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1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

图 1.



慧律法师: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
不见一法,名为正法。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你了解这个是毕竟空,
诸位,这个桌子也是毕竟空,相不可得。
诸位啊!缘起性空的道理,三藏十二部经典,
任何一个法师讲经说法,不能离开这个思想的中心,
缘起就是性空。
好,缘起性空,你体会不出来,诸位,注意看!
这个是什么?叫做抚尺。
如果我把这个磨成粉末状,这个抚尺不存在。
诸位看看这个供佛的供桌,这个供桌是大理石的,
把它磨成粉末状,桌子呢?也不存在。
我们现在的音声,注意听喔!
这个是关键,一念开悟,一下子,你就会恍然大悟,
缘起,要注意看,听,咚!又消失了。
注意听!缘起,立刻消失,
咚!刹那之间生;刹那之间住;刹那之间灭,
生、住、异、灭‥‥‥没有办法停留,
这个就掌握了学佛的重心。
注意看!缘起性空,声音一显现,消失。

诸位,我们的色身就是这样,没有一分、没有一秒停得住。
世尊在唯识学里面,世尊有这样子开示:
如灯,以前点这个油灯。
诸位,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点这个灯,
啪!这个灯芯一开始燃烧,燃烧,咻‥‥‥烧尽了,
生命,用我们来讲就是油灯,点亮了,
同时继续燃烧,总有一天会尽的时刻。对不对?

我们现在用蜡烛来比喻,蜡烛,生的开始,就是死亡的开端;
死亡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不是一切的结束。

你注意看,这是一支蜡烛,啪!
啪的意思就是点燃的意思,要会观想。
啪!点了,点燃了,这一根蜡烛开始烧了,咻‥‥‥开始烧,
诸位,你们现在看的这个色身,就是蜡烛正在烧。知道吗?

叫做五阴炽盛,叫做色、受、想、行、识,
没有一分、没有一秒不在燃烧。
但是,这样燃烧既然无常,是不是没有意义?
错了!无常反而更有意义,
因为无常,所以,你可以转识成智;
因为无常,会变、会转变,因为无常,你可以转烦恼成菩提;
因为无常,你可以转执着变成不执着;

因为无常,你可转分别变成不分别;
因为无常,你可以转颠倒变成正知正见,都是无常的功劳。
如果不会变,那就是一潭死水,那个不是佛法。
佛法说变也得,因为它是缘起;
说不变也得,因为它是性空;
说如如不动也得,因为它是自性清净,本来就具足。

说常跟无常同时存在,也得,因为常就是缘起。
无常就是当体‥‥‥无常就是缘起; 常就是性空。

讲无常跟常,都是方便说,也行,
因为本来就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哪里有什么常跟无常?
常跟无常,是相对虚空比喻,衬托出来的观念。

相是无常,虚空是常,那是衬托,比喻出来的东西。
世尊说:见性的人,没有什么常跟无常这种观念的,
那个还是意识型态。

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性相一如,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清净自性,本自寂然,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增,没有减,
对一切境界本来就如此,不可得。
悟到万法不可得,就是开悟的人,

一念不生,诸缘自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就是你这个妄想心不要生,一切的因缘就断,
禅宗讲的:二六时中,不倚一物,就是这个道理。
说:不见一物,名为见道,记得!因为色即是空,
你看到任何的相,就知道它是空相的东西。

记得!《楞伽经》叫你作如是观想,
把你看到的相,晒干了磨成粉末状,化作颗粒微尘,
你就会发现,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人,人死了以后,把他烘干,把他晒干,晒干以后,
用机器啪~~~表示在磨,磨成粉末状,做肥料,
大美女不见了!是不是?

不行一行,名为佛行。
一切善,而不执着。
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诸法毕竟空相,
花无花相,杯子无杯子‥‥‥
这意思就是不永恒的意思。
这个花会不会烂?会,会坏嘛!是不是?
空相的东西。是不是啊?
柱子会不会烂?
一百年、一千年,给你一万年好了,佛兴寺也会化为灰烬。
一万年不够,一百万、一亿万,那不可能的!是不是啊?

生命是很脆弱的。
所以,记得!口袋里面的金钱,永远比不上脑袋里面的智慧。
knowledge is power.我如果不讲二句英文‥‥‥
智慧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智慧就是力量。

所以,有智慧的女人最漂亮;
有智慧的男人最勇敢,敢面对生死嘛!是不是啊?
世间人的勇敢,就打打杀杀、动刀动枪,那个不是勇敢,
那个叫做匹夫之勇。

你看,释迦牟尼佛了生死,大雄大力大慈悲,
有大智慧的人,敢面对现实,敢面对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
最勇敢的就是佛!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

所以,没有听到佛法就不知道,
现在听到佛法了,就不会过着无聊的生活。
小时候不会佛法,就去看人家打牌,
打牌的时候,我们做弟弟的人,就站在那边,
他赢了就:弟弟,给你五毛钱去买冰棒!
小时候就是呆呆的,
长大一点了,好奇,去公园,
八月十五中秋节,去看人家亲嘴,打赌五毛钱。你知道吗?
从晚上六、七点就去等,我说:这一对会kiss
他说:这一对不是,不会!
我们就在后面一直等,从七点、八点‥‥‥都没有,
你知道吗?到十一点的时候,这个男的终于亲了那个女的,
赚了五毛,等了五个钟头!
你不知道这五毛有多难赚?
哎呀!因为没有学佛啊!
你稍微帮我想想看,这样有没有很笨?你替我想想看!
这个没有听到佛法的生命观,生命真的没有任何的意义,
不会,就是不会,也不懂,好奇。
大彻大悟的人,没有神秘;
大彻大悟的人,没有好奇,他看的心境,跟你完全不同。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在妄的角度,站在众生的角度,
佛说世界,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
就告诉你: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空相;是名世界,
就方便说这是三千大千世界。这是站在迷惑的角度。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站在大彻大悟的角度切入,
就不是这样,佛说的清净实相的这个世界,即非世界,
不是凡夫看到妄想、颠倒的世界;是名世界,
这个才是佛见到的清净实相的世界。
二个角度切入,角度不一样,解释也不一样,
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切入佛法。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行一行,名为佛行;
不见一法,名为正法。
不见一法就是说:
当你见到了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就是大彻大悟。
所以,大彻大悟,悟到什么?
于刹那中,即见永恒,在刹那当中,就见到永恒。为什么?
刹那当中就是尘,
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见一切相,心如如不动,就是永恒,
那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性,就是永恒。
看到刹那变化,于刹那间,即见永恒。
譬如说:这个花,一见到刹那生灭,刹那生灭的花,
心如如不动,于刹那间,即见永恒。
看到刹那生灭变化的花,知道这个是缘起的假相,放下。
这一句也是多的,
本来就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没有什么东西放下,有东西,你才放下嘛!对不对啊?
本来无一物,放下什么东西呢?
这一句也是多余的,只好这样讲了。
所以,法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相对的是相;
绝对的是我们的清净自性。
所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
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见一法,名为正法。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10-20 07:23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3-22 15:16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禅就是佛的心,悟佛的心,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慧律法师:所以,我们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什么是大彻大悟人的心境?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什么是大悟的心境?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
不住一法,名为正法。不见一物就是见一切相,总是缘起,
见如同不见,有花跟没有花是一样,心境如如不动,
知道它是生灭,是无常、是缘起。
所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因为色即是空。
不行一行,名为佛行,就是:真修行的人是无所行,
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也绝对不会到处炫耀,也不必排名,
也不求,因为这是我们做人应该做的责任,
有能力就救更多的众生。着一个救众生的念头,就是法执,
就不是佛行。佛行是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
叫做不行一行,名为佛行。因为佛是无为法,
无为法本来就不可得,无法造作,无所行、无所行,
一切法毕竟空寂。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
名为正法。对任何的内、外四大,有内四大,不执着,
外四大,一切法、一切相,总知道它是空。
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无常,你可转分别变成不分别;
因为无常,你可以转颠倒变成正知正见,都是无常的功劳。
如果不会变,那就是一潭死水,那个不是佛法。
佛法说变也得,因为它是缘起;
说不变也得,因为它是性空;
说如如不动也得,因为它是自性清净,本来就具足。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0-20 07:4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14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