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52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B肝病毒基因分型 治療新趨勢
【特派記者張雅雯/印尼峇里島報導】

根據統計,全球約有3億5000萬人感染慢性B型肝炎(CHB),其中75%發生在亞洲。日前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第15屆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與會專家提出,針對病患感染B肝病毒的基因分型,作為選擇治療用藥的依據,可達到量身訂作的目的,也是未來對抗B肝的治療新趨勢。

中研院院士、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廖運範表示,全球性的移民日趨頻繁,也讓CHB基因型分布的地區有所改變,以澳洲為例,當地B型肝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基因型就有A、B、C、D四種,有65%患者來自亞洲,東亞一帶仍以B、C基因型最盛行;馬來西亞教授Rosmawati也強調,如果醫界沒有對B肝盛行模式的轉變,與治療方法的選擇有新的認知,可能造成CHB患者治療上的阻礙。

目前避免感染與傳播CHB的首要方法仍是依賴預防接種。自從台灣在1984年率先推動全面性施打疫苗,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155個國家跟進;不過,印度、巴基斯坦的施打率只有10%,中國大陸推估也只有五成的接種率。

廖運範表示,從CHB基因型的分布,可以追出移民的蹤跡;在治療上,推動「分型」則是下一步治療趨勢。他以B型肝炎老藥干安能 (Lamivudine)為例,停藥後復發者多屬於基因型C的患者,基因型B的患者則不多見;這樣的現象逐漸被醫界討論,雖然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數據,但廖運範認為,根據患者的基因型來選擇用藥,治療更能量身訂作。

因應B肝用藥的快速發展,亞太肝病醫學會去年底對「B型肝炎治療指引」做第二次修正,然越來越多研究都指向,判斷肝臟出問題的警訊標準可以下修,以利於早期治療。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建仁發表一篇針對4000多例B肝患者的長期追蹤,發現病毒複製的活力,在病毒量達10的4次方時,就有2.5倍的風險成為肝硬化或肝癌,但目前的指引是針對病毒量達10的5次方以上才治療,這群非臨床指引的治療對象,可能成為漏網之魚。

廖運範表示,一旦黃疸達到3,就是早期治療的標準,這項發現提供多一個判斷的標準,不過,當病毒量達到10的4次方時,未必就有症狀,現在還沒有藥物對這階段的病程有明確的療效,目前仍不建議立即用藥,以免過早用藥,造成日後無藥可用。

【2005/08/22 民生報】 @ http://ud...om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200 (by kunzel) | 理由: 感謝你的精彩分享,繼續加油喔!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24 22:08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Entecavir 抗B肝新選擇
【特派記者張雅雯/印尼峇里島報導】

治療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有了新選擇,第15屆亞太肝臟研究協會 (A-PASL)公布新藥Entecavir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在降低病毒量、控制肝臟發炎、e抗原消失的三大指標上,都比老藥干安能 (Lamivudine)有顯著效果,2年觀察期下來,還沒有抗藥性的問題。

這項針對Entecavir的臨床試驗計畫採跨國進行,有三大試驗對象:一類是首次接受抗病毒療法的患者,其中ETV-022研究e抗原陽性反應患者、ETV-027研究e抗原陰性反應患者;另一ETV-026研究則是對干安能已產生抗藥性的患者,均進行48周的雙盲試驗,比較使用Entecavir與干安能的療效。

香港大學肝學專家黎青龍分析指出,首次就接受Entecavir抗病毒藥物的患者,在48周的治療後,病毒量可以有效降低,以敏銳的PCR病毒偵測方法檢驗,在ETV-022研究中,使用Entecavir的患者有67%已經偵測不出病毒,優於干安能的36%;在ETV-027研究為90%比72%;就連對干安能已產生抗藥性的患者,也有19%使用Entecavir的患者偵測不出病毒。

黎青龍表示,會不會產生抗藥性,是醫師決定使用哪一種抗病毒藥物的考量因素,目前他肯定新藥Entecavir沒有抗藥性,唯曾經使用干安能治療的復發患者,有1%在接受Ente-cavir治療後,出現抗藥性讓病毒回升。

成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定宗也參與這項研究,他表示,除了以病毒量下降數目衡量藥效,以切片檢驗患者的肝臟組織,發現使用Entecavir的患者,發炎指數多數能改善達到2分、纖維化情形也不再惡化;e抗原消失後,8成以上不會復發。今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正式核准Entecavir上市,台灣最快明年引進這個新藥。

【2005/08/22 民生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24 22:12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B肝自費新藥 明年問市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B肝治療又有新選擇!一項國際大規模臨床發現,entecavir (B型肝炎病毒抑制劑)比常用的拉美芙錠,療效更好,連續服用一年,平均每CC血液的病毒量從一億隻降低至10隻,67%測不到任何病毒量。

據了解,藥廠已將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送至衛生署,預計衛生署將於明年核准,為B肝患者提供另一個選擇,不過,該藥屬於自費,每個月約需花九千元,醫師建議最好連續服用三個月。

成大醫院肝膽腸胃科教授張定宗表示,這次國際大型臨床研究總共收治了709名B肝患者,由於台灣肝炎患者眾多,國內六家醫學中心收案人數就超過了100人。

張定宗指出,受試者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安慰組,分別服用ente-cavir、拉美芙錠、及一般維他命,每天一顆,連續服用一年。

結果發現,服用entecavir者每CC血液內中的病毒數量,由原先平均的一億隻顯著降低,最後只剩10隻,而服用拉美芙錠的受試者,則平均剩下500隻。

值得一提的是,每顆entecavir的劑量只有0.5毫克,而拉美芙錠為100毫克,兩者相差了500倍,張定宗指出,由此可見ente-cavir療效之好。

另外,在抑制病毒方面,服用一年之後,在新藥組中,有六成七受試者測不到病毒;拉美芙錠,則有三成五測不到病毒。

在發炎指數上,新藥組服用一年後,七成二呈現正常,拉美芙錠則有六成二;至於誘發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子e抗原,新藥組中兩成二消失,拉美芙錠則有兩成消失。

張定宗表示,與舊藥相比,entecavir療效及耐受性良好,沒有特殊副作用,建議肝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兩倍,且持續一個月以上者接受治療。

【2005/08/23 聯合晚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27 05:5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66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