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9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惱人的腸胃脹氣!
文/台中榮總胃腸科主治醫師 張繼森

在門診常常有些患者因惱人的腸胃脹氣而來求診,腸胃脹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吞下的氣體太多,另一個是大腸製造的氣體太多。大腸製造的氣體太多,原因比較簡單,最主要的就是消化不良,或吃下太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豆類、包心菜等),使得大腸產生氣體的原料增多,因此容易導致肚子發脹。油膩得食品會延緩胃的排空時間,也連帶延長食物和空氣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因此吃完一頓豐富的中國料理後,很多人會覺得肚子發脹、嚥氣,一部份的道理便在這裏。

通常成人的消化道隨時存有大約一百五十西西的氣體,這些氣體大多在胃和大腸裏面,小腸因氣體的擴散吸收較快,正常時很少有氣體存在。這些氣體有兩個來源,由口腔吞下去的佔其中的大部分,另一部分的氣體則是食物殘渣被留存在大腸內的細菌分界解發酵時產生的。

正常人每天所吞下的空氣大概有五百到一千西西左右,空氣的主要成份是氧和氮,其中氧氣容易被吸收,氮氣則不容易,所以吞下的空氣在經過小腸時,其中的氧氣被吸收,而氮氣則可以一直跑到大腸而構成大腸氣的主要成份。吞下的空氣在很多情況下都可能發生,只是大部分的人不知不覺罷了。狼吞虎嚥、嚼口香糖、喝汽水、啤酒等二氧化碳的飲料,都容易增加腸胃的氣體含量。

我們每天所排出的氣體大約在五百到一千西西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無臭無味的氣體如二氧化碳、氮及甲烷等,少部分則為帶有臭味的氣體如硫化氫、氨、靛基素、糞臭素等等。其中二氧化碳、氫、甲烷和硫化氫等都是由大腸細菌化解食物殘渣時所產生的,這些食物殘渣中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一些小腸不能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植物纖維),還有少量氨基酸何脂肪酸。

很多人吃的了花生或其他豆類後容易放屁,就是因為豆類含有小腸不能消化的特異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被大腸裏的細菌作用後,便產生二氧化碳、氫、甲烷等,造成放屁的氣體。還有包心菜、豌豆、菜花、洋蔥、胡瓜、蘿蔔等都是容易在大腸內產生氣體的蔬菜。還有些人喝了牛奶也容易肚子發脹,因為大部分中國人有缺乏乳糖之現象,沒有辦法把牛奶的乳糖完全吸收,所以乳糖便成了大腸產生氣體的原料。

腸胃脹氣對緊張、焦慮的現代人來說,還是心理的因素居多,不是幾顆藥丸或鎮定劑就可以輕易解決的,還是需要作適當的身體檢查。不過大部份的情形,則是由於前述的吞氣過多,或攝食太多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所造成。後者情形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少吃豆類、牛奶等食物,便會對症狀有所幫助。改變飲食的習慣,不要吃的太快,避免在緊張的情緒下用餐,飯後散步,也能減輕一部份的腹脹症狀。然而有些人的症狀可能會持續存在,或週期性的出現,只要檢查沒有器質性的病灶,通常這些症狀對健康並無大礙。

本文由【台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5-02-13 13:5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1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