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7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namie0622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生命不一定是直线
◎洪兰 阳明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教授

台湾的孩子一般没有什么机会玩,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现象很令人担心。

我在阳明大学医学院任教,我们有些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要去当医师了。他可能有很丰富的医学知识,可是还未必能面对,诊疗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心理压力、道德压力与生命课题。

有一些记者问我,为什么我觉得我先生(曾志朗)的抗压性很强,我想主要是因为他是在乡下长大的,我们在美国结婚五年后,我才去他家,去的时候发现,乡下长大的孩子童年快乐很多。

他曾经告诉我,他们常去溪里面游泳,老师三令五申告诫,他们依然不改,于是老师趁他们游泳时把衣服拿走,他们只好在溪水里等到天黑,拿着芭蕉叶,遮住重点部位,跑回家去,而妈妈当然早已拿着棍子在门口等啰!

他拿到博士后,母亲当选模范母亲,他跟她说:「你怎么能当模范母亲?你在旗山镇拿着棍子追着我跑,每个人都看见了!」

有快乐童年的孩子个性比较开朗,希望我们的教改,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

金丝雀如何学唱新歌

我的小孩八岁时回台湾,面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求学过程特别曲折。起先念嘉义民雄国小,后来因为语言、体罚等因素,适应不良,转到台北读北师附小。当时我在中正大学教书,由我母亲照顾我的小孩。

我母亲的教育观念是旧式的:先做功课后玩耍。小孩一回到家,赶快把功课做完,以便玩耍,我母亲一看说:「咦!那么快就做完了?去复习!」小孩一听,赶快去复习,正打算出去玩,我母亲说:「复习完了,去预习!」

当时我母亲常说:「现在三年级的功课怎么那么多呀?做到十点半还做不完!」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小孩是把功课摊开在桌上慢慢地做,我母亲一离开,他就去玩,听到脚步声,他就赶快回到书桌前!

我发现这件事时,相当的担心;由实验知道,要改变一个坏习惯,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气!金丝雀学会唱一首歌后,若要它再学新的,它会干脆让神经细胞死掉,第二年再长新的。

于是我试着说服母亲,让小孩做功课前先玩,结果我母亲回答:「业,精于勤,荒于嬉!」她的六个女儿都读北一女、台大,她坚持当新式教育还不知成效如何时,先用传统教法!还说我小孩晚回国,起步晚,必须要「追上去」,所以安排他每周补习三天,小孩叫苦连天!

从「身心症」到爱上学

国二上,我的小孩得了「身心症」。早上七点钟时,他的体温开始上升,七点半时,烧到三十九度半;怕他做假,我家有很多温度计,但是不管哪一支温度计,量出来都是三十九度半,我只好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请假后,到了八点半,他准时退烧。

到了上学时间,常常是我先生抬头,我抬脚,两人合力把他拖上汽车,他一路上叫:求求你不要叫我去上学!」听了心中真的很不忍,我们为什么会让孩子读书读到这样的痛苦?

进入美国学校三个礼拜后,「身心症」不药而愈。他变得很喜欢去上学。他们老师早上七点钟到学校,他想跟老师共进早餐,讨论功课,所以早上不到七点,就挖我起床送他去上学,而我常是前一天做实验做到半夜三更。

他对他的老师,那些肯帮他的老师,有说不出来的感恩和爱戴。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集邮,特别珍藏了一些东南亚各国独立时发行的纪念邮票。小孩在学校上到有关国家独立的课程时,向我借那些亚洲国家独立纪念邮票,当作参考资料,带去 学校,结果被老师一夸奖,就把邮票送给老师了。我说:「不行啊,那是妈的珍藏。」我的小孩说:「可是我的老师更喜欢那些邮票!」

他的老师隔了四年没有教他,去年在路上遇到,正值总统就职典礼前,孩子回来对我说:「老师说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就职典礼…」我们只有一张贵宾卷,孩子竟然跟我说 :「你不要去啦,让我的老师去!」

我可以感觉到,老师只要对孩子有一些用心和付出,孩子就会非常感激,令人非常感动。

教小孩,要从动机下手

我觉得,我们的课本编得太浅了,我们不能低估孩子的聪明智慧,以为以他这个年龄,只能了解某个程度

皮亚杰有个实验:五个弹珠排一排,有上下两排,将第六颗弹珠加入下一排并将长度缩得比上一排小,问小孩哪一排弹珠比较多?结果小孩会说较长的那排较多。事实是-将弹珠换成巧克力后,实验结果完全改观,两岁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这一排!

我们在小学二年级时,开始教整数概念,一个当老师的妈妈问小孩:「小于一百的最大整数是多少?」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妈妈在讲什么,眼看弟弟要挨揍,哥哥跑过来帮忙:「妈妈要给你一个红包,里面的钱不得超过一百块,你要多少?」弟弟立刻说:「九 十九!」

今天我们的教学不能与生活连在一起,小孩不知你在问什么,这不代表他笨!

我先生以前要我儿子学中文,规定回到家里不能讲英文,要讲中文。于是我的小孩每天回到家,一脚站在门口就用英文把当天学校发生的事情讲一遍,讲完,进到家,就不讲话了。他其实相当痛恨中文,可见体罚对一个孩子身心残害之大,他到现在还不肯拿筷子,但是很会青蛙跳,可以跳完整个操场!
 

对于孩子,真的要了解他的心理,而且要有方式对待他。我后来让他愿意看中文,完全是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着手,武侠小说嘛!讲到最精采的地方,我就停下来说:「妈妈要去做实验了。」他拉着我问,后来呢,后来呢,我就叫他自己去
看。其实他并不能全看懂,自己用想像力填补了很多地方。

从了解到关怀到行动

我的小孩刚转到美国学校时,上课第一天,老师发了十四本英文书,说是这学期要念的,有哈波李的《梅岗城的故事》、赛珍珠的《大地》、史坦贝克的《人鼠之间》 等。

这些书都蛮深的,我们的大学生都不一定会读,何况九年级(相当国二)的孩子?我去问老师为什么选这些书,老师说:「十四岁的小孩,肌力已经足以伤人,如果心智上不够成熟、缺乏同理心的话,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必须在他青春期刚开始时,让他的思想跟上,藉着这些不同人种受到不同待遇的书,教会他们『同理心』是 什么。」

《梅岗城的故事》和《奴隶船》是描述美国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我的小孩看完了这个故事,一直问我:黑人并没有比较笨,为什么会因为他的颜色就遭到歧视?他们以前在学校里叫黑人Negro,但看完这些书后,就不再那么叫了。《人鼠之间》拿过诺贝尔奖,主角是个智障的孩子。当时发生了喜憨儿烘焙屋被人泼馊水的事件,同学们看了书 后,主动下山去帮忙喜憨儿清洗。

「因了解产生关怀,因关怀产生行动」,我在我小孩身上印证了这一点!

「阅读」是无可取代的

我们的学校应该多提供课外书,因为看得懂的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知识,好像搭个鹰架,让他自己走上去一样。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其实是不能取代阅读的。

我小孩11年级时,老师要他们看《战争与和平》,要交报告的!但是书太厚,他去租录影带来看,看完写报告交去,却不知电影结局被导演改了。老师发现后,罚他再看一本《飘》。
 
这次他乖乖地看书写报告,但是我觉得《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是经典作,很值得一看,就租来跟他一起看。小孩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他说郝思嘉是十六岁,怎么可以由三十岁的费雯丽演?我说岂有此理,《战争与和平》的女主角是俄国人,奥黛丽赫本是美国人呢,你怎么就看得下去呢?他说:「因为我是先看电影再看书,不管书中怎么样描写,都是出现奥黛丽赫本的形象呀!要是先看书,电影中出现的影像跟我的想像不合,我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看书时是自己的想像力,电影是导演的想像力,别人的想像力会阻碍自己发挥想像力!
 
听演讲,如果你不了解背景知识,听完后,所得有限;阅读却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一再反覆。从实验结果可看出,阅读在大脑的神经机制上,电流所显示的深度是不同的,而且影响神经之间的连结密度,我们现在所界定的聪明才智便是指这密度而言。

电流是不会中断的,例如路上看到小学同学,你不记得他的名字,但几天后,你突然坐起来,想到了他的名字。电流被激发之后一直走着,连结越密,创造力便越强。有创造力才有未来,我们的未来,就在下一辈的创造力上,如果我们将脑力封锁住、没有创造力,我们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北县某国小有面挡土墙,上面有一到六年级的创作图案,一年级的用个掌印压下去,顺着手指头的方向画出一只漂亮的长尾鸡,六年级用彩色的石头排列成圈圈的几何状图案。我们的孩子,进学校时很有创意,被我们教了六年以后,就变成石头,这就是一定要进行教改的原因。

我自己觉得,除了行为不要逾矩的最低下限外,教育者(包括父母、部长在内)要放手让人全面自我发展,小孩才会有创造力!

生命不一定是直线,他可以是放射线、双曲线或反折线,甚至可以是个圆,只是需要你主动塑造,完成属于你自己的圆。



http://clubbox.co.kr/namie0622欢迎加入我的box!!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索尼 | Posted:2005-03-30 13:1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78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