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51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otma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勵志] 戴晨志-目錄-口才魅力高手
口才魅力高手

高手作家戴晨志,這次要以他專精的人際溝通與口語傳播主題,透過各種輕鬆、有趣的實例和小故事,提供各種說話技巧與表達方法,教導讀者如何施展口才魅力、建立圓融溝通、創造自信人生。

在書中的各篇文章裡,戴老師引用了許多淺近而生活的說話情境,不管是成功的名人演說、聚會時的即興說故事、或是讓人啼笑皆非的記者現場報導,甚至是孩子們的腦筋急轉彎或白癡造句法,都蘊藏著許多值得學習的表達智慧、可以蒐集的說話素材及需要注意的溝通盲點。例如:
•      有內涵、有深度、有學問的人,說話不一定吸引人;懂得自嘲、懂得拉近距離、展現親和力的人,才會受歡迎。
•      懂得運用所謂的「3P+L」──「Pitch」音調、「Pace」速度、「Pouse」停頓、「Loudness」音量來做變化,將音韻、音律、音調做最美好的呈現。
•      成功的口才表達要掌握三種力量──
 一、聲音的力量(Voice power)
 二、身體語言的力量(Body Power)
 三、眼神的力量(Eye Power)。
•      高高在上、命令式、教訓式、嘲諷式的口氣,常使聽眾反感;謙卑式、分享式、自我檢討式,並給予大啟示的說話風格,則常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感動!
•      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在台上必須用敏銳的「心與眼」去觀察,就能找到最佳、最妙的「切入點」,達到令聽者哈哈一笑的開懷笑果!
•      利用「圖像化說話」,把聽眾帶進一幅幅的場景之中,讓聽眾彷彿感同身受,自然會被吸引。
•      說話時,要記得「五S」原則,
亦即「Study、Smile、Simple、Story、Success」;
而只有用心準備(Study),話,才不會隨便亂說;話的內容,才不會崩堤、潰堤、不可收拾!
流利的口才、風趣的表達,來自經驗、來自閱歷、來自書本,來自本身不斷地演練。戴老師的風趣故事和實用智慧,將讓你變成口角春風、充滿魅力的說話高手!
▼ 目錄
自序 「辛苦三五年、風光十年」的人生投資 文/戴晨志


第一篇 祛除恐懼、開口閉口秀出自己


‧老師,世界上誰的快遞最多
 打破隔閡、拉近距離、營造輕鬆氣氛!

‧哇,原來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啊!
 超炫的「聲音魅力」與「肢體語言吸引」

‧她已經變那麼醜了,你還會要她嗎?
 「勤於思考、充分準備、說得美妙」

‧哈囉,幽默餐廳開張了!
 用自嘲展現「親合魅力」、搏君一笑

‧我最了,醉在詩人的迷人風采裡!
 隨機應變、就地取材,製造高潮氣氛!

‧要先興奮自己,才能興奮別人呀!
 把心中信念,用「自信與熱情」爆發出來!


第二篇 發自肺腑、真情流露真心


‧你的駕駛技術,能靠近懸崖多近?
 口才訓練,只要有心,處處是教室!

‧上帝啊,為什麼你對我這麼不公平?
 「真情流露、發自肺腑」,才能令人感動!

‧野狼,也是「有情有義」的動物喲!
 只要勇敢站起來,就是自我訓練!

‧媽,菜裡有妳一根長頭髮!
 拙於言詞的誠懇,也是強而有力的說服!

‧「一日陸戰隊,不死也殘廢?!」
 「認真、用心」,是轉機的開始!

‧柯林頓正在寫「求職履歷表」?
 捕捉身旁充滿「幽默智慧」的題材!


第三篇 熱情洋溢,風采自成一格


‧他跪在白髮老邁的母親面前…
 「剪裁得宜的細節描述」,才能感動人!

‧謝謝你,只剩下你專心聽我講!
 「不真心、沒感情」的致詞,沒人會記得!

‧老師,我們可以折一千隻紙鶴!
 高明的「戲劇化」、「圖像化」說話技巧

‧她是我前世最親愛的妻子!
 運用「斷句」、「強調重點字」來表達語意!

‧我們都是命運的主宰、心靈的舵手
 「有知識明是非、無膽識會吃虧」

‧愛是──真心相待、永不止息!
 「視覺輔助畫面」,為口才魅力加分!


第四篇 扣人心弦、巧妙駕馭氣氛


‧那夜,強烈颱風侵襲台灣…
 「高低抽象層次語言」的探討與運用!

‧千萬別愛妳愛到殺死你!
 以「新聞、數據、警語」來吸引觀眾!

‧一次只做一件事,就能成就大事!
 將重點「格言化」,聽眾更容易記憶!

‧哈,太好了,教授蹺課,不用上課了!
 說話時,「語言」與「非語言」的傳播技巧!

‧老師,什麼是「人參、貓皮、烏拉車」?
 利用「簡易記憶法」,加深聽眾印象!

‧驀然回首,她,就在燈火闌珊處!
 「拋問題、反問」能增加現場互動氣氛!


第五篇 用腦用心、人人刻骨銘心


‧他的飛機,在天上盤旋,無法降落
 未雨綢繆、設想周到,提前到達會場

‧自己的權益,要自己開口爭取!
 機會,是留給肯開口的人!

‧有智慧地下台,才會有機會再上台
 拉雜、多餘的話,就像「多餘的尾巴」

‧這位先生,話怎麼可以隨便說呢?
 「動腦、動口、動手、動容、動心」!

‧人哪,為什麼常敗給「小心的舌頭」?
 「溫良的話是生命樹、是良藥!」

「辛苦三五年、風光五十年」的人生投資
◎文/戴晨志
十年前了。在 1991 年的 6 月 15 日,負責與大陸談判事務的「海峽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長文,依例到立法院備詢。當時,在野的立委無不把握機會,對陳長文秘書長提出尖銳的質詢;其中,頂尖質詢高手陳水扁委員,在一番唇槍舌劍之後,似乎很不滿意,隨即對陳長文大聲怒斥喝道:「你算什麼?」
這時,全場氣氛突然變得十分緊張,不知接下來的雙方會不會大吵起來?不過,陳長文雖然心頭微顫、愣了一下,卻也不慌不忙、沒有立刻回罵;他只是挺著胸膛,微微揚起他的嘴角,面帶笑容地說:「陳委員,我現在也可以回罵『你算什麼?』但是,我不敢這麼做,因為我怕回家後,我媽媽會罵我——怎麼跟另一位也姓陳的本家吵起架了呢?」
陳長文的話一說完,全場莫不笑成一團,也笑得氣氛大變、和樂無比,連陳水扁委員也不知怎麼接下去,只好停止繼續質詢。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可是,並不是每個「危機」都可以變成「轉機」,必須「有膽識、有智慧、有口才、有幽默、有機智」,才能將一觸即發的危機,轉化成和樂融融的契機。在高手過招之中,「罵由他、笑由我」,我們不能耍著脾氣「硬衝、硬幹」,搞得兩造都是鼻青臉腫、頭破血流;我們總是要學習運用「說話魅力」,來化解尷尬和衝突,進而增進人際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啊!

前一陣子,報載,台中市新民高中日文科三年級學生曾璟蕙,參加全國高中職日語演講比賽,勇奪冠軍。這場比賽,是由東吳大學和日本明海、朝日大學合辦,共有 55 校、128 人報名;曾璟蕙擊敗其他主修日語的好手,奪得第一名「朝日獎」,也免費接受招待,到日本痛快地旅遊一番。哇,真是太棒了!
曾同學說,為了參加這次全國性的比賽,她每天練習,連走路也經常「邊走路、邊唸唸有詞」;甚至,她主動到日文科的各個班級演講,站在台上練講給同學們聽。而為了擔心比賽場地太大,可能會不習慣,她還到學校頂樓空曠的場地,獨自不斷地練習。
看到曾璟蕙的新聞,我想起——前幾天,我和一朋友約見面,他一上我的車,看到我的眼睛紅腫,就問我:「你怎麼啦?怎麼哭了?」我笑笑說:「沒事啦,沒事!」「沒事幹嘛哭?」「哎呀,我只是一邊開車、一邊練習演講要講的故事;因為很感人,所以我就一邊講、一邊哭呀!」
為了站在台上有好的表現,我常一邊開車、一邊練習演講的內容。有時,一邊講、一邊哈哈笑;有時,一邊講、一邊眼淚掉!並非故意煽情,而是,我總希望,透過口語表達,讓別人「有喜樂、有歡笑;有淚水、有省思」,甚至「有感動、有行動」!
真的,沒有什麼事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我們看到別人站在講台上,談笑風生、侃侃而談、口若懸河地展現口才魅力,這豈是天生的?他們也都是付出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血和努力啊!

有個守財奴,住在會漏水的屋子裡,卻捨不得花錢修屋頂。一天,下大雨,屋子裡不能住人了,可是,守財奴說:「雨下這麼大,我到哪裡找人來修屋頂?我看,還是等雨停了再說吧!」
兩天後,雨停了,鄰居勸他趕快把屋頂修了好過日,可是守財奴又說:「現在雨都停了,不會再漏水了,我又何必去花錢修理屋頂呢?浪費錢、浪費時間!」
什麼時候是我們「修理屋頂」的最佳時刻?答案是——「現在」,立刻就找人修,因為,雨,隨時會來!
什麼時候是我們「練習口才」的最佳時刻?答案是——「現在」,立刻隨時隨地找機會練習,因為,要我們上台、要我們說話的機會,隨時會來!我們不能要上台說話時,才開始手忙腳亂地找題材、找救兵、急就章;搞到最後,還是紅著臉、垂頭喪氣、灰頭土臉地草草下台。
您知道嗎,「口才」這檔事,是「辛苦三五年、風光五十年」,穩賺不賠的生意啊!只要擁有「口才魅力」,不管在各行各業都吃得開,都備受歡迎、都倍受器重!
或許,有人說:「我沒有時間練習,不知道怎麼練習?」可是,我知道,有人可以放棄逛街、放棄看電影、放棄約會、放棄遊樂休閒……只為了「全心全意地準備演講比賽」,而勇奪冠軍!也有人「全心全意地準備商業簡報」,而贏得一大筆生意。
的確,當我們選擇了一個決定,我們都會失去另一個機會,這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但是,一個懂得「割捨美學」的人,卻因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斷苦練,讓自己的口才更佳、更棒、更有魅力,也使自己和事業都更接近成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念變,態度跟著變;態度變,習慣跟著變;習慣變,人生就大大改變!」
或許,我們天生都不是口才極佳的人,但,我們都可以因為「心念變」——一定要努力學習口才表達,而使「態度變、習慣變」,最後,使自己的人生也大大改變!
真的,「辛苦三五年、風光五十年」;一個為口才魅力而投資的人,絕對不會失敗,一定會有歡呼收割的時刻。
俗語說:「土地沒有永遠的主人!」的確,人生處處可安居,哪裡不是美麗的後花園?而人間,也沒有「永遠的說話高手」,因為,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輩有才人出!但是,只要有心,時時找機會、創造機會,不斷練習,則人人都可以是「口才魅力高手」,來譜出炫麗的人生。

老師,世界上誰的快遞最多?

流利的口才、風趣的表達,來自閱歷;來自書本、來自本身不斷地演練;

一生「虧在口才不好」;「敗在不會說話」的人很多,

我們必須設法充實自己的「說話詞彙」,

用「口才能力」來改變命運!

有一天,一個學生考問我說:「老師,你知道章魚有幾隻腳嗎?」我說:「我不知道!」「哎呀,老師,你怎麼會不知道?章魚有八隻腳啦!不過,也有人說是八隻觸手!老師,你曉不曉得要怎麼分辨,章魚哪些是手、哪些是腳?」

我被學生這麼一問,傻住了,我怎麼會知道章魚哪些是手、哪些是腳?

後來學生說:「老師,你好笨哦!用東西打章魚的頭,會摸牠的頭的,就是手,其他的就是腳。而且,天氣熱的時候,章魚會抓香港腳的就是手,被抓的當然就是腳啦……或是,給牠一台電腦,放在鍵盤上的,就是手,其他的就是腳啦!」

小孩的腦筋急轉彎,真是有意思、有創意!所以,也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老王姓什麼?」這問題就比較簡單啦,我回答:「姓王嘛!」「不對,老王不是姓王!」「怎麼不對啦?老王不姓王,難道是姓老?」

此時,小朋友很得意地說:「不對,老王也不是姓老,老王是姓『法』!」

「啊?怎麼會姓『法』?」我一頭霧水!

「老師,你沒聽過『法老王』嗎!所以,老王當然是姓法呀!」

天哪,真是被小朋友給打敗了!

後來,小朋友又問:「十二生肖的動物中,蚊子不會叮哪一種動物?」

我想了又想,十二生肖中,每一種動物都可能被蚊子叮呀!我……我答不出來!

小朋友偷笑地說:「你怎麼那麼笨,是狗啦!」

「怎麼會是狗呢?」我真是不解。

「嘻,你沒聽說過『布丁狗』嗎?『布丁狗』就是『不叮狗』!」

再問—「世界上誰的快遞最多?」

我的媽呀,我怎麼會知道誰的快遞最多?這又是什麼怪題目呀?可是,題目再怎麼怪,還是有答案。答案是—「王老先生」!

為什麼呢?因為,小朋友不都經常在唱一首兒歌—「王老先生有塊地(快遞)呀,依呀依呀喲……」

我真是佩服小朋友的點子,我們一輩子都想不出這些「無厘頭」的答案呀!

也有一位老師說,他班上的小學生造句,真是天真可愛、千奇百怪!例如,造句的題目是:「不像……卻像……」

結果,一小朋友寫道:「我的弟弟不像爸爸,卻像隔壁的李伯伯。」

另有一小朋友,家裡有一位九十歲的曾祖母,所以他在看到習作的造句題目「雖然……但是……」時,就寫道:「雖然阿祖已經九十歲了,但是她還沒有死。」

在面對一群陌生的聽眾時,台上的主講人,最重要的課題是「打破隔閡、拉近距離」,不要「太過嚴肅、正經八百」!也因此,主講人可以運用一些輕鬆、有趣、或活潑可愛的話題,來做開場白,使現場的氣氛不致於太僵硬、或死氣沉沉。

其實,演講或上課的氣氛,必須由主講人來營造;所以站在台上的人,腦中必須記下許多有趣的故事、笑話、俚語……,並適時地運用、穿插,使現場的笑聲不斷、輕鬆愉快,如此一來,才能提升聽眾的學習興致!

有句話說:「前面的訊息,引發興趣;後面的訊息,加強記憶。」

一個好的開場白,或是前面的講述內容,是極為重要的,若能講得很精彩,自然會引發聽者的「高度興趣」與「注意力」;開場白中,千萬不要太過份謙虛,說自己「才疏學淺」,或說「工作很忙,沒什麼準備」,這對聽眾而言,都是不舒服的。而結束之前的後面訊息,亦必須設計得十分精彩,才能令聽者印象深刻地滿意離去。



有一位外科醫師,分別為幾個不同職業的人動手術。第一個開刀的是一名英文老師,所以他的肚子裡,都是一大堆ABCD……;第二個開刀的是會計師,肚子一打開,發現裡面都是一些阿拉伯數字;第三個開刀的是一名律師,動了刀後,外科醫師很納悶,也很不解,他一直說:「奇怪,怎麼會這樣,怎麼找不到心和肝呢?」

哈,律師嘛,常被嘲諷為「沒心肝」!當然,這是開玩笑的,很多律師對人都是「盡心盡力、掏心掏肺」地付出,所以才會一下子找不到心肝呀!

其實,流利的口才、風趣的表達,來自經驗、來自閱歷、來自書本,來自本身不斷地演練。當我們與他人接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正在「被他人評價」;別人從我們的穿著、表情、動作、說話、內涵……正一直在給我們「打印象分數」。其中,不可諱言地,「口才談吐」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有兩名研究所學生,成績都很棒,畢業後一起進入一家電子科技公司。

可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上司發現,小陳在與同仁們相處時,常羞於表達,極不自在;而當他在會議中發言,或做業務簡報時,常滿臉通紅、全身發抖、詞不達意。相反地,小郭在與長官說話時,十分自信、從容;在面對大眾做簡報時,一直面帶笑容、有條不紊、侃侃而談,極具說服力!

七、八年之後,小郭已被長官提拔為「副總經理」,而小陳卻仍是一名「課長」。

您知道嗎,一生「虧在口才不好」、「敗在不會說話」的人很多,我們必須設法充實自己的「說話詞彙」,用「口才能力」來改變命運!
哇,原來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啊!

一個人為什麼會被吸引?

會被「聲音、動作、表情、眼神……所吸引」。

所以,挺起胸膛、眼光要環顧全場,從容自在地走動、接近聽眾,

並增進與聽眾之間的互動,這樣,口語表達就成功了一半!

有一位講師,站在台上對聽眾講述一個故事:

以前,有一個老公因車禍過世,老婆當然十分難過,也對先生思念不已。一天,老婆經人介紹,找到了一位法力非常高強的「靈媒」,來替他們搭起陰陽界的溝通橋樑。

在靈媒施咒和念法之後,老婆終於可以和死去的先生搭上線、開始對話了。

「喂,喂……老公,老公,你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嗎?」講師站在講台上,手放在耳邊,做著打電話的手勢,他假裝是老婆激動的聲音述說著。

「親愛的,我……我可以聽到妳的聲音,噢,好棒哦,沒想到我死了,還能夠和妳說話!」

這時,老婆既著急又興奮地問:「親愛的老公,你現在住的環境好不好啊?」

「噢,親愛的,我這裡的環境很美、很棒,經常是藍天白雲、鳥語花香、氣候很舒適宜人……」

「那……老公,你們平常都在做些什麼?」講師站在台上,依然像演員一樣,一下子演老公、一下子演老婆的聲音。

「我們呀﹖每天早上醒來,吃完早餐後,就開始做愛;吃完午餐,休息一下,又開始做愛做的事;晚餐過後,也是一樣!我們除了睡覺、吃飯之外,就是一直做愛做的事,每天都是一樣!」

「哇,這麼棒啊!原來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啊!」

這時,講師用老公粗粗的聲音說:「什麼天堂?我現在已經變成一隻種豬啦!」

一個人如何抓住聽眾的注意力?當然「聲音的變化」很重要!以上述的故事來說,一個講述者,他一站上台,就是一個「演員」,他必須透過聲音的變化、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細聲粗音、或速度快慢,來使整個故事的語言表達,像說書的演員一樣,淋漓地發揮其「語言藝術」!

再者,除了「聲音的變化」之外,「肢體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假如,我們在講述這故事時,是站在講桌後面、立正不動,或雙手扶靠著講台,緊張得沒有一點手勢,也不敢走動,怎麼可能會有好的表現和笑果?

因此,要發揮口才魅力,一定要懂得運用「肢體語言」,透過自然或有力的手勢,來增加語言的吸引力。

同時,演講者不能一直被侷限在講桌後面,不敢動。適度的走動,或隨著講述故事的劇情,做合宜的手勢和聲音變化,將可以使說話的效果更逼真、更吸引人,也更有臨場的感覺!

美國麻州有個女孩,名叫黛安娜‧高登,她 12 歲時因得了骨癌,鋸掉了右腿。然而,她並不氣餒,仍以一條腿勤練滑雪!十年後,她完全克服滑雪障礙,於 1988 年加拿大奧運會中,實現了贏得「奧林匹克金牌」的美夢。

可是,黛安娜的噩運仍不斷地跟著她,因她在 30 歲那年,又罹患了「乳癌」,因而被醫生切除了兩個乳房。

雖然黛安娜受到多次無情的打擊,也想過自殺,但她最後挑戰自己的生命,勇敢地站了起來。如今,她獲頒「榮譽博士」學位,也成為一名「勵志演講家」。

幾年前,黛安娜曾應邀訪問台灣,並發表演說。因黛安娜只有一隻腳,她無法和其他演說家一樣,不斷地走動,甚至跑、跳,或用「誇大的肢體動作」來吸引聽眾;黛安娜只是靜靜地坐在台上,以她的多次挫折、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來激勵在場的所有人。

然而,在演講的最後,她說著說著,竟然獨自用力地撐站了起來,用裝著義肢的腳,一跛一跛地走到舞台邊,隨即,出人意料地往台下跳了下去!

黛安娜這麼一跳,驚叫聲四起,也把現場所有人都看傻了!不過,這一跳,也重重地震撼著在場所有聽眾的心;因為,在我們經驗中,似乎不曾見過一個只剩一隻腳的女孩,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台上往下跳!而黛安娜強烈的「肢體語言」,充分表現出│她不被擊倒、不被打敗的勇氣和決心!

而這一幕,也永遠烙在所有聽眾的心中!


林肯總統曾說過:「如果我無話可說而必須上台說話,無論我年紀多大,還是會深覺不好意思的。」

「沒有準備」怎能上台?沒有準備就上台,就像上「斷頭台」一樣,令人恐懼。也因此,事前必須不斷地練習!

一個站在台上的人,為什麼會被吸引?──會被「聲音」、「動作」、「道具」、「顏色」所吸引。所以,「聲音」的練習就十分重要。同樣一句話、一個故事,不同人講出來,就有不同的味道。為什麼有些人的聲音特別好聽?因為他們懂得運用所謂的「3P+L」──「Pitch」音調、「Pace」速度、「Pause」停頓、「Loudness」音量,來做變化,將音韻、音律、音調做最美好的呈現,而不只是單調、呆板、枯燥、一成不變的「唸稿」而已。

其實,講台就像是「舞台」一樣,所以,最好不要「藏身於講桌後面」,而是必須讓聽眾看到主講人的整個身體—一個賞心悅目、從容自在的身體;而適度的舞台走動,更可以接近聽眾、增進與聽眾之間的互動,同時,更是「自信」的表現。

也因此,成功的口才表達要掌握三種力量—一、聲音的力量(Voice Power);二、身體語言的力量(Body Power);三、眼神的力量(Eye Power)。

當我們掌握「聲音變化的魅力」、「肢體語言的吸引力」,再加上「親善、和藹、喜悅的眼神」,聽眾自然會被吸引。因此,挺起胸膛、眼神要環顧全場,也不要忽略左右兩旁的聽眾,讓我們的眼光能和聽眾有所交集,這樣,口語表達就成功了一半。

此外,一個想成功的人,一定要「下定成功的決心」,也要有「必定成功的心理準備」。所以,趕快開始找個地方,就「聲音」、「動作」、「眼神」開始做演練吧;甚至找個好朋友當聽眾,演練給他聽!我們就是要「不怕羞、不要臉」,才可能進步啊!
她已經變那麼醜了,你還會要她嗎?

話要說得好、說得妙,很不容易,

所以聖經上形容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

而且,有些話「使人笑」,有些話卻「使人跳」,

我們豈能不更加小心說話?

九二一大地震的悲慘情況,已逐漸被國人所遺忘,然而,大家應都還記得,地震當時,幾乎所有新聞媒體都大幅報導,電子媒體也長時間地為民眾提供最新的訊息和服務。而在地震後不久,曾有關心時事的細心網友,將有關大地震時電子媒體報導的「NG 片段」,整理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精華篇」,在網路上流傳──
•      「九二一凌晨,有位電台女主持人,在電話連線時問了記者一個問題:『可不可以請你告訴我們,到底是地震引起停電,還是停電引起地震?』」
•      「這裡災變的現場一片混亂,現在我們來看看『精彩』的畫面……」
•      「聽說,這裡的水庫,出現了十五『公里』的裂痕……」
•      「這次的地震非常恐怖,真是『百年難得一見』……」
•      「目前瓦礫堆下的民眾,應該都已經『滅口』了……」
•      「很慶幸目前死亡的人數,不是呈現快速增加的狀態,而是穩定增加中……」
•      「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受災戶家屬為我們講幾句話……」
•      「剛剛的餘震真是令人吃驚、振奮人心……」
不知道這些在網路上流傳的郵件原創者是誰?其真實性有多少?不過,在平日的電視、廣播中,記者「粗心大意」或「緊張說錯話」的情況,常會發生;尤其是在所謂 SNG 新聞連線時,記者在房屋倒塌、死傷嚴重、慘不忍睹的現場,有驚惶、有難過、有激動、更有即席報導的壓力,就難免會說溜了嘴、出了差錯。

相信,當這些主持人或記者回過神、靜下心時,他們就會知道,「停電絕不會引起地震」;地震的悲慘狀況,絕不能用「精彩」來形容;水庫若有裂痕,應是十五「公厘」,不是「公里」;地震嚴重,應說是「百年罕見」,而非「百年難得一見」;民眾因地震「罹難」,絕不能說是「滅口」……

當然,要當一名稱職的記者,時時要問出合宜適當的話,的確是不容易,也要經過經驗的累積與磨練。

某電視台在地震時,曾播出記者採訪三位失去父母及祖母的小孤兒的畫面;記者問小孩:「你爸爸媽媽呢?」「他們死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你阿嬤呢?她是不是也死了?她有沒有死得很慘?……現在你怎麼辦?」

記者一連串的問話,終於把小孩弄哭了!而這樣的新聞,竟還打出「×視獨家」字樣,真是令人難過又氣憤!

不久前,也有讀者投書指出,一電視記者訪問 217 公分高的煙毒嫌犯時,居然問他:「請問你平常都吃什麼?」「你打籃球嗎?」好像電視記者是在採訪「怎麼吃才健康,才可以長高」的主題一樣。

也有台南一空軍上尉迷姦少女,而一女聲語氣激動的對嫌犯大罵:「你做的時候很勇敢啊,為什麼現在不敢講啦,你講啊!」

「對不起!」嫌犯低頭說。

「不能只是對不起啊,她的一生就毀在你的手裡,總要交代一下啊!」

原來以為這些話是受害者家屬的指責,沒想到,這竟是電視女記者義正辭嚴的問話。

另外,台南也發生一中尉軍官盛怒時,潑汽油燒傷女友的案件;那軍官後悔地說,他會照顧受傷女友一輩子。而觀眾從電視上,聽到一女記者非常氣憤地責問嫌犯:「她已經變那麼醜了,你還會要她嗎?」

只見嫌犯低頭說道:「對,我要照顧她一輩子。」

我當過電視記者,知道「發問、問話」是一門學問,也是藝術,並不簡單;不過,人必須記得自己的身份,不適當、不合宜、不必要的問話,應儘量避免,以免被人質疑「逾越專業領域」,而被「看笑話」!

話說,好一陣子前,兩隻澳洲無尾熊在木柵動物園造成超人氣的旋風和人潮,一位新進女記者在現場連線時說道:「動物園為了哈雷和派翠克,準備了六、七種尤加利樹的樹葉,而牠們吃了以後則表示,感覺相當不錯……」

後來有觀眾在網路上留言說:「想必這女記者跟無尾熊一起吃過飯,才能採訪得如此詳細,才知道牠們吃的感覺相當不錯……」


有個國王做了個怪夢,即召來一名大臣解夢。大臣心直口快地說道:「國王,您的夢很不幸,因您的夢是說,將來您的所有親人都會比您先死,撇下您一個人孤苦伶仃……」國王一聽,氣得半死,就立刻下令把大臣拖出去斬了。

不久,國王又做了同樣的夢,也召來一名大臣替他解夢。這個大臣告訴國王說:「國王,您的這個夢真是好預兆,因為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您將來會很長壽;您未來的壽命,會超過您所有的親人……」

國王聽了,龍心大悅、滿心歡喜,心中陰霾一掃而空,也馬上擢升這大臣的官位。

話要說得好、說得妙,很不容易,所以聖經上形容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而且,有些話「使人笑」,有些話卻「使人跳」,不是嗎?

不過,會說話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斷用心觀摩、學習而來;尤其是上台說話,更需要靠「磨練」。年輕時,我參加演講比賽後,同學給我的評語是:「一、眼光呆滯;二、面無表情、臉部肌肉緊張抽動;三、聲音發抖高亢;四、講稿背不熟;五、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六、忘了台詞……」

「緊張、恐懼」,是每個初學說話的人都會有的生理狀態,所以愛默生說:「恐懼,是世界上最容易擊敗人的東西。」人一緊張,就發抖,話就說不好;也因此,連口才極佳的採訪、播報記者,也會凸槌、出錯。

不過,若能在說話前「勤於思考、充分準備」,並再三演練,就可以減少錯誤和出糗的機會。

其實想想,一百人當中,有多少人擅長於口才﹖而在許多談話中,有多少人是「口齒流利、言之有物、令人滿意」的呢﹖所以,如果我們目前是「木訥結舌」,沒關係,只要用心體會與準備,並「主動開口、秀出自己」,將來我們在台上的一開口、一舉手、一投足,也都會充滿不可思議的魅力!
哈囉,幽默餐廳開張了!

說話,是一種藝術;

內容多、內容好、內容真正像個寶,但別人不一定聽得進!

內容的「精闢度」與「接受度」,不一定成正比!

幽默、親合的人,才會受歡迎!

華裔網球名將張德培,曾在台北基督教懷恩堂,與喜愛他的球迷朋友們,一起分享他的生命和喜樂;當天晚上,整個懷恩堂被數千名想一睹張德培風采的群眾擠爆了,場面真是瘋狂而熱烈。

張德培站在台上說,有一次他在美國亞特蘭大參加比賽,當他正要走進網球場時,一個美國小朋友走了過來,很興奮、也很期待地拿著一張紙、一枝筆,要求他簽名。那時,張德培問他說:「你知道我是誰嗎?」美國小孩很自信地說:「我當然知道啊,你是 Jackie Chang(成龍)!」

張德培急忙跟他說:「No! No! 我是 Michael Chang! 」

聽張德培這麼一說,會場聽眾莫不哄堂大笑!

張德培始終面帶微笑地說,面對孩子,他有一顆柔軟的心,因為孩子可以讓你笑、讓你哭;孩子總是觸摸到人們最柔軟的生命!而網球,也讓他碰觸到可貴的生命,即使自己常在比賽中輸球,但輸球有時也是一種祝福,可以贏得友誼。因此,每回比賽結束,不論輸贏、成敗,他都將一切歸功於神、歸功於愛他的上帝……

多年前,報載已卸任的某政府高層陳姓官員,應台北縣警察局之邀,在大禮堂中,以「生活中的修行」為題,發表三小時的演講。不過,早上九點的演講,還不到半小時,台下數千名的員警中,就有很多人在打瞌睡。

此時,陳姓官員以很嚴肅的口吻說,「昏睡」是個很危險、很嚴重的病;經常昏睡的人,會做不了主、精神散漫、常出狀況、出意外,不能當警察。所以他建議警校招生時,先集合考生「開朝會」,打瞌睡者就不予錄取……

雖然陳姓官員告訴在場員警,「坐直就不會想再睡」,但還是有很多人照睡不誤;後來陳先生面露不悅,說了「真丟人現眼」、「聽了不高興的人會便祕」等重話,並要求警察局長,下次集會時要「架設錄影機」,睡覺的人就要「特殊訓練」!

讓主講人說了這麼重的話,警局的長官們都很不好意思,趕快起身在會場中「巡邏」,也有警員被「罰站」,但效果還是不太好,連局長都親自起身查看。

最後,陳姓官員講足了「三小時」,才結束。有員警認為,獲益良多,也有人說,很佩服陳姓官員的體力;但,也有人認為,連主講「修行」的人都生氣、動怒了,警察局的臉,也丟大了……

好像是吳大猷先生曾說過一個例子—有一個牧師,在講道的稿子上,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眉批,其中有一段,旁邊特別用紅筆註明:「此段立論比較弱,聲音必須大一些!」這,雖是諷刺,但也值得深思。

說話,是一種藝術;內容多、內容好、內容真正像個寶,但別人不一定聽得進!

內容的「精闢度」與「接受度」,不一定成正比!

假如,在台上的說話口吻是「上對下」、是「訓戒」、是「嚴肅」、是「指責」、是「憤怒」,則內容再怎麼棒、怎麼精闢、或如何「苦口婆心、意義非凡」,也會使現場氣氛變得很僵,聽眾的心情也跌到谷底,沒有一絲喜悅。

但,假如說話能像張德培一樣,能夠展現「親和魅力」和「迷人風采」,並用「自我解嘲」的方式,謙卑自己、博君一笑,則現場氣氛必會大大改觀。

因此,有內涵、有深度、有學問的人,說話不一定吸引人;懂得自嘲、懂得拉近距離、展現親和力的人,才會受歡迎!


報載,為了改變傳統用餐時的枯燥乏味,大陸河南省開了一家「幽默餐廳」,顧客一進門,就可以聽到播放的笑話、相聲、和開心小品;而且,服務員每上一道菜,都會奉上一張寫有笑話的卡片,稱為「幽默調味品」。

當這家餐廳開張時,的確吸引許多顧客上門,高朋滿座;但不久之後,卻變成門可羅雀。為什麼?因為來吃飯的客人,常聽到或看到笑話而「嗆著」,或是許多客人的「笑聲實在太怪、太難聽」,使餐廳變得太吵雜,客人用餐的氣氛也大受影響,後來就不想來光顧了。

所以,幽默,很不容易;但要幽默得恰到好處、人人歡喜,更不容易!

其實,演說並不是侃侃而談、滔滔不絕、長江大河就好;演說要雋永、幽默、耐人尋味,讓人聽了,回去一個晚上都不能睡覺,覺得「太好了、太棒了」,過了一星期、一個月、一年……之後,都還一直記得!這,才是說話的最高境界啊!

知名小說家和演說家司馬中原先生曾說:「演說就像演戲一樣,不可以別人未笑你先笑;講幽默笑話時,別人沒笑你先笑,別人搞不清楚你在幹什麼,所以必須『多一字則多,少一字則少。』」

的確,高級的幽默,加上絕佳的演說內涵,一定會使人聽了如沐春風、獲益良多!不過,展現幽默時,也必須投注「戲劇般的聲音」和「表情變化」—有時音調低沉、有時高亢、有時哀戚、有時激動、有時奔放、有時平靜、有時熱情……

演說人的情緒、表情、與聲音變化,若能像「樂譜音符」一樣,不斷地躍動、飄揚,說話就會像是美的旋律,十分悅耳動聽,聽眾的頭也就不會下垂、打瞌睡了。
我醉了,醉在詩人的迷人風采裡!

在現場中,必須用敏銳的「心與眼」去觀察,

抓住所看到的、聽到的「人、事、物」

機靈地找到「切入點」,加以運用,

並賦予巧妙、詼諧、有趣的詞彙,

來建立與聽眾之間的趕斥營。

國學名師沈謙教授曾說過一則往事—有一次,他到台中靜宜大學演講,講題是「中國古典式的愛情」。到了演講現場休息室,主辦同學對他說:「沈老師,您知道嗎,前兩個禮拜余光中教授也來我們學校演講,他的講題,跟您今天的一樣耶!」

沈謙教授一聽,心裡有些不舒服,他心想:「既然請了余光中,又何必請我?而且,既然請了余光中,又請我,就不應該告訴我!再說,如果想告訴我,演講會後再說也不遲啊!」

不過,沈謙教授風度很好,臉上沒有露出不悅;但他說,要臨時修改題目—「中國古典式的愛情」變成副題,正題是「茶、酒、辣椒、霜淇淋」。就在沈教授踏上講台時,他對大家說:「聽說前兩個禮拜,余光中教授也在這裡講跟我一樣的題目;不過,他講的正題,是我今天的副題!」這時,台下開始有人笑了。

沈教授繼續說道:「余光中教授是研究西洋文學的,他來講中國古典式的愛情,絕對是個外行;不過,他的學問很好,一定講得很內行。而我是學中國古典文學的,我來講中國古典式愛情,絕對是內行;不過我的學問差一點,也許講出來會有點外行……而且,余光中是詩人,他往台上一站,大家都『醉』了,陶醉在詩人的風采裡;我是教書匠,往台上一站,大家都『睡』了……」

講到這裡,台下又是哄堂大笑!可是,沈謙教授又繼續說:「還好,我沒有跟余光中先生一起登台演講,否則在座的各位,一個個都要『醉生夢死去了!』」

沈謙教授的一席如珠妙語,逗得會場師生哈哈大笑;而整場演講從頭到尾,也都沒有冷場、沒有人睡覺!

演說中的開場白,是開幕,也是序曲,人人各有花招和技巧,但最常見的就是「就地取材」,英文叫做「Local color」,亦即利用演講現場的人、事、地、物之中,所看到的、聽到的,隨機應變地引用,並賦予有趣、巧妙、詼諧、或令人印象深刻的語彙,來建立與聽眾之間的情感。

有一家公司在開幕時,邀請許多政商名流一起慶賀,真是冠蓋雲集;而為了營造氣氛,酒會中矗立了一個「龍鳳大冰雕」,表示該公司未來能飛黃騰達。可是,由於冰雕送來得太早,還沒開幕時就逐漸溶化;而當董事長在致歡迎詞時,龍鳳冰雕竟應聲倒地。這時,許多高級幹部個個表情凝重,急忙俯身撿拾破碎的冰雕。

不過,在台上的董事長面不改色,從容不迫地繼續說:「感謝各位長官的蒞臨,我們公司將在大家的鼓勵之下,展開『破冰之旅』,為本公司創造事業的巔峰!」

董事長一說完,全場掌聲如雷,每個人無不讚嘆董事長的機智與幽默!

十年前,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高伯瑞,應台灣哈佛大學同學會之邀,來台訪問,並公開演說。高伯瑞身高近二百公分,學經歷甚豐。在演講前,主持演講的台大校長孫震,花了近五、六分鐘來唸他的學、經歷及出版資料。唸到後來,連孫震校長也唸累了,只好說:「我們一般人一輩子也唸不完這麼多書,真奇怪,他是怎麼寫出這麼多書來的?」孫震一講完,全場哈哈大笑。

高伯瑞高齡八十四歲,極負盛名,當時前來中央圖書館聽演講的,幾乎都是知名學者,現場發問也都以英語進行。雖然向高伯瑞發問的學者英語都還算不錯,但年老的高伯瑞卻每次都要現場主持人「重新解說一次問題」,讓人懷疑他是否年紀大、聽力有問題?

不過,高伯瑞在最後卻俏皮地說:「我告訴你們實話好了,我其實都是用主持人重複問題的時間,在偷偷地想答案!」這一句話,引起全場哄堂大笑,也化解了發問者的尷尬!

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是一個人機智的表現,也是極不容易的臨場反應;在台上者,必須用敏銳的「心與眼」去觀察,才能在突發狀況中,找到最佳、最妙的「切入點」,來達到令聽者哈哈一笑的開懷笑果!


有一次,我應一家保險公司邀請前往演講,場地是某大飯店的演講廳;當我到達飯店地下二樓停車場時,承辦人已來接我。說也奇怪,這大飯店居然沒有「客用地下樓電梯」,所以客人上樓都必須徒步走樓梯。

當然,走樓梯我沒問題,可是那時有三位中年女士,陪同一位拄著枴杖、行動不便的老先生,也到這大飯店來用餐;當他們發現這大飯店竟然沒有電梯上樓時,感到非常錯愕與不悅,因老先生的腳實在不能爬樓梯。正當這些人不知怎麼辦時,來接我的承辦人竟開口說:「伯伯,來,我揹你,我揹你走樓梯上去!」

於是,年輕的承辦人就揹著老先生,氣喘喘地走了兩層樓梯到大廳,再改坐電梯。看到這一幕,我真是感動!真的,在現今人情淡泊的社會,要看到一個年輕人,無所求地,揹著一個素不相識的老男人走兩層樓梯,真的很稀少啊!

所以,在那天演講的開場白,我就把我親眼所見、所感動的這件事,和全場聽眾分享。當我的話還沒說完,全場聽眾已響起熱烈的掌聲,為他們公司這麼優秀的同仁,大聲喝采、叫好!真的,那掌聲、叫好聲,久久不息;而那承辦人也對這意外的掌聲,紅著臉,向大家鞠躬答禮!這動人的景象,至今仍深深銘刻在我心裡。

「就地取材」,真是演講的一大考驗,也是一種另類的「即席演講」,講得好,全場掌聲如雷!因此演講者一到現場,就必須多加觀察,找尋可以與聽眾互動的題材!

而所運用的題材,最好「與聽眾相關」、也「引用一些真實的人名」、並「把聽眾的心懸在半空中」,來抓住大家的注意力!就像上述這年輕人揹老先生走樓梯一樣,用懸疑、說故事的方式講出來,來引發所有聽眾的興趣!

因此,提早到現場、用心觀察、隨機應變,以營造高潮的氣氛,是演說者的責任。

其實,演講人最忌諱的就是「背稿」;一個口才魅力高手,不會一直在「背稿」;相反地,他必須知道──站在台上不是在「記哪些字」,而是在「記哪些事」!一直在「記字、背稿」的人,一定會有因緊張而突然忘詞的時候;從容地「記事、記要點」的人,才能自信、自在地發揮說話魅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6 08:4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61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