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33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大梵天王圣诞* 2021/12/12

图 1.

图 2.



梵天(梵语:Brahmā),
又称大梵天王
或大梵天 玛哈普拉玛-底瓦*
(梵语:Mahā-brahmā(-deva),
义为大梵天;音译为摩诃梵)、
梵天主、净天、梵童子
(梵语:Brahmā-sanaṃkumāra)、
娑婆世界主
(梵语:Brahmā sahāṃpati;
音译为梵摩三钵);
「梵」字实际为音译,
另有音译名婆罗贺摩、
没罗含摩、梵摩。
原是婆罗门教神明,
后为印度教三主神之一,
配偶为辩才天女;
梵天职司创造,是智慧之神,
被视为一切法的创造者,
婆罗门教相信梵文字母
是由梵天创造的,
故又称造书天。
后成为佛教重要的护法,
常在佛教经典中以侍立
或请法的形象出现,
留有若干陀罗尼咒。祂居住在天界,
所居的地方也被称为大梵天
(或曰梵天),
是色界天初禅天的顶层天。
相传释迦牟尼佛开悟伊始,
感到佛法深奥微妙,
难以用语言表达,
不易使人们体会理解,
于是想放弃传法,
欲进入涅槃,后经由梵天劝请,
于是决定向世人传播
他所得到的解脱之道。
佛教认为,
因为大梵天主自诞生起就独住天宫,
再者娑婆世界存在的寿命
和梵天的寿命相当,
于是梵天误以为
娑婆世界是由自己创造的。
在《大悲经》梵天品第一中,
大梵天主说
自己是娑婆世界的造物主,
释迦牟尼佛问道:
「如果世界是由你创造,
诸如世界的痛苦、丑陋、
不如意处皆是你创造的吗?」
梵天一一回答不是,
最后承认世界非我所造。
在泰国及中国傣族地区,
梵天信仰极为流行,
华人称之为四面佛
(应称「四面神」);
形象为四面各一个脑袋的天神像;
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
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
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
守护上方;
或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
密教之梵天形象有四面四臂,
右手持莲花、念珠,
左手执军持瓶,
作唵(om)字印,
乘七鹅车,戴发髻冠。
并有供养大梵天之修法,
称为「梵天供」。
在印度教(婆罗门教)
中亦广受信仰。
梵(梵语:ब्रह्मन्bráhman),
印度宗教概念,
源于自祭祀仪式
所得的神秘力量,
指宇宙的超越本体
和终极实在,
现世相对来说则
只是不真的现象。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
梵志(以清静为志)、
梵门(清净的法门)、
梵事(清净的法事)。
「梵」的原意是曼荼罗、
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
引申为自祭祀仪式
所得的神秘力量;
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
就有「梵生」;
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
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
都有赖于梵。
梵为本体的观念,
则由《吠陀》
中宇宙精神主宰
「祈祷主」演变而来。
「梵」的原意是曼荼罗、
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
引申为自祭祀仪式
所得的神秘力量;
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
就有「梵生」;
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
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
都有赖于梵。
梵为本体的观念,
则由《吠陀》
中宇宙精神主宰
「祈祷主」演变而来。
《奥义书》主旨是梵我合一,
主张梵即「我」,我即梵,
这是最深密的奥义。
人我要没入梵之中,
合而为一,
了无所限,不死不生。
梵与「我」本是息息相关,
但由于现象的执迷以致隔断,
透过观念与实践,自觉修证,
可以恢复本有的大我,
实现梵我合一的
终极人生境界。
奥义书中指出精神
修行的步骤,
如何由渺小的自我,
提升成大「我」,
与大梵合而为一。
依凭内心的历练,
人人最终都可体会
「梵我合一」的妙境;
人到此处,
可以揭破宇宙的迷幕,
超于轮回业报以外,
生命获致最终极的自我实现。
梵我为一。
只有广义上的瑜伽才能达到,
人可以布施、敬神、
口诵陀罗尼(「唵」)
和瑜伽实践加以追求。
婆罗门教梵我合一的感受,
是一种与宇宙合一的感觉;
有学者研究称,其与服用LSD
(麦角酸二乙醯胺)
所致的幻觉相似。
释迦牟尼不支持梵我
这种实质的表达方式。
佛家三法印讲的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与婆罗门教的梵我
表达方式不同。
「无常」、「无我」意味着,
一切法空,
「我」亦是空(不可得)的。
「梵」与「我」
那种肯定性的终极实在观,
在佛家的表达中消失了。
佛家认为最终的解脱或涅槃,
与「无常、无我」
这种观念相连,
论证梵我的终极性,
对于开启无执智慧是无益的。
梵文(Sanskrit)
为古印度书面语,
虽然是婆罗门教概念,
但汉地对印度等地
的事物常冠以梵字,
以示与中华地域有别,
如:梵本
(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
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
(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指婆罗门);
且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亦常称梵,
如:梵言(佛经)、
梵境(佛的境界)、
梵楼(佛教的楼阁)、
梵磬(佛寺之磬)、
梵学(佛学)。
而在《俱舍论》,
甚有以梵称佛之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21-12-12 15:01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12-12 14:30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图 2.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该经记载大梵王以妙法莲
金光明大婆罗华供养如来,
如来受此莲华,无说无言,
但拈莲华入大会中。
大众皆默然,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
破颜微笑。
佛即告言:
「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总持任持,
凡夫成佛第一义谛,
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后世用来比喻心心相印,
默契会心等。
亦作「拈花一笑」

【正法眼藏】
(术语)又曰清净法眼。
禅家以之为教外别传之心印。
释氏稽古略一曰:
「佛在灵鹫山中,
大梵天王以
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
世尊拈华示众,
人天百万悉皆罔摄,
独有迦叶,破颜微笑。
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分付迦叶。」
今以禅门之意解之,
则是正为佛心之德名,
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深广而万德含藏,故曰藏。
法华经所谓佛知见也。
涅槃妙心,为佛心之本体。
体寂灭,故曰涅槃。
不可思量分别,故曰妙。
法华所谓妙法也。
但法华就客观而谓为妙法。
今就主观而谓为妙心。
对一类顿悟之机,
使离言句之假名,
直尔会得此佛心,
谓之以心传心。
然世尊付嘱迦叶以正法眼藏,
虽为涅槃经之诚说,
而拈华微笑之事,
宝为禅门后辈之蛇足。
其说基于慧炬之宝林传,
人天眼目,
五灯会元已下与之雷同,
惟为夸张其宗之具耳,
隋唐之诸祖无言此事者。
传灯录二曰:
「说法住世四十九年,
后告弟子摩诃迦叶,
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
并敕阿难副贰传化
无令断绝。」
又曰:「佛告诸大弟子,
迦叶来时可令宣扬
正法眼藏。」
明教传法正宗记所载亦同之。
是正涅槃经二所谓:
「尔时佛告诸比丘,
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
付嘱摩诃迦叶,
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
是也。然则谓为正法眼藏,
谓为清净法眼,
皆总以名佛一代所说
无上之正法也。
况大悲经教品曰:
「如来法付嘱诸圣,
以正法眼之名,
且指灭后三藏
结集曰结集法眼,
岂限于所谓
教外别传之心印耶?」
(参见:拈花微笑)。
【又】(书名)书名。
有明径山宗杲之正法眼藏。
有日本道元禅师
之永平正法眼藏。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21-12-12 14:36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12-12 14:31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梵行(梵语:ब्रह्मचर्य,
罗马化:Brahmacaryā,
巴利语:brahmacariya),
又译为净行,
本义是清净的行为、
值得称赞的行为,
最早源自古印度
婆罗门教的梵天信仰,
在婆罗门教
或印度教中将
修行者必修梵行的时期
称为梵行期。
古印度人认为这些
清净的行为受梵天
(Brahmā)赞赏,
而施行这些行为者
将能够投生梵天。
这个信仰被佛教接受后,
佛教也称呼
出家的沙门为梵行者。

诸漏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里有四句偈:
「诸漏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是什么意思呢?
星云法师
「诸漏已尽」,这里的「漏」,是佛教的专有名词,
指的是人的无明烦恼。好比茶杯有了漏洞,
就不能装水;碗、盘、器皿有了漏洞,
就无法再盛装东西,我们的内心有了烦恼,
这个烦恼就如漏洞,会把我们的功德,把我们的信仰,
把我们自性里的宝藏通通都漏失掉。
如果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滴水不漏,
那么所有的功德都不会漏失。
「梵行已立」,梵,是清净的意思。
树立清净的修行、树立清净的道德,即不带一点污染心,
不带一点伤害人的念头,内心都是真、善、美,
这样的心念就是「梵行已立」。我们在世间做人,
要为自己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呢?效法圣贤树立清净的形象、
道德的形象、慈悲的形象、智慧的形象,就能逐渐完成自己的道德人格。
「所作已办」,接下来要作的是什么?我能布施,
我能持戒,我能修禅定,我能精进,我能忍辱,
我能修般若智慧,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的佛法,我都去实践;
所有普利大众的理想,我都一一去完成。
有了这么广大的修行,就不会有得失心、妄想心、
烦恼心,甚至不会再招感三界的生死轮回,
便能永断生死,不受人间酸甜苦辣的轮回流转。
这首偈子主要是提示我们:人生在世,
若能作到「诸漏已尽」,没有烦恼的纠缠;
「梵行已立」,树立了清净的行为;「所作已办」,
应该实践的道德都发心完成了,就能「不受后有」,
身心解脱自在,不再来人间轮回生死,永享清净安乐的涅槃境界。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12-12 14:3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印度教的三位最高主神:
梵天(Brahma)、
毗湿奴(Vishnu)
与湿婆(Shiva)。
梵天是创造之神,
也称创世之神,宇宙之主;
毗湿奴是宇宙与生命
的守护之神,也称维护之神;
湿婆是三只眼的破坏之神
(鬼眼王),
也称毁灭之神;。
这三大神皆能自由变化,
神格十分崇高,
在印度诸神祇中
处于最顶端的地位。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
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
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的。
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
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
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
他身穿白袍,四张脸
朝向东南西北,
象征四部吠陀经;
四臂则分持念珠、
盛有恒河水的水罐、
权杖、弓箭等物,
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
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
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
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
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
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
称“大梵天王”。
梵天最为显着的特征
是他的四个头:
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
后来由于耐不住寂寞,
他从自己的身上创造了
一个绝色佳人莎维德丽,
并疯狂地爱上了她。
端庄美丽的莎维德丽
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盯得
局促不安,
便想逃走以躲避他的凝视。
但无论她躲到梵天的右边、
左边还是后边,
梵天都能在每个方向
长出一个新的头来注视她。
最后她只好飞上天空,
但那里竟然又出现了
第五个头。
莎维德丽在无可奈何之下,
只好向容易冲动的
热血青年湿婆求助,
湿婆一听梵天竟然
调戏良家妇女,
大怒之下挥刀砍掉了
梵天的第五个头。
从湿婆这种以下犯上的行径,
我们也可以看出,
梵天虽然是创世大神,
但他的地位其实却在
另两位大神之下。
梵天本来是宇宙精神
“梵”的人格化体现,
但当他演化为与其他
神一样具有了肉体,
并高高在上的时候,
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堕落。
他住在天宫,
只顾自己享受,不管世间疾苦;
只要见到下属的老婆漂亮,
就想图谋不轨;
还充当黑社会保护伞,
很多魔鬼因为得到他的
庇护而放纵作恶。
种种道德败坏的恶行,
令世人疏远了他,
全印度只有两座
供奉他的庙宇。
后来梵天又创造了
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
却又贪图其美色娶之为妻,
更是大违伦理,
因此印度教徒愈发鄙视他。
公元6世纪后,
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
他原先作为万有
之神的很多特质,
不是转移到湿婆身上
就是被赋予给了毗湿奴。
鉴于世界和人类已被创造,
梵天无可奈何地退居二线,
不再被重视,
另外两位大神遂开始
排挤梵天,
其中尤以毁灭神湿婆
与梵天的关系最为紧张。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
印度教时代出现的,
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
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
鲁陀罗。
湿婆,又译作“希瓦”,
是仁慈的意思,
象征着“昌盛”和“吉祥”,
同时又象征着“毁灭”。
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
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有地、水、火、风、空、
日、月、祭祀八种化身,
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湿婆的形象是五面三眼四臂,
能够很方便地观照
世界的每一部分。
与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相比,
湿婆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
其面貌威严英俊,
肤色极浅,
留着苦行者纷乱的
蓝黑色长发,
头顶装饰着恒河与弯月,
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炼;
上身半裸,下身围一条虎皮,
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
游荡在鬼灵坟墓之间。
当他露出恐怖之相时,
宇宙诸生无不为之战栗。
故被称为“鬼灵之主”。此外,
湿婆还有一种比较常见
的形象——林伽。
林伽是男性生殖器,
象征着再生。
相传湿婆当初没有把
与梵天一起创造世界的事
放在心上,独自去海底修炼,
结果出海时发现
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
气恼之下遂割掉生殖器
扔向人间,
从此就有了印度人
对林伽的崇拜。
虽然毁灭神的名号
听起来比较恐怖,
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
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
因此又被尊称为“舞神”。
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
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
和男性式的刚健舞两大类型。
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
跳舞,或独自,
或与他的妻子一起跳。
通常湿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
头发向上飞扬,
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
另一条腿和手在空中扭摆,
舞姿曼妙绚丽。
其右手执鼓,象征生命;
左掌托着火焰,象征毁灭。
故此在湿婆手中掌握了
创造与毁灭两种元素。
舞蹈既象征着湿婆
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
永恒运动,
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
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
他还会通过跳坦达瓦之舞
来完成世界的毁灭,
并使之回归到宇宙精神中。
身为毁灭和破坏之神,
湿婆在众神中自然拥有
最强的战斗力。
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
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炼瑜伽,
通过最严格的苦行
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
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智慧。
同时,
他还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
所有士兵全部由形体
骇人的魔鬼组成。
而他长在前额上的
第三只眼更是一件
比核弹还可怕的武器。
这只眼平时总是紧闭着,
一旦睁开就会喷出毁
天灭地的愤怒之火,
摧毁所看到的一切,
就连神也不能幸免。
曾经引诱湿婆的爱神
他的狂怒会让整个宇宙颤抖;
温柔起来,又感情色彩浓厚,
对人给予慷慨的恩惠。
除了以上的身份,
湿婆还具有许多功能与分身,
他主宰风暴与闪电,
赐予医药与健康;
他是畜生与野兽之神,
代表着生殖力;
他还是明智与慷慨之神、
歌咏与祭祀之主。
作为印度教实际上最强
的主神,
湿婆拥有超越印度教
三亿三千三百万神,
俯瞰遍天诸生的无
与伦比的高贵地位。
湿婆那种奇异的矛盾魅力,
没有邪恶的邪恶、
离经叛道的哲学、
高傲孤僻的个性、
背弃一切的疯狂,
使他成为众多
文艺作品中的重要角色。
他象征神秘和狂暴的
自然之力,
他单纯任性同时深不可测
的性格,令无数信徒迷醉。
印度教的湿婆派信徒
将他奉为宇宙最高神,
是在印度底层民众中
得到最广泛信仰崇拜的神。
毗湿奴
妙毗天毗湿奴,
又称遍入天,是宇宙的守护者,
也是同恶魔作战的尖兵。
作为保护神的他,
与湿婆正好相反,
简直就是样板戏里的男主角——
英俊魁梧、性格温厚、和蔼理性,
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
具无所不能的力量,
保护并维持着宇宙的次序,
整一个“高大全”的完美神祇。
毗湿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
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
安静地躺在千头龙王舍沙
的身上,漂浮于宇宙之海。
他全身皮肤呈蓝色,
披金袍,头戴金冠,
脖子上挂着花环,
胸前装饰着宝石,
额头上有一个V字形的标记。
同样有四只手臂,
分持轮宝、莲花、法螺和神仗。
他的坐骑是一只鹰头人身
的大鹏金翅鸟(伽楼罗)。
在毗湿奴那种无暇的美貌
与光环自下,
隐藏着令人畏惧的
理性、计谋和深沉的城府!
他有一千个称号、十个化身,
是最善于变化的天神。
这十个化身分别为:
鱼、龟、野猪、狮面人、侏儒、
持斧罗摩、罗摩、黑天、
释迦牟尼、迦尔基。
其中罗摩、
黑天是印度两大史诗,
《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
而迦尔基为持宝剑、
骑白马的救世主,
肩负着毁灭旧世界、
建立新世界的任务。
每一个化身都有一个
精彩的故事,
数千年来于印度人民中
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
在印度教中,
释迦牟尼成为毗湿奴
的化身之一,
可见印度宗教竞争之激烈。
所以,在印度教毗湿奴派
的世界观里,
毗湿奴的神格是无与伦比的。
印度人本能地对能庇护
自己的守护神毗湿奴
兴趣最大,
据说毗湿奴曾化身
下凡救世24次,
他在人间匡扶正义、
消灭邪恶并建立法治,
在天神与恶魔之间的大
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
十分坚定。其大部分事迹
都集中在十个化身里,
每一次都充分体现了
他“完神”的高尚形象。
参考资料 印度教历史.趣历史
百科名片.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12-12 14:37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1-12-12 14:4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36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