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20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中型黑洞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只看過兩種黑洞:質量與太陽相近以及質量為太陽數百萬乃至數十億倍的黑洞。不過,天文學家日前發現了質量介於二者之間的黑洞。

這個新發現的黑洞位於 M82 星系內,距星系中心約 600 光年,與另一個質量遠小於這個黑洞的星體構成雙星系統。黑洞的質量至少為太陽的 500 倍,但大小卻比月球還小。這一類黑洞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條件,例如 hyperstar 的重力塌陷(collapse)或者是由數黑洞合併所形成。天文學家預測,這顆黑洞會朝 M82 中心慢慢移動,最後形成超大質量的黑洞。

稍早的一些對於 M82 的觀測資料就顯示星系當中可能存在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利用高解析度的 X 光觀測儀觀察到由黑洞放出的 X 光之後確定了他們的猜測。由於天文學家無法直接看見黑洞,所以這種高能量的 X 光常常是黑洞存在的間接證據。觀測資料顯示了 X 光的強度以十分鐘的週期衰減、增強,強度最大可以相差七倍之多。Harvard-Smithsonian 天文物理中心的 Philip Kaaret 博士表示:「這種 X 光強度週期性增減的現象與黑洞吞噬鄰近星球或星雲的氣體放出 X 光的現象相當類似」,「除了黑洞之外,其他的理由很難說明這個觀測結果」。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發現將為星球演化理論帶來啟發,Leicester 大學的 Martin Ward 教授說:「我們知道巨大的或小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但兩者形成過程極為不同,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釋這些中等質量大小黑洞的形成?」,「最後的答案很可能挑戰現在的有關星球誕生、死亡的理論」。

出處來源:
http://asweb.asiaa.sinica...ules/news/


[ 此文章被t0306894在2005-04-10 20:57重新編輯 ]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2-12 17:1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03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