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35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hing1791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7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股票][台灣] 一位成功者的進出哲學
一位成功者的進出哲學


● 總則 ●
根據「景氣動向」、「資金量能」和「群眾信心」做投資背景的評估。
「投資的前提」是認定未來「半年後股價」與「目前股價」將有重大差異才出手。
台灣「大起大落」的散戶市場,適合多空「雙向操作」。
利用「狂漲狂跌」之際,逆向思考「反向操作」。
「多空情況不明」,要「保護母錢」,決不出手交易。
訓練「違反人性」的能耐,暴跌「恐懼時買」,暴漲「樂觀時賣」。
先決定「買賣的時機」,再挑選「操作的標的」。
「從技術面尋找買賣點,從基本面尋找標的物」。
「多頭行情,買進高價業績成長股」,「空頭行情,放空低價業績衰退股」。
我的股市觀點和投資哲學是:
「短期行情」的預測,總是「測不準」的。
所以,我以「中長線」買賣為主。
每一次「下注」,
我試圖在「測不準」的時候,小賺。
「測的準」的時候,大賺。
也就是「預測」會「穩賺的時候」才下注。
● 那我又是根據什麼作「預測」的呢?
● 預測與多空判斷 ●
股市預測在於分析:「景氣榮枯、政府態度、資金流量、股市成交量、和群眾心理」。
空頭晚期,若重大「利空消息」無法使股市再進一步下跌,這是即將反轉向上的徵兆。
多頭晚期,若重大「利多消息」出現,但股市卻只是「放量不漲」,要小心空頭即將來臨。
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能夠「持續」並「精確」的「預測」經濟和股市的未來。
沒有人可以知道「未來」,我們僅能根據「過去和現在」去推斷「未來」。
股市多空循環「漲幅高低」及「時間長短」都很難確定。一般等到「趨勢確定」的時候,行情往往都已經走了一大段路,這又要讓人開始擔心它是否已經接近尾聲,隨時又要反轉了。
通常多頭市場都會有幾次不同程度的回檔和震盪整理,但當大家認為再也跌不下去時,空頭市場就會巧巧的來臨。
在股市開始下跌時,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個空頭市場,以為這只是回檔修正而已。
光憑經濟指標並不足以預測經濟長期展望。

● 風險管理 ●
股市多空起伏,行情好的時候,可以多賺一點;行情不好的時候,只能少賺一點。
長期下來,若每年平均「獲利15%」,五年後本金可變成兩倍,「十年後則為四倍」。
行情不好的時候,要「降低」獲利目標。妄想「迅速致富」,卻增加風險,容易造成「慘賠」。
不可羨慕別人「短期」的豐功偉業。不要冒著「高風險」,去比成績。
對「有錢人」來說,「高獲利」不重要,但「高風險」卻可使他「一夕變窮」。
持有股票「最大獲利」與「最小風險」的時機,就是在「企業成長的初期」。
持有「物超所值」的股票,才能有效的「降低風險」。
「利空消息」隨時會出現,所以「千萬記住」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資金管理●
由少量的「閒置資金」開始練習投資。
拿「賠得起」和「不急用」的錢去投資,比較沒有心理負擔,反而容易獲利。
以「自有資金」持有「適當的部位」,才不至在「突發事件」或行情震盪下,因「信心動搖」而認賠,或「保證金不足」而斷頭。
小心保護你的「資本」,決不輕易使用,要「耐心等待」投資或投機的「機會」。
絕不可因為「行情熱絡」,或看見「別人賺錢」而心動,也不可因為自己擁有現金而急著投入。凡勉強出手買進,都必然套在「相對性的高點」,「痛失」日後低價買進的「資金」。
獲利之後,不可再急於進場,把錢存入「債卷基金」,等待「回頭波」的反向操作。
使用「融資」最佳時機,是在多頭行情的「早期、或前兩年」。
「經驗」的累積,來自對股市多空循環的體驗,無法速成。
「閱讀」可以吸收別人的經驗,增進我們成功的機會。
●重要的書單●

1. 賺錢,其實很簡單-陳信得
2. 觀念致富---陳信得
3. 解讀巴菲特---淳洋
4. 笑傲股市---江俊雄譯
5.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唐峋譯
6. 投機客養成教育-上下---真如譯
7. 股市陷阱88---陳延元譯
8. 隨機的致富陷阱---盛逢時譯
●長線和短線原則●

將主要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5-06-30 16: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253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