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行為乃環境影響或基因註定?
人類行為的源起究竟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使然」,是自古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
撰文/潘震澤,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教授
人類行為的源起,究竟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使然」,可是自古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以此為題的著作,也不知凡幾。《本性難移》這本書詳述了近幾十年來,行為學研究的「基因學派」與「環境學派」,也就是強調先天與後天的兩大心理學流派,激烈交手的經過。對局外人來說,那可能是心理學界茶杯裡的風暴,但其議題之切身,風浪之險惡,連旁觀者亦難以身免,捲入其中;無論生物學家、演化學家、人類學家,以及教育界、醫界、政界人士,更包括媒體,都不免一淌混水。
針對人類行為的觀察,自古有之,多少哲人遺留下來對人性的洞見,大家也多能琅琅上口。然而,人類行為之複雜、之變化多端,以及之不可預期,也不斷困擾每一個時代的人;好比人性本善或本惡之爭,在中國就討論了2000多年,也沒個結論。然而,自19世紀中葉以降,達爾文及孟德爾相繼發表以天擇為機制的演化論,以及生物性狀的遺傳理論,給人類行為學研究建立了生物的基礎;也造成了「優生學」理論的出現。
「優生」一詞對國人來說,不算什麼壞字眼,因為幾乎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種」大抵不差,如能找對配偶,截長補短,也就更臻於完美。美國在1910~44年間,有「優生記錄所」的設立,收集各類人等的特徵,希望藉由生育控制,排除「不良」基因。該機構後來與另一實驗單位合併,變成了目前知名的「冷泉港實驗室」。然而,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以優生為名,屠殺猶太人的殘暴舉動,使得優生學一詞在西方成了骯髒的名詞(政治不正確),至今沒有人敢公開談論或使用。
因此,自1950年代起,行為學派就以後天制約及學習為主的環境論當道,絕口不提先天基因的影響。根據這派人士的說法,人生來都像張白紙,每個人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環境的成長經驗,也就塑造了成年後的一切個性、能力,甚至精神的健康。當年盛行的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更是提供了各種精神疾病的理論基礎;好比說童年經驗能深入人的潛在心靈,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人體生理反射可受制約的現象,原本由俄國生理學者巴佛洛夫所發現;美國心理學者華森及史金納等人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摒除了傳統內省的心理學理論,建立了以實驗為主的行為學派。史金納更提出了操作型行為理論,以正向或負面的報償來解釋學習的動機。
因此,行為學派的心理學研究其實是相當科學的,與生物學也有密切的關聯;晚近許多神經科學在細胞分子層面的研究,也證實了一些早先行為觀察的結果,只不過從行為學派衍生出來的環境論者,就嫌過了頭。環境論者認定人類行為全由後天環境所決定,對於任何指出人類行為有先天因素參與的研究結果,都嚴辭批評;至於「某些種族可能天生高(或低)人一等」的說法,更是天大的禁忌,提都不用提。這些人當中,不乏博學聰明之輩,但可能也因此不能接受自己引以為傲的自由意志,存在受基因支配的可能。
自1953年遺傳物質DNA的結構確定以來,生物學家才真正有能力探索「基因到底是什麼」的問題。早些年的基因研究,都在細菌及病毒一類的簡單生物中打轉,高等生物(尤其是人類)的基因學研究一直要到1980年代基因工程的技術成熟以後,追獵基因的工作才有所進展。隨著「疾病基因」的陸續發現,甚至有人提出「行為基因」的存在。其間,更有人類基因組計畫轟轟烈烈的展開,看來,行為基因學派似乎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基因出了問題可能致病的觀念,已為多數人接受,雖然其中機制尚未能盡知;至於基因與行為的關聯,解釋起來就困難多了。其實,真正在體內做事的不是基因,而是基因的產物──蛋白質;無論蛋白質扮演的角色是酵素、受體、傳訊分子,還是單純的細胞建材,它們離真正行為的產生還遠得很;這也是為什麼在人類基因組計畫已經告一段落之際,還是有人堅持:行為控制「不在我們的基因」!
行為基因學派真正有力的證據,來自分離雙生子的研究,那也是本書的重心,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簡單地說,該類型研究是檢視在出生後不久就分開扶養的同卵雙胞胎,成年後他們可有多少的相似性。由於同卵雙生子的基因組成完全相同,所以他們在各項外貌(包括聲音)上彼此形似,不足為奇,但他們在智力、個性、愛好、習慣等一般認為深受環境影響及塑造的特質上,也都表現出超出異卵雙生子或一般手足間的近似性,就不得不讓人驚訝先天基因的影響力,竟可以超越相當不同的成長環境。
一般學術期刊的報告,只會列出基因與環境對各項特質影響力所占的百分比,而不會提到個別雙生子之間讓人想像不到的相同點;本書則列出了許多穿著打扮、生活習慣上的細節,不由得不讓人尋思:我們自以為傲的自由意志,到底有幾分真正的自由在?
其實,真的認為基因就可決定一切的「天真」科學家,大概不多;真是那樣的話,我們也就不用談什麼教育了。反之,完全不認為先天扮演任何角色的環境論者,大概也絕無僅有。基因與環境的複雜互動關係,有時是超乎想像的;就算在同樣的大環境下,還可能存在許多非共享環境,由個人天生的性格所主導。至於環境因子,好比光照、壓力、飲食等,更可以經由神經內分泌系統,對身體(包括基因在內)造成改變。
因此,以人類長達10數年的發育成長時間來看,要釐清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是不容易的,但也給人類帶來希望:縱使人類天性中有許多「獸性」的存在,「理性」的出頭還是有機會的。【本文轉載自2002年10月號】
來自
http://www.sciam.com.tw/book/bo...cNo=130&C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