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67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未來科學] 老人細胞 血管新生「心」希望
【編譯錢基蓮/綜合外電報導】

科學家首次以老年病患的細胞培養出新血管。這項突破性實驗對組織工程而言是一大進步,可望在10年內成為治療心臟病或其他繞道手術的新療法。

主持研究的杜克大學麻醉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尼克拉森說:「從老細胞培養出新血管,是以患者本身細胞培養出血管用於治療血管疾病的重要一步。」研究報告刊載在「刺胳針」醫學期刊。

目前醫師治療冠狀動脈阻塞的方式,是從患者腿部取出一段靜脈植入胸腔,使血流繞過阻塞部位。然而老年人腿部的靜脈通常不適用,而且已做過繞道手術的患者,再度做繞道手術時未必有適用的血管。雖然也可使用人造血管,但是用於替代較細的血管時效果不佳。

這項研究是從4名患有心臟病且接受動脈繞道手術的男性患者(年齡在47~74歲之間)腿部的隱靜脈取出肌肉和內皮細胞,經過基因工程處理後,培養出血管。

科學家以前曾以年輕健康的細胞培養出血管,但是以老年細胞培養出血管的技術又更進步,因為老年細胞增生率較低,原因在於老年細胞的生命周期不足以培養有功能性的血管。

整個過程成功的要訣在於把一種基因注入這些細胞,使這些細胞能存活並不斷分裂。研究人員以一種海綿狀的物質製成一條管子,沿著管子注入平滑的肌肉細胞,然後以維他命和養分的溶液促進生長,直到細胞填滿這個逐漸分解的「支架」上的空隙,再以內皮細胞植滿血管內壁,形成動脈。

研究人員說,培養出的新血管看來一切正常,但堅韌度不足,還不能植入人體。血管的堅韌度與細胞和四周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等有關,這將成為研發工作的下一道障礙,不過研究人員樂觀認為,可望在10年內克服。

【記者楊清雄/報導】「如果高速公路從泰山開始一路塞到高雄,你要額外闢路疏導車流,恐怕不容易!」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說,目前治療冠狀動脈阻塞,是利用血管繞道方式來處理,有其極限;但「血管新生」的技術,則帶來無限可能,將來若技術成熟,可說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科學家首次以老年心臟病患的細胞,利用基因技術,成功培養出「新血管」,未來可望應用在冠狀動脈阻塞的治療上;據了解,傳統的治療方式,是從患者腿部取出一段靜脈植入胸腔,讓血流繞過阻塞的部位,但是,老年患者的靜脈常有不適用的問題。

黃瑞仁以高速公路為例指出,如果中山高只有台中一個交流道阻塞,便可利用這個交流道上下兩點另外接上一條道路,疏導車流;但若冠狀動脈阻塞嚴重者,很可能已經萎縮、看不到了,就算從別處取來好的血管,也可能找不到「接點」。

但若有血管新生的技術,就可以讓心臟自己長出我們想要的血管,解決阻塞的問題;黃瑞仁說,醫界在血管新生的技術研究上,已經投入不少時間,倘若外國科學家確實能把這項技術,應用在臨床的治療上,對心臟病患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2005/06/18 民生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6-22 17:48 |
aaa8991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目前醫師治療冠狀動脈阻塞的方式,是從患者腿部取出一段靜脈植入胸腔,使血流繞過阻塞部位。然而老年人腿部的靜脈通常不適用,而且已做過繞道手術的患者,再度做繞道手術時未必有適用的血管。雖然也可使用人造血管,但是用於替代較細的血管時效果不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6-23 08: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55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