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7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waterr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兒夜尿 應即早檢查治療
 小孩半夜噓噓是常有的事,但到了5~6歲還時常尿床,家長就要注意孩子是否罹患小兒夜尿症,應即早送醫檢查、治療。

 高雄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碧芳說,小兒夜尿症指的是,超過可以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齡(大約5~6歲),且每月仍有2次或2次以上晚間尿濕床的情形。據統計,約80—85﹪的5歲小兒已能控制排尿,另15—20﹪5歲小兒罹患小兒夜尿症。隨著年齡的成長,每年約有15﹪的自然痊癒率,國小期間大約還有5—10﹪、青春期以後有1—2﹪的青少年,仍有夜尿情形發生;而男生夜尿是女生的1.5倍。

 小兒夜尿的原因很多,包括:尿流動力學因素、神經發展延遲、睡眠異常、心理因素、泌尿道構造異常、泌尿道感染、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以及身體其他重大疾病影響等。另有研究指出,當小兒的雙親在小時候都有尿床情形,他們所生的小孩發生小兒夜尿的比率較高。

 陳碧芳指出,大部分尿床的病兒找不到明顯的原因,尿床雖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但對於兒童心靈的發展以及人格的成長卻有深遠的影響。基於這點,臨床上會根據可能的原因加以治療。治療方法包括:

 1.膀胱訓練:白天時增加小便滯留膀胱的時間,也就是延長2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以撐大膀胱的容積。

 2.行為治療:利用鬧鐘定時叫醒小孩起床小便,若有不尿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建立自信心;若有尿床時,教會自行處理,建立責任感,多鼓勵、多關懷、少責罵。另外,也可使用尿濕警報器,當有尿液漏出時,即可引發警報響聲,吵醒小孩起床小便,經過這種制約模式,膀胱逐漸有能力控制小便,也不會尿床了。

 3.藥物治療:包括三環抗憂鬱劑、抗制尿激素、副交感神經抑制劑。

 陳碧芳提醒,若家中有尿床的小孩,請與醫師長期配合,找出可能的原因,給予適當而且有效的治療,使小孩早日脫離尿床的陰影,快快樂樂地成長。記者林秀美/整理


劍上干戈止 凌步虛靜生
仙道為一拋 世風蜀道行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5 12: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96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