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7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waterr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年老父母的哀歌
小津安二郎是早期的日本导演,当时电影科技还未能支持如今已成熟的电影特效,

导演都是透过剪接、场面调度、演员功力与镜头处理,来增强电影叙事,

也因此,优秀的导演,往往在叙事的深度内涵之外,也让镜头有卓越高超的艺术性。

 

小津是早期导演之佼佼者,不仅后来的日本大导演黑泽民深受其影响,

连七零年代艺术电影导演,如拍巴黎德州的温德斯,也是其受益者。

小津擅长处理伦理亲情议题,几部响誉国际的片子中,「东京物语」是代表作之一。



东京物语,影像一开始就有其象征意义:

一辆火车由僻远乡间驶向都市东京,然后镜头转向乡间的老夫妇,

正在整理行李预备去东京看已成家立业的孩子们,

夫妇为枕头到底在谁的行李包里起小争论,反映着他们年老后的糊涂健忘。

而后,有一寡妇从窗口经过,攀谈间,表达出对这对夫妇的钦羡,

因为她是个很寂寞的老妇人。这小小一段落影像,在电影结尾时,将会有很严谨的对照。



老夫妇去东京先在大儿子处落脚,当晚,在东京的孩子们都来探望父母,

除了大儿子外,还有嫁出去的女儿,以及另一个因二次大战丈夫殉难、如今已单身的媳妇。


大儿子是个医生,跟妻子原本预期在老父母来时,好好利用周日带他们出去玩的,

未料病人急诊,假日泡汤,反而变成老妈妈带生气的孙子出去周围空地玩。

老妈妈感慨的看着孙子说,孩子总算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孩子了,

我的年岁,应当看不到孙子成婚了吧?


儿子没空,父母被送到女儿家,女儿比儿子更糟,非但没空,还很吝啬,两老更是没去处可玩。

最后还是守寡的媳妇请假带两老逛游东京,还请他们去简陋的单身宿舍吃饭喝酒,深有情义。


媳妇不能一直请假,两老还是没得玩。

兄妹商量把两老送到热海度假旅馆,其实两老是想跟儿女在一起,去到热海,

看的是陌生年轻人的喧闹,加倍衬托两老的寂寞,老人家没有玩兴,

老母亲还突然晕眩站不起来,只好提前回到女儿家。

这可惨了,女儿连着工作讲习,根本没有预期要接待父母,

父亲尴尬之下谎称有朋友接待,母亲只好再去打搅既己守寡、其实并没有接待义务的媳妇。



其实这时两老心中都有数,他们是不被欢迎的客人。

两老坐在廊前等候朋友和媳妇下班,是寂寞而苍凉的。

但是他们很有默契的绝口不提心中的失望与沮丧。

父亲和朋友相聚,酒醉后终于说出心情,他心知肚明,

知道让孩子去东京留自己孤单在乡间,孩子在东京却过的很打拼,

是大都会下的小人物,并没有活出他当年对孩子风风光光的期待,

远离家乡、父母去东京,原来是如此的不值得。


为人父母又能怎样?只能坦然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

郁闷下跟朋友酒醉,而朋友呢,其实也无法如预期的招待一晚,

最终竟然是酒醉的爸爸带着酒醉的朋友回女儿家,女儿嫌厌极了,一肚子气。


至于母亲呢,在经过亲生儿女都不能接待居住的波折后,

再去守寡的媳妇简陋住所暂住,更深深感受到这个媳妇的体贴远胜过亲生儿女,

但却深知她不能为了公婆一直孤单守寡一辈子,也劝她该图谋自己的幸福,找好男人改嫁。

因此边劝她改嫁、边暗自垂泪。

就这样,去东京都会一场,老父亲最终的结论是:

至少,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过的好好的,我们也可以心安了。



回乡间后,老母亲随即病倒,不久即过世了。

未料父母才离东京,孩子们立即接获噩耗返乡。

丧事匆匆,东京的儿女们又回去东京。竟然还是守寡的媳妇守到最后。

尚未出嫁的小女儿无法接受哥哥姐姐们的自私,

这个宽厚的守寡嫂子劝她说:「原谅他们,他们已经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最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竭力扶持保护的...等我日后再婚,我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最后的影像,就是这个难能可贵的守寡媳妇也离开了,火车驶远。

剩下孤单的老父亲,隔邻早已守寡的孤单老妇,又再度经过窗前,

体会理解的跟老父亲说:「是很孤单阿。」



东京物语充分反映出年老父母的失落感。

父母终生劳苦,就是为了孩子日后的成就,

但孩子一个个长大按父母期望为事业打之后,势必就得远离父母,

忙到当父母去探望时,竟连抽空的时间都没有。

一座火车的驶出镜头之外,串连了远在异地的子女与孤单的老人家,

也串连了乡间与日益繁忙的工商都会。


东京物语也反映着父母用同样的心养育子女,

各个子女对父母亲孝心却有差别,这很难用道理讲明、只能称之缘分的人之常情。

小津对忙碌的儿子并不批判,只客观描述出儿子媳妇的忙碌,甚至周日都为了急诊得放弃休假;

至于女儿,小津是让对话自然呈现出她的鄙吝、甚至对父母来自乡间的轻蔑。

父母亲不是没有感觉,因此父亲轻描淡写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正是这个女儿,衬托出守寡媳妇的温柔体贴。

她很清苦,但是对公公婆婆照顾细腻周到,甚至不忘给婆婆零用金。

父亲因此最终是把母亲遗物中最钟爱的表送给这个媳妇,

说,没想到是死去儿子的媳妇对我们最有情义。


至于他们的小儿子,只有在父母从东京回家时路过,

有机会相见,当母亲弥留之际,这个离父母最近的儿子,竟然为了工作没有赶的及回家。

未嫁的小女儿看到这一切景象,心中憾恨难平,寡嫂跟她说:

「等你有了自己的生活,也不得不这样。人都是最爱惜自己的生活的。

等我再婚,我也会变成这样,尽管不愿意,我们都不得不改变。」

一句话,道出对离开父母的儿女的宽囿。



人生岂不正是这样?父母含辛茹苦,正是为了孩子的展翅高飞。

但孩子展翅高飞之时,也是走出自己的世界远离父母之刻。

最终是白发两老老来伴。

或许正因为这是人生不得不走的不归路,

所以电影中两老将孩子的一切看在眼里,却尽是沈默,没有责备与批判,

只是说出一句话,道尽天下父母心:「知道他们好,就好了。」

将祝福赐予孩子,将寂寞留给自己。

随着火车离去,守寡老妇看着刚失去老妻的老人,

不多言,只了解的点点头:「很寂寞阿。」



我几次有机会讨论这部片子,都是在孩子正在青少年期的妇女群中放映。

这部片子放映过程中,屡屡听到席中有人叹息。

我们都想到自己的父母,操心他们的孤单寂寞与越来越老迈的身体,

但是自己的家庭又担子正重操心事多,很难两边同时顾全。

电影充分道出这群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中年人的心事。

大家都不认同那个「泼出去的水」的女儿,

但是对行医儿子周日因急诊放下父母不能陪,则多少有点同情不忍苛责,

至于那情义深重的守寡媳妇,只能说是现代社会中的太稀有族类,感佩之外,深觉不可思议。


今年端午节,父亲又是为了我们要回去看他们,一早起来作菜。

几次跟他说我们只需要水饺,他总不听,非得要自己弄桌好菜。

随着我儿子年岁越大,我越感受到「养儿方之父母恩」的实实在在的父母恩情,

越来越对他们觉得亏欠,担心他们的老迈、责怪自己不能就近照顾。

未料我从父亲口中听到「东京物语」中那老父亲的心情:

「你们一个个生儿育女有了自己的家,又个个安定没病痛没失业的,我该知足了。」

父亲未曾有一丝一毫要我们回报的要求,也未曾因我们不如当年他期望的飞黄腾达而失望,

反而因我们人生平顺而知足。

天下父母一般心,五十年前小津电影中的父母心,跟当今的父母心有何不同呢!



我们这群妇女难免会遥望着未来,未来总有一天,儿女如我们期待的,飞向自己的天空,

只剩下白发夫妻老来伴,那时,大概也是因孩子生命的平顺而知足感恩,深觉不枉此生吧?


最伟大的文学或电影艺术,不管用了多少深具艺术性的形式,

最终永远是在一个个看似特别的故事中,挖掘出人性普遍的共相,

因而激起最多人的感叹与共鸣。

东京物语,正是属于这类伟大的电影艺术,

因此才能影响深远,近六十年后仍被当今导演视为先师。



剑上干戈止 凌步虚静生
仙道为一抛 世风蜀道行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4-05 22: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01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