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LeoFish於2006-07-29 15:48發表的 : 有個問題就是這幾天我發現水的顏色有點偏黃綠色, 雖然水質沒有混濁, 也沒有魚蝦死亡, 不過似乎沒有之前的那樣清澈. 想問一下是否跟最近氣溫升高讓沉木再次褪色有關? 還是另有原因. 這對魚蝦有什麼影響嗎? 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嗎?
圖 1. 鬼蝦
圖 2. 我的蝦缸1
圖 3. 我的蝦缸2
1.定期換水及清洗過濾器(降低含氮廢物)2.增加水草覆蓋面積(增加境爭者)3.增加食藻生物(增加天敵)4.降低表面水流的擾動(減少水中CO2的溢散)5.控制光照(減少藻類光和作用)
下面是引用LeoFish於2006-08-2 13:05發表的 :....恕刪.... 讓夜間的蝦缸製造CO2來供給水草缸, 而夜間的水草缸提升水中的氧含量. 蝦缸跟水草缸比例上是蝦缸大過水草缸. 中間的隔間將採不透光的材質, 一邊將有進水口. 進水口將需要有紗網阻隔以免魚蝦進入水草缸.
蝦子產生的co2量實在是太少太少了(這跟人工強制進入的co2比較起來實在是無法比較)而且這一些o2和co2很快都會溢散到空中功效不大喔~
比較可行的處理方式是在過濾系統中安置「生化培養球」,這種產品是專門為硝化細菌提供一個繁衍場所而設計的,它通常是由黑色的塑膠骨架所製成,大小約為 3 ~ 5 公分直徑的空心球體,並有很大的表面積可供硝化細菌附著。它的原理是讓硝化細菌成為「有殼蝸牛」,增加硝化細菌的生活空間,因此可讓硝化細菌依附在這種人造的球體上進行硝化活動,使濾水中的氨及亞硝酸被硝化細菌所消耗。 添加硝化細菌製劑也是另一種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在做水質檢測發現水中氨濃度偏高時,採用這種方法最有效率。但這種方法只是治標方法,不是治本方法,因為這些製劑在水中被活化成為活菌之後,它們仍然多屬「無殼蝸牛」,在池水中無法增殖,甚至因環境不適而逐漸死亡,故必須定期添加才能發揮預期效果。
下面是引用LeoFish於2006-08-3 16:10發表的 : ^^ 呵呵, 其實如果有便宜的現成商品, 我當然是不會想自己做的. 只不過我通常對如何製作這方面想多了解. 這樣一來, 方法, 原理跟製造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後, 等我去商店看商品時才不容易被騙. ^^ 當然啦, 如果自己有興趣+時間+$$$親自動手做一做也蠻有趣的. ^^不知道piku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使用生化球的注意事項跟圖片 (我個人還沒看過生化球), 多謝!=Update=.......
光合細菌是一種在水圈環境中生長的微生物,廣泛分佈於海洋、湖泊、河流、水塘和土壤中,因為它含有光合色素,因此可以利用光能進行不產氧的光合作用。研究光合細菌(Phototrophic Bacteria中的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 P4株菌)在植物抗病毒方面的研究。光合細菌(Phototrophic Bacteria)是一類含細胞葉綠素和多種類胡蘿蔔素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始的細菌,它們廣泛分佈於土壤及各種水域環境中,分類上屬於真菌綱,紅螺細菌目。硝化菌和光合成菌是兩樣完全不同的東西。硝化菌的功用是把亞摩尼亞(代謝廢物,很毒)轉化為亞硝酸盬(NO2,不太毒)再轉成硝酸盬(NO3, 植物肥料,不毒)。而光合成細菌( PSB ),是直接把還沒有代謝的生化廢物(如蛋白質、屎屎、等等)轉成氮氣(N3)。硝化菌有很多很種,在空氣中也有,肉眼看不見的。但光合成細菌本來只是生活在海底火山ロ邊,在一般的水及空氣中是沒有的,肉眼看是有一點粉紅色的。綠硫細菌、紅硫細菌(過去叫做紫硫細菌)和紅螺細菌(過去叫做紫色非硫細菌)等,都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這些細菌都是球狀、杆狀或弧狀的小型細菌,並且大多數都不能夠運動。這些細菌的菌體內含有類似於綠色植物體內葉綠素那樣的光合色素,這種光合色素叫做細菌葉綠素。有的光合細菌還含有大量的類胡蘿蔔素,從而使菌體呈現出紅色。光合細菌和綠色植物都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但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水作為二氧化碳的還原劑,同時釋放出氧的,而細菌光合作用則以硫化氫等無機硫化物作為二氧化碳的還原劑,同時析出硫磺:因此,細菌光合作用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用下面的通式來概括(通式中的A對於綠色植物來說是氧,對於光合細菌來說則是硫或其他無機硫化物):在一般的情況下,光合細菌在厭氧條件下,利用光能把環境中的無機或有機碳源及其它營養物質轉化為菌體,營光能異養而生長繁殖,紅色非硫桿菌屬中的許多菌株還能在黑暗、好氧的條件下,營化能異養而生長繁殖。能利用光能作為能量來源的細菌,統稱為光合細菌。根據光合作用是否產氧,可分為不產氧光合細菌和產氧光合細菌;又可根據光合細菌碳源利用的不同,將其分為光能自養和光能異養型,前者是以硫化氫為光合作用供氫體的紫硫細菌和綠硫細菌,後者是以各種有機物為供氫體和主要碳源的紫色非硫細菌。光合細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目前主要根據光合細菌所具有的光合色素體系和光合作用中是否能以硫為電子供體將其劃分為4個科:(1)Rhodospirillaceae(紅螺菌科或稱紅色無硫菌科)(2)Chromatiaceae(紅硫菌科)(3)Chlorobiaceae(綠硫菌科)(4)Chloroflexaceae(滑行絲狀綠硫菌科)光合細菌分為22屬61個種,與生產應用關係密切主要紅螺菌科的屬、種,如莢膜紅假單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us)、球形紅假單胞菌(Rps.globiformis)、沼澤紅假單胞菌(Rps.palustris)、嗜硫紅假單胞菌(Rps.sulfi-dophila)、深紅紅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黃褐紅螺菌(Rhodospirillum.fulvum)等。紅螺菌的細胞螺旋狀,極生鞭毛,革蘭氏陰性,含有菌葉綠素α-類胡蘿蔔素,為厭氧的光能自養菌,多數種在黑暗微好氧下進行氧化代謝,細菌懸液呈紅到棕色。紅假單胞菌形態從杆狀卵形到球形,極生鞭毛,能運動,革蘭氏陰性,含有菌綠素a、b和類胡蘿蔔素,沒有氣泡。厭氧光能自養菌某些種在黑暗中微好氧或好氧進行氧化代謝,細菌懸液呈黃綠到棕色和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