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0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s0228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1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防治腦中風 高危險群應定期頸動脈超音波檢測
衛生署統計,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平均每年奪走一萬兩千五百條人命,而冬天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在台灣35歲以上的人口中,每年約有三萬人會發生第一次中風,醫師提醒,防治腦中風不但要從居家養生做起,屬中風高危險群的民眾,更應定期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翁文章表示,在每年約五萬名的腦中風病人中,有八成病患是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其中因頸動脈嚴重狹窄所引起的就佔了四分之一;動脈狹窄起因於頸動脈本身的粥狀硬化,導致血管內壁的異常增厚,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

  但是,大部分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卻忽略了這個潛藏的不定時炸彈,除了因為頸動脈狹窄缺乏明顯症狀外,有許多人認為腦中風是由於血管爆裂所造成,與血管阻塞無關,這使得篩檢的重要性被漠視。

  翁文章提醒,男性超過50歲、女性停經後,或是家族中有相關病史、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的民眾,都是頸動脈狹窄的高危險群;而嚴重頸動脈狹窄患者中,未曾出現過如手腳無力、發麻、暫時視力消失等中風前兆者,有兩成五在五年內可能發生腦中風。

  他進一步表示,頸動脈狹窄的高危險群,應養成定期量測血壓、定時運動及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且要避免菸、酒沾身;此外,定期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更是了解頸動脈健康最好的方法,一次檢查只需花費約20分鐘,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率超過六成,可及時採取必的積極治療,如裝置頸動脈支架或施行外科手術,將可大幅降低因頸動脈狹窄而導致的中風或死亡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07 08:2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36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