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56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离于两边行中道

图 1.



离于两边行中道

黄国达        
佛教讲中道,避免偏激的观念和行为,
中道的正确意义是什么?中道阐释的是不落两边的正中的道路。
佛陀曾比喻说,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顺利的运送到下游,
耍顺着水流而行,不要靠到岸边搁浅,
也不要沈没在水底,才能到达目的地。
中道又如弹琴,如果琴弦太紧,声音粗涩;
琴弦太松,则声音沈闷;不松不紧,声音才会美妙。
在实践上佛陀开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自我虐待的无义苦行,
或放纵感官享受的沈溺乐行,两者都不能得到心灵的解脱自在,
唯有依中道的智慧而行才能解脱。

在观念上的中道,则离常见、断见,
一见、异见,有见、无见等边见,胜解缘起性空的中道。
为什么谈中道必须明缘起?如『杂阿含』三○○经说:
「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由此生故彼生,而不起「无」见,此灭故彼灭,
因此不起「有」见,不落有无二边,就是缘起的中道。
十二缘起本为四圣谛中说明流转还灭的集谛,
而其「此有故彼有」的原理,则是适用于一切法的。
缘起法则说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现,
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实体或绝对性,
所以缘起的极致就是寂灭,而这寂灭不是灰身灭智、
沈空滞寂的意思,而是一切执取、边见的息灭,
也就是「空」的的意思。
既然,一切法归于空,是否偏于一边,而有失中道呢?
须知「空」并不意味最终的结局或结论,
而是指相依相待的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
空就在每一刹那所呈现的各式各样的现象中展示它的普遍性。
可以说缘起即空、空即缘起,名为中道。
由此可知中道并不等于中间路线,或两边加起来除以二那样简单,
而是恰如其份、回到最真实的状态,
所以当体即空的缘起中道,即是「诸法实相」。
那么,如何体认中道,并实践中道?
体认中道,就是看到真相、生起智慧,不再执迷于错误的认知;
实践中道,就是将所见到的真相,内化为行动力,
扭转偏离中道的身口意三业,回归八正道、六波罗蜜的中道正行。
所以,在生活中体认中道、实践中道,
就是要如实了知当下的情境,观察它的缘起缘灭、依存关系,
不要固着在某种思考观点上、局限在某种经验模式,
而能以更超然、更开阔的视野来认清事物的真实状况,
然后依据这「无执、无滞」的空性智慧,
清除内在的阴影、激情、臆测、成见,
以及不合乎中道的不良习惯,然后适当地处理眼前的事物,
如此则能顺于中道的正法。
在佛法里,慈悲是一项修行,在世俗中爱心也是一种美德,
然而如果偏离中道,就会有所缺失。
如果出于慈悲和爱心而帮助别人的时候,忽略智慧的观察,
没有见到对方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因为你的帮助,
无论是金钱、劳力或感情上的支持,造成强固的依存关系,
非但不能使他因为困境而学习、成长、独立,
反而因为依赖日深而更没有自信,或不知珍惜、感恩。
这就是缺乏智慧的溺爱,而非发自觉醒的慈悲,
有些亲子关系的问题都是由偏离中道所引发的。

真正的慈悲与爱心是是要帮助他坚强地站起来,
而不是使他更软弱,或将父母兄姊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甚至需索无度、得不到则怀恨在心。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
缺乏中道的智慧,真是可悲。

以中道的智慧来处理事物,应观察因缘,知道对方的想法、
感觉和需求,并了解彼此互动的变化。例如:办理奖学金,
若只是用清寒证明来决定帮助对象,并不一定就是恰当的,
这种单一的、孤立的判断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缘起即空的中道。

如何观察因缘?这需要进一步经由晤谈了解其家庭背景、
人格发展,兴趣专才,并作适当的生涯规划辅导,
真正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培养其成为才德智慧兼备的人材,
这是更为理想的作法。由于不拘泥以清寒证明为唯一标准,
打破过份简化的「证明及审核」的工作模式,
而更能适当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学生,这就是「空」的智慧。

至于在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际遇,如何以中道的智慧来应对?
例如,我在工作单位,虽然努力工作,偶而也会有一些瑕疵,
上司不假辞色的责骂,让我的自尊心严重受损,
真恨不得立刻辞职不干了!但因为工作难觅,
为了这份薪水,只好忍气吞声!

愤而辞职或忍气吞声这两种反应模式都是一边,都是僵固的、
陈腐的、局限的,没有中道的智慧!如何是中道的智慧?

同样地,观察因缘,放开视野,
不要主观地认定上司故意藉机羞辱你,也不要自怨自怜,
觉得尊严被践踏,这些通通都要空掉,然后理智地分析整件事情:

因为你最近有事心烦,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
而刚好加上公司的业务紧急,以及上司修养差、
心情坏,所以口不择言!这就是实际的因缘!
既是因缘生,只要因缘改变,以后觉察力、少犯错、
业务不再急迫、上司心情好,不就没事了吗?何必愤而辞职,
也不用忍气吞声,以理性的方式,中肯的应对,加上平常心就可以了!

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么,放开对工作表现好坏的过份在意吧!
毕竟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然后,还要放开虚妄的「自尊」,
那只是我慢的习性而已,这样多自在!

那么,即使哪一天,明明自己没有错,却偏有人找麻烦;
或是自己受到赏识,交付重要任务,而同事却因妒忌而冷嘲热讽、
说一些不合实情的风凉话,也都不必太在意,
而能以缘起即空的中道智慧,淡然处之了!

中道的智慧,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端看自己如何用心、如何修持啦!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04 13:42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在观念上的中道,则离常见、断见,
一见、异见,有见、无见等边见,胜解缘起性空的中道。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04 13:4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92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