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6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ragonfly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训序文讲记(五)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着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这是说,那些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深讲浅都不能接受。我们现在要反过来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是自己怎样?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紧要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论,必须看作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与别人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益,才不致于造业。要是不能这样直下承当,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坏事,你口里讲这些话,就是口的恶业。你意动了这个念头,是意的恶业,外面境界一动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叫迷,这就是不觉悟。须知外面善与恶与我们不相干。我应当怎样呢?「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不造业。心地清净不染,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检点反省。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很有道理。可是一提到戒律,孔夫子的礼教,他就不愿接受。戒律比礼教还严格。以为这是不合时宜的生活教条,又何必学它,学它的理论就好。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总是自以为聪明,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国人的生活规范,我们何必要遵守?佛经的道理不错,我们可以学学、可以看看,戒律用不着,三代之礼都不同,何况是外国的古礼。我们是现代人,何必要学古时候的礼节呢?现代人见面最敬礼是三鞠躬,我们何必还要跪地顶礼呢?这即是狂者。以为戒律是约束我们、拘束我们的。反而说那些持戒的人着相。《金刚经》里讲破相,要离相修行,何必执着戒律,死在戒相之下,有没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呢?真有!不是没有。但是对于那些持戒的人,也未必完全都着相,里面还有极高明的人,他不着相修一切善。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许多是古佛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为什么还要斤斤在戒相上计较呢?那是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着相修行对现前有好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不能成佛作祖,绝不会堕三恶道,不受恶的果报,这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不可被那些狂慧之言所蒙蔽,也认为似是而非的理论很有道理,就把戒律看轻了,这是错误的。这是第一类人。第二类人,是他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心里有鬼,『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就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罪过。但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说,说了难为情。因此一谈到戒律,就说善恶果报之事渺茫,不足凭信。这个论调与前面不太一样、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不能够接受,而不肯断恶修善,这都是护短,自己有毛病、有短处,而不知悔改。祖师给我们讲:除了狂、愚这两种人之外,有谁不信受呢?那一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呢?



「人惟苦不知愧耻耳。知愧便不敢遂过。知耻便不敢因循。有愧耻之心。即为其人入道因缘。」



尤注在此说的愧耻心,就是佛法讲的惭愧。有惭愧心的人,就有入道的因缘。换句话说,不知道惭愧的人,入道就很难。至于因果问题,下文引梦东禅师的两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



梦东禅师此言,是说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上根利智,他绝对不会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就是中下根性,能够深信因果报应,他将来一定能明白心性之学,与上上根相同。换句话说,他也能明心见性,也能成佛作祖。小注有梦东禅师简略的介绍。梦东大师的集子,也流通相当的广。



印祖引用梦东禅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实际上就是祖师开导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乃至于到佛法的最上乘,也不能离开「因果」。

『善谈心性者』,这是指禅宗的大德,所谓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法里是最上乘者。禅师说这一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我们在《藏经》里面可以去考察得到,历代一些祖师大德们的语录,确实是这样的。凡是真善知识,绝对不会背弃因果的。我们以近代,虚云老和尚来说,有不少同修看过虚云老和尚的《法汇》,但是老和尚在圆寂前的两、三年,也就是最后的遗教—《方便开示录》,自始至终都是教我们注重因果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



尤注说:「梦东禅师为前清干嘉间法门第一人。」干、嘉是指的年代—干隆、嘉庆年代的人。法门中第一人,这是推崇他。在当时佛教里是一代的高僧。他本来是禅宗的祖师、禅宗的大德。他以禅宗祖师的身分,大力的弘扬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晚年退休。直隶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莲风大扇。遐迩向化(遐迩是远近)。道俗归心。迄今净因广植。法门中咸推红螺寺。为中国黄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场。有《彻悟禅师语录》(彻悟禅师就是梦东禅师)刊行于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摄心之化。流布益广。师之宏法功德无有限量矣。」



彻悟(梦东)禅师也是净宗的一代祖师,确确实实对于净宗贡献很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门,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提倡弘扬。犹如晚近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一样。这两句话,非常有名:『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



「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这四句话是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故菩萨畏之。



尤注说:「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中。亦无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



这是将因果与心性的道理,讲到了极处。心性是讲「体」,而因果是讲「相与用」。在《十四讲表》里说的体、相、用。所谓体,就是讲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与果,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用。这个关系怎么能分开呢?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就晓得心性与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体之两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谈因果、不理会因果。则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彻,这是必然的,因为理与事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真正要在理性上通达,事相上绝不能舍弃。这一句话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下面一句合起来看则是三根普被。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顿悟明白心性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相上下手,可以说人人皆有分。我们都读过《弥陀经》。《弥陀经》的极则就是说心性的道理。但是带业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应。阿弥陀佛在因中发的愿是「因」,现在修成极乐世界是「果」。我们现在深信净土法门,发愿求生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是「果」。诸位必须要深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才能获得。



深信因果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证得圆满佛果。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证三不退是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岂不是人人都有份吗?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圆满的明了。我们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极乐世界是乐因乐果。在这个地方,果报我们不必重视,须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来说,这一本小册子,就是教我们造「乐因」,后来的果报当然就是「乐果」。但是不善于修学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乐相对的乐因,将来果报还是在娑婆世界,人、天两道享福。而人、天两道的福报,是万万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人间再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年呢?纵然活两百岁,也不过是两百年而已。两百年享完了以后怎么办?依然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说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都不要。我们修什么才是真正的乐因呢?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所谓「净业」就是在断恶修善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断恶修善的目标是在自己心地清净,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求。正如同《弥陀经》讲的,我们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这是无漏的善法。这一种的业因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才相应,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祈求人天福报,那也能得到。但这么一来我们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过换得来生享一生福而已。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享福没有不迷惑颠倒。所以享福报当中又造无量罪业,这是我们特别要警觉的。

菩萨就懂得,这个心在最初一动的时候,就能知道后来果报是否清净?这是与我们凡夫不相同的所在。十方三世一切事相,皆是讲的「果」。有果必有因,这个因、没有一桩不是由我们心地最初一念的生灭心中,现起十法界依正庄严。明心见性之后,这是讲成佛了。成了佛之后才明了真心理体上本来没有一切妄相。这个道理虽然很难懂,但是不能不懂。我们在讲堂里面,大经大论上常常讨论这问题,常常提起这个问题。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我们悟不过来不要紧,千遍万遍必然有个悟处。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所以经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听。目的就是要开悟。



我们早一天获得清净心的现前,然后才晓得,像《华严》里面所讲的无障碍法界。此地举了一个例子: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这一个例子是指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由此可知,不但在我们六道凡夫境界里,六道以外四圣的境界中,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没有一桩不是因果感应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作菩萨有作菩萨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这是我们要明白的。明白之后,十法界就可以随意选择,我希望到那一个法界,我就造什么样的因。换句话说,十法界里就可以自作主宰了,就不会随业力漂荡了。



《了凡四训》就是教我们在境界里作主,改造命运。而凡夫没有一个不随命运转移的,那一个人能逃得出命运呢?能逃得出命运的,过去讲只有修行人。所以看相算命的,他不给修行人看,为什么呢?修行人的命相看不准,就是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被看相算命的算得很准。还对看相的夸奖几句。自己还不晓得反过来惭愧。修了这么多年,还是在命运手中,一点都没有转过来。



袁了凡是个凡夫俗子,都能扭转命运。我们是佛门四众弟子,要不能改造命运,那还谈什么修道呢?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运。这是祖师特别提倡、流通本书的用意所在。也就是给我们在佛法里面,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后大、小乘的经典,我们才能得受用。末后一句说:『此理势所必然也』,这个道理势在必然。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这几句话是祖师对于一般凡夫的悲痛与感叹。由梦东禅师的两句话,我们就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凡圣皆不能避免,皆不能超越。现在先问我们自己相信不相信呢?如果能相信因果报应,这一种人就是经上所讲的多善根、多福德。不相信因果报应,那是少善根、少福德。不信因果他就不肯修善因,不修善因就是自己放弃可以得到善果的机会。这真叫做自暴自弃。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注意,断恶修善是我们本分上的事情,我们应该要这样做,至于善的果报根本不要理会。求富贵、求功名、求长寿、求多子孙,一概都不要求,你的善因厚了,自然就报得了,何必要求呢?如果你要求,那个善就不是真善。古德教我们「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只问修善因,不理会善果。对于果报不必去理会,善积厚了,果报自然现前,这多么自在!不相信善恶果报的,必然是常造恶因,常造恶因的人,恶业成熟,焉有不受恶报的道理。果报不可思议。印祖在此地给我们讲,『常受恶果,经尘点劫』,常受恶报。「尘点劫」是指时间之长。



尤注说:「劫最长时间也。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历第一中劫曰成劫。历第二中劫曰住劫。历第三中劫曰坏劫。历第四中劫曰空劫。循环往复多不胜计曰尘劫。」「尘」是指微尘。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合起来称为一大劫。这就是说明我们要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依然造作恶因,没有不堕恶道的。一堕恶道,苦报的时间就太长了。我们学佛的同修们,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有成就,必要从深信因果上做起。换一句话说,最低限度的好处是不堕恶道。这是给那些凡夫俗子,没有志气的人所讲的。对于真正聪明智慧有志气的人说,最低限度也要带业往生,这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佛菩萨教诲之恩。果然能带业往生,现前我们所做的正助双修。所谓正修—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忆佛念佛,一切时、一切处,心上祇有阿弥陀佛。助修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这一篇给我们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恶修善,不希求一切福报。求什么呢?祇求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就决定可以带业往生了。这样修学正是再稳当不过的,决定可以成功。如其不然,纵然来生享人天福报,刚才说过了,福报享尽了还是免不了轮转恶道,这是很可怕的事。须知「众生以善恶业力轮回六道。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地狱道。五饿鬼道。六畜生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末由出离之流』。这就是讲我们六道生死凡夫,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才出不了轮回,是很值得哀伤的。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返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



此处说的圣贤,包括世出世间。世间的圣贤人和出世间的圣贤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所以说千言万语,目的只是一个,教我们反省、教我们克念。反省是慧,克念是定。反省是看破,克念是放下。念是什么呢?「妄念」。克服自己的妄想念头。妄念能够熄灭,真心理体才能够现前。而真心里面本具之光明,在佛法里称般若智慧,孔夫子所说的明明德,才能现前。换句话说,性体本具的光明德用,才不致于埋没。



『亲得受用』。「亲」是亲自。你能得到理体上的受用,就像诸佛菩萨的受用没有两样。这种受用,是指的法身、般若、解脱,这就是亲得受用。你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得大自在,这是圣贤垂教的目的所在。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止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



这几句话很值得我们警惕。圣贤书现在人读的固然不多,但我们的同修可以说人人都读过。纵然没有读过世间的圣贤书,佛教的经典、祖师的语录,这是出世间的圣贤,我们读了不少年。但是我们的法身、般若、解脱,有没有亲得受用呢?如果三德秘藏还没有现前、还没有得到受用,原因在什么地方?这里就给我们说出来了,把我们的毛病诊断出来了,我们的毛病是不相信因果。口头上说因果,这是没有用处的,为什么?身心还是肆意纵情、六根放逸,这就不相信因果。



经上佛教我们应怎么作,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却没有依教奉行。佛说的是一桩事情,我们自己做的又是另一桩事情。我们的心行与佛的教诲不能相应,还是肆意纵情。这样的心态,纵然读之,不要说读一年两年,就是念一辈子也是枉然。何以故?这样念一辈子经,也不过学其章句而已。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发心要做菩萨、要做佛,所以不能成就。



「希」是希望,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圣」就是佛,「贤」就是菩萨。我们反过来问自己,有没有发这个心?我要做佛。什么时候做佛?这一生就要做佛,不必等来生,现在就要做佛,要发这样的心才行,这样才能得受用。要是不发这样的心,大乘经典、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训,焉有不当面错过之理?这一句话点破我们四众同学的毛病。我们应该要觉悟。下一段归结到本文了,替这一部书作的序文,就不能够离开这一部书的宗旨。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



袁了凡先生,这四篇文章,是他教儿子的家训。在文字上、在义理上,都能够达到通畅无阻、豁人心目。就是佛法里讲的「开悟」。只要你认真去读,都能够叫你开悟的。『读之自有欣欣向荣』,这里的欣欣向荣,是以植物来做比喻。就是自然生起远恶向善之心。尤注说:「指心地上一片生机。」确实有这个味道在。『亟欲取法之势』,念了之后,你心里就会起效法之心。了凡先生这样做是对的,我也应该这样效法。他能够改造命运,我为什么不能?不但我们能,我们要比他更殊胜,我们前途比他更光明。因为我们藉这个基础,可以直接入大乘佛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修学大乘佛法也是落空了。在弥陀法会中,我向诸位强调—「念处、正勤」。四念处、四正勤要不晓得怎么修法,读《了凡四训》就行了。有《了凡四训》,就可以代替了。四念处、四正勤,你看看这多么重要。要是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五根里要具足前面三根,才能带业往生。像植物的根生在那里?根生在土壤之中。要是没有土壤,那个根生在什么地方?土壤是什么呢?就是念处正勤。换句话说,就是《了凡四训》。



我们现在学的大乘佛法没有立足处。所以我才普劝同修们,先修《了凡四训》,这太重要了。好比我们心里面,想兴建高楼大厦。得先找地皮。《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就是土地。把土地找到了,再盖房子才有可能。土地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盖房子?因此这两本书是我们当前不可或缺的课程,应该积极的取法

洵淑世良谟也。



「淑,善也。言此书具改善世道人心之伟力也。」这一句是极力称赞这部书,这部书确确实实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力量,也可以说这一部书是修行成佛作祖的根本。



永嘉周群铮居士。发愿流通。祈予为序。



此处说出流通这一部书的因缘。什么人发心流通呢?永嘉就是现在的温州。温州有一位周群铮居士,他发心流通。将这一部书重新翻印,赠送给十方结缘。请求老法师给他做一篇序文。序文就是对这部书里面的要义,以及功德利益作一番介绍。



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这是祖师谦虚的话。「撮取」是仅举大要。『圣贤克己复礼』,尤注说:「战胜私欲之谓。即孔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修省工夫。」这是儒家教诫学人用功的方法,在佛法上就是离一切相,《金刚经》教我们:不要取相,不要着相,也是这个意思。这是讲的克己功夫。此地孔氏是指孔夫子教诫学人。「毋意」的「意」,我们用佛法的名相来说,大家更容易懂。「意」就是意识,再说得粗浅一点,就是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第六意识。你看看孔老夫子,他不是不懂,他讲的跟佛法没两样。佛教我们离心意识。这就是离意识—第六意识。「毋必、毋固」,这个必与固。「固」就是固执,「必」就是一定要这样。这两个字可以说就是末那识。必与固都是执着,在境界当中,一切不执着。最后一个毋我。「毋我」就是忘我。在佛法里就是破我执,破人我执、破法我执,岂不就是离末那识?你看看与佛法离心意识参,有什么两样?参禅要离心意识,研教也要离心意识,念佛还是要离心意识,才能明心见性。



『复礼』,说实在的话就是见性的境界。「性」是讲的体,「礼」是讲的用。是从相用上说的,得其相用必然见性。孔夫子为什么多礼?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多礼?对待任何人都恭敬,佛教我们一切恭敬。真正有礼貌,丝毫不欠缺的是圣人,有体有用。如果说世出世间,一些大德们,学问增长、道业增长,却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这就颠倒行事,绝没有这种道理的。愈有智慧、愈有修持,对待众生是愈谦虚。你从谦敬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智慧光明。



如果说学问增长了,脾气也大了,贡高我慢习气增长了,这决定没学问。在佛法里面讲那是世智辩聪—八难之一,他已经遭难了。也就是说他不是走的佛道,他已经落到魔道里面了,决定不是佛,决定不是在正法上。

「复」是「回复恭敬」。可见得从前不知道恭敬,明心见性之后才知道恭敬、才晓得平等、才知道谦虚。懂得尽量把自己压下来,抬举别人。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恭敬可谓之为无形之礼服。」从这些地方也可以勘验我们自己的功夫。我们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法,我们谦敬之心是不是在增长?傲慢的习气是不是天天在断除?这是很值得我们检点反省的。假如我们傲慢习气在增长,谦敬的功夫没有进步,自己就要觉悟,我们没有在菩提道上。换句话说,在佛法里面,无论学那个法门,一定有过失、一定有毛病。道业不会增进、善果不会现前的。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道上,就用这个功夫就行了,不必请教别人。别人都说客气话、都恭维你,为什么呢?说真话的人很少,听假话我们欢喜,口里说的是一桩事情,心里面想的是另一桩事情。我过去不懂,人情世故知道的少,就犯这个毛病。现在有人请教我,我就恭维、不敢讲真话。



以前有一个同戒的戒兄弟,感情非常好。他讲经,我也在下面听。讲完了以后,他说:「我讲得不好的地方,请指教、指教。」我就以为是真话,就告诉他,你那个地方有毛病要改过。他脸马上就红起来了,眼睛瞪着我,不高兴了。我就说:「你讲的很不错,很好!很好!」只好讲客气话。从此以后我再不敢说实话。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请教别人,别人也一样恭维我,说假的,不会说真的。我们怎么能有进步呢?真正要想求进步,只有自己反省。自己检点。不要检点别的,就这一桩事情就行了。我是不是做到一切恭敬?是不是把贡高我慢的习气,天天在减低?就这么两桩事情,就能够观察得出。我们是不是在菩提道上,我们在道业上是否天天精进。



尤注说:「防闲邪念。使勿逾越范围。防心如防贼之意也。」『闲邪存诚』,「闲」就是防止的意思。这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常说的,防意如城。这个「邪」是指邪思邪念、邪行邪说。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防,念头一起来就要觉悟,提起觉照的功夫,知道我这一念是善念或是恶念。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就晓得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将来果报是善报是恶报,立刻就觉察,这叫做「闲邪」,这叫做「存诚」。



闲邪与存诚的功夫是一体的二面。印祖说他做这一篇序文的意思,最后结归到这两点,是希望我们像圣贤一样,要做克己复礼的功夫,要做闲邪存诚的功夫。才不辜负他老人家,做这一篇序文来介绍《了凡四训》。同时在这一篇序文里面,我们也明了修学《了凡四训》,特别着重在「自净其意」上。



旧序里说明这本书精深博大,中正精微。改过、积善两篇是正文,前面也曾经提到,好像经书里面的正宗分一样,立命之学是现身说法,等于序分一样。第四篇—谦德之效,等于流通分一样。诸位要知道这本书里着重在得「福报」。换句话说修善根福德,善根福德你会修还要会保持。用什么方法能保持呢?谦德能保持。刚才讲的「一切恭敬」才能把你的福保持得住。要不能一切恭敬,所修的福报都漏掉了,有漏的福报。所以福报定要用谦德来保持不失。你要没有谦德,则一面修就一面漏。修的还不够漏的,修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福报。这就不必多说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10-15 12:0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7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