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5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法性宗法性宗
法性宗,簡稱性宗,漢傳佛教術語,
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
法性宗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
傳統上認為,法性宗即中觀派,
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由宗義來看,⋯⋯
法性宗應是如來藏學派。
概論
法性,意指諸法的本性與實相[1],
研究諸法本性的學派,稱為法性宗。
法相宗與法性宗的分類,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代。
印度那爛陀寺中,戒賢、護法等人,
依《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等經典,
建立法相宗;而清辯、智光等人,建立法性宗。
性、相二宗,形成那爛陀寺中的兩大宗派,
這個分類隨後傳入中國[2]。
因為智光的傳承來自清辯,遠承龍樹,
傳統上將天台宗、三論宗,般若學派或中觀學派,
都歸於法性宗之下[3]。但事實上,
漢傳佛教所理解的法性宗,其學說內容闡明法性是
「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
根據現代佛教研究學者的見解,
其學說主要屬如來藏學派。
華嚴宗很早就將法性宗歸於如來藏學派,
如圭峰宗密將大乘佛教分為法相宗、破相宗與法性宗
三大流派,智光一派為破相宗,屬於空宗[4],
認為法性宗並不屬於空宗,或中觀宗的範圍,
並舉出十種差異[5]。但是華嚴宗的見解,
在宋朝之後不被列為主流,
漢傳佛教傳統上仍然將法性宗等同於空宗,
或是中觀學派[6]。

註釋
1.^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使,
以清淨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
2.^ 法雲《翻譯名義集》:「性相二宗,肇分於竺國。
南北之黨,彌盛於齊朝。故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
遠承彌勒無著,近踵法護難陀,依《深密》等經,
《瑜伽》等論,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齊八識業相,
以為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識相行布為旨。
其寺同時智光大德,遠稟文殊龍樹,近遵青目清辯,
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法性宗。
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故一性宗,
以真理融觀為門。」
3.^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二宗〉:
「二宗,法相宗與法性宗也。此為大乘之宗別,
華嚴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
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
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
廣分別名義,故名法相宗。
如深密經唯識論之所明是也。華嚴之大乘始教,
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當之。二、法性宗,
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說之萬法,
而顯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經,
四論等之所明是也。華嚴宗五教中之終教已上,
天台之四教中別圓二教,八宗中之三論宗當之。
在竺土稱為龍樹天親之二宗,中觀瑜伽之二宗,
護法戒賢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無相大乘者也。 」
4.^ 圭峰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
「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相。二皆漸教之始。
即戒賢、智光二論師。各依一經。立三時教。
互相破斥。而傳習者。皆認法性之經。成立自宗之義。
法性通於頓漸。漸即終教。終於始故。頓如後說。」
5.^ 圭峰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2:
「講者禪者同迷,皆謂同是一宗一教,
皆以破相便為真性。故今廣辨空宗性宗,有其十異:
一法義真俗異。二心性二名異。三性字二體異。
四真智真知異。五有我無我異。六遮詮表詮異。
七認名認體異。八二諦三諦異。九三性空有異。
十佛德空有異。」
6.^ 《宋高僧傳》卷6:「昔佛滅度後,
十有三世至龍樹,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
嗣其學者,號法性宗。」
維基百科*

法相宗的簡稱,在佛教的宗派中,以萬法之生起,

歸於阿賴耶識,因而就其所生之法,廣為分別名相者,

名為相宗。 華嚴五教中的大乘始教,

天台四教中的通教,八宗中的唯識宗皆是。

佛教中有些宗派,

規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

而與中國的不發生接觸。

相宗,又稱唯識宗,就是一個例子。

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經的玄奘 (596-664)

引進中國的。 像相宗這樣的宗派,

都只能叫做“在中國的佛學”。 因為它們的局限性,

就沒有進入廣大知識界的思想中,

所以在中國人精神的發展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而“中國的佛學”則不然,它是另一種形式的佛學 ,

它已經與中國的思想結合,

它是聯繫中國的傳統哲學發展起來的。

法相宗是中國眾多佛教派系中

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

也是直接修證和修煉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

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

法相宗源起於到印度遊學18年

而後回國的唐代高僧陳玄奘,

是陳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如來佛業跡、

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煉、

修持的方便之門。 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非專業人士難以窺其奧妙,而真正懂佛法、知佛性、

明佛理的人則可以由此踏上坦途。

與著眼於佛性的禪宗不同,法相宗著眼於佛法,

是研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 所謂法相,

在實踐上是指攝受一切的形式及方式方法,

在理論上是指法的宗旨、核心要義,

法的淵源、流派、變化等,以及方法論。

在這裡,法相宗的“法”,在狹義上是指佛法的“法”,

而“佛門”又稱為“法門”。 法相宗的“相”,

在狹義上是指法的形式,法的源流變遷,

以及法的程式、結構、體制等。

整個“法相”這個詞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

是法與相的辯證統一。 而在事實層面上,

法相是指佛的法相。

法相宗是一個極具先鋒作用的佛學宗派。

它在理論創新上富有睿智,

蘊含著依法而治的法治思想,在實踐拓展上具足功效,

表現出法如利劍的威力及鋒芒,敢破敢立,

能破能立,不懼邪魔與妖孽。

陳玄奘當年本是想到印度去搞清楚

在當時糾結不清的唯識理論,

結果卻是利用身在印度這個難得的機會,

實地考察瞭如來佛的事蹟及留存下來的遺跡,

全面學習和了解了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論及實踐方法。

這就像一個人去尋找銀子,結果卻發現了金子一樣,

陳玄奘由追究唯識論的真諦而涉足到佛法,

並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了“法相”這個極具核心

作用的辯證觀念,其影響和意義極其深遠,

特別是在修證佛法的實踐問題上具有風向標的指導作用。

在中國佛學歷史上有兩個來自於印度的真實:

一個真實是達摩祖師來自於印度的佛門,

其源流由下而上地追溯可以上溯到如來

拈花微笑傳法於摩訶迦葉。 這是“明心見性、

直指人心”的中國禪宗的源頭,其核心概念是“佛性”。

另一個真實是陳玄奘在印度遊學18年,

來來回回地行走在印度大地上,

流連忘返於如來佛的遺跡前,

學習研究於印度當時最高的佛學殿堂,

師從於印度當時最權威的佛學大師,

並就佛學問題在印度各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

學術交流和學術探討活動,

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

陳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

其翻譯活動達到了相當於國家編譯局的規模,

翻譯了數千卷的經書,並被譽為“正遍知”和“法門領袖”,

被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視為“國寶”。

撇開數以千卷的經書譯作不談,

陳玄奘留給後來人的核心概念就是“法相”,

而“法相”在修煉佛法的實踐中具有核心指導作用,

是無字真經。

http://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aike...02578.htm&h=UAQHKDeMx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9 21:57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相宗

本宗教義分項略述如下:(一)萬法唯識,本宗依唯識論,

說明宇宙萬有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

內外二界,物質非物質,無一非心識所變;

能變識有八,所變法則森羅萬象。

(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

乃一切萬有之總稱。 一切萬有悉皆保持其自性,

常不改變,是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

故能成為軌範標準,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

是為軌生物解。 一切諸法,即森羅萬象,

在瑜伽論歸納為六六○法,

世親更於百法明門論中立百法,

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五位。

此等五位百法,皆不離識,即唯識所現。

玄奘法師西遊記

(三)種子現行,百法中,除無為法之六法外,

其餘之因緣所生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 種子,

於第八阿賴耶識中,能生起色法、

心法等萬千諸法之功能,猶如草木之種子。

(四)阿賴耶緣起 ,

宇宙萬有皆由識所變現,色境、聲境、香境、味境、

法境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所變現。

乃至末那識,恆以阿賴耶識為對象,

變現實我實法之影像。 又諸識之轉變有因能變 、

果能變二種。 因能變唯在第八識,

對此而立阿賴耶緣起之名。

(五)四分,即:(1)相分,一切所緣境。

(2)見分,諸識之能緣作用。

(3)自證分,證知見分之作用。

(4)證自證分,更確認自證分之作用。

(六) 三類境 ,即性境、 獨影境 、帶質境。

(1)能緣之心對所緣之境時,

唯以現量如實量知彼境之自相,稱為性境。

(2)由於能緣之心妄想分別所變現之境界,

稱為獨影境。

(3)境相兼帶本質,即主觀之心緣客觀之境,

雖有所依之本質,而非為彼境之自相,稱為帶質境。

(七)三性,一切諸法之體性相狀,

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

(八)五性各別,一切有情本具聲聞、獨覺、菩薩、

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

本宗复依解深密經無自性品立三時教 ,

以判釋釋尊一代所說之教法。 三時即第一時有教,

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

前二時為方便未了義教,止於偏有偏空,

第三時說超越諸法最深遠不可思議

中道真實義之最極圓滿教,為了義教。

佛學經典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學瑜伽一系學說,

其所依經典,即以《瑜伽師地論》為本,

以《百法明門論》、《五蘊論》、

《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雜集論》、

《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

《大乘莊嚴經論》、《 分別瑜伽論 》

等十論為支的所謂“ 一本十支 ”為主要典籍。

《成唯識論》為其代表作。

此宗的判教,依據《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等,判釋迦一代教法為

有、空、中道三時。 第一時有教。

為破異生實我之執,於鹿野苑說阿含經等,

昭示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等法,

是為初時我空之說。 第二時空教。

為破除諸法實有之執,在靈鷲山等說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等,開示諸法皆空之理,

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

是為第二時法空之說。 第三時中道教 。

為破除執著有空,於解深密等會,

說一切法唯有識等,即心外法無,破初有執;

內識非無,遣執皆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

是為第三時識外境空之說。 此三時教的說法,

有依釋迦說法年月先後來區分的,稱年月次第;

有依了義與不了義來區分的,稱義類次第;

還有兼年月次第與義類次第來區分的。 區分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9 21:58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唯識相與唯識性的分別?
《唯識學》在解釋諸法實相分成唯識相和唯識性兩部分。
唯識相是講世俗諦,它講到隨順於雜染緣起的生死法,
也說明了隨順于清淨因緣的涅槃的功德,這個都屬於唯識相。
那麼因為不管是雜染的生死,不管是清淨的涅槃,
都不離開我們一念的心識。
唯識性,就是這一切法,不管是雜染,不管是清淨,
它的體性都是我空、法空的真理。⋯⋯
換句話說,從我空、法空的真理來觀察,
這個雜染的法不可得,清淨的法也不可得,


我法二空 性相空
凌波居士
即人空、法空。 又稱我法二空 、生法二空。
無人我之執,以身為五蘊假和合,
實無常一主宰之我體,稱為人空,
觀此真理,則稱人空觀。無我法之執,
以色等諸法亦歸於空而無實性,稱為法空。
一般而言,小乘主張法為實有,故僅立我空 ,
然《成實論》則說諸蘊之法亦空,即並說二空。
據吉藏之《中論疏》卷十八載,
人法二空有小乘與大乘二種。
吉藏復於《三論玄義》中比較二者之不同,
謂小乘之空為析空、界內空、但空;
大乘之空為性空、不但空、不可得空 。
又智儼於《華嚴經孔目章》卷三,
以華嚴宗之見解論述人法二空,
謂人空通小乘而未清淨,至三乘方為清淨,
法空在三乘而未清淨,至一乘乃究竟清淨。
(成唯識論卷一、中論卷四觀邪見品、
大乘義章卷一、 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四、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卷下)
我法二空 性相空)2941 )p256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9 22:0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798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