

[Oct 31, 2003]

生物:翼手龍的智慧型翅膀

編輯:Gene
翼手龍的雙翼張開時,可達十米之長。科學家利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翼手龍特殊的腦和內耳構造有助於翱翔於空中。

古生物學家要研究翼手龍的腦部可是不簡單的,因為其頭顱常在化石化的過程中損壞了。俄亥俄大學的Lawrence Witmer等人利用電腦斷層掃描(CT),解開了其解剖構造。CT掃描顯示出內耳中的三個半規管,是平衡之用的。

從這些半規管,Witmer等人就能找出翼手龍怎麼把持其頭部。其中一個半規管當動物需要敏捷的反應時,是呈水平狀的。從這個半規管的方向來判斷,生活在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的德國翼手龍Rhamphorynchus在飛行和行走時,其頭部是水平狀的。

但另一種生活在一億一千五百萬前白堊紀的巴西翼手龍Anhanguera,則是向下呈卅度角,如此能順著其又大又突出的喙而增進其空氣動力學的作用。Anhanguera的頭部角度,也有助於牠們在行走時,保持最佳視野。其半規管的半徑相當大,佔了腦質量的7.5%,鳥的小腦絨球僅佔2%,哺乳動物的則更小。這可能與其需要的靈活性有關。

他們也觀察到腦葉的不同大小和形狀。因為翼手龍的頭顱是緊貼著腦的。和鳥類比較,牠們很大的小腦絨球(flocculus),這個部位能定位頭部、頸項、眼眼,以及讓動物在移動時,還能保持固定的視線,以便緊盯著獵物。為什麼需要大的小腦絨球呢?Witmer懷疑其是從皮膚構成的膜翼中接受訊息,他認為牠們把翅膀當作巨大的感覺器官是很合理的。

柏林自然史博物館David Unwin讚揚這項研究是近年來最振奮人心的翼手龍研究,並且也認為Witmer的想法是非常重要且令人興奮的。有了這個「智慧型翅膀」,就能解釋翼手龍這龐然大物是怎麼騰空的。

原學術論文:
Witmer, L. M., et al. Neuroanatomy of flying reptiles and implications for flight, posture and behaviour. Nature 425, 950 - 953 (30 October 2003); doi:10.1038/nature02048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200 (by t0306894) | 理由: 內容不錯,多多發這種文章唷。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和信超媒體 | Posted:2005-10-03 11: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19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